- +1
全国政协委员董希源:建议鼓励和支持艺术家发挥作用,切实以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
董希源
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并不是一个空洞的课题。长期以来,在相关部门、团体的支持和大力推动下,文化艺术界人士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除提出总体要求外,特别强调了重点领域赋能乡村振兴的要点,其中就包括美术产业赋能方面。而刚刚发布不久的2023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
一方面是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文化艺术的赋能,另一方面是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参与热情;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切实发挥作用,本人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牵头,建立“一对一”服务体系,即一位著名艺术家及其团队或一艺术团体艺术教育单位认领一个村庄,带领村庄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当地乡土的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经济发展和百姓致富。
二、由国家乡村振兴局牵头,联合其他部委、团体相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乡村美育工作进行梳理,并出台相关办法,以不同标准予以乡村美育工作分类、评级,以此鼓励乡村挖掘乡土文化,发展艺术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助推经济振兴、提升乡村文明。
三、由中国文联牵头建立固定机制,在乡村设立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定期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采风、创作,并与乡土艺术家进行交流合作,带动乡土文化艺术的复兴和保护,为乡村振兴工作助力。
四、由国家乡村振兴局,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艺术院校联合培养乡村艺术人才,以更好地传承乡土民间文化艺术,并实现文旅产业的更好结合,赋能乡村振兴。
如:在艺术院校成立乡村艺术培训班;在有条件的乡村设立艺术学生实习基地与社会实践基地;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艺术师生结对、支教、帮扶,培训乡村美术人才;定期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乡村学校开展艺术辅导,壮大乡村艺术教育师资力量等。
董希源简介
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自由职业画家,全国政协书画室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自由职业一分团团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责编:李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