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鲸》:如果他没有那么胖,奇观还存在吗?
编者按:当地时间3月12日,布兰登·费舍凭借在电影《鲸》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第95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如果布兰登·费舍扮演的查理没有那么胖,这部电影还成立吗?
在《鲸》(The Whale, 2022)的设想中,男主角查理是漂浮的奇观。他的身体如同陆地上的鲸,搁浅在公寓房间里,气喘吁吁,举步维艰。
肥胖造成的丑陋奇观,加上男主角本人的经历——屡次受伤、离婚、声称被有权势的人性侵带来的压力,把费舍从《木乃伊》系列的动作片影星变成几乎失踪的过气明星。戏里戏外,演员和角色的多舛命运构成好莱坞青睐的特质,把《鲸》推上颁奖季的热门位。
《鲸》海报
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以展现被执念/成瘾所困的黑暗心灵著称,《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 2000),《摔角王》(The Wrestler, 2008),《黑天鹅》(Black Swan, 2010),莫不如是。改编自塞缪尔·D·亨特同名戏剧的《鲸》,是他惦记了十年后才拿出来的作品,亦是之前谱系的延续。
在大学教授写作课的老师查理,“天生码子就大”。同性爱人死后,他放纵食欲,吃成镜头带着猎奇与惊叹去呈现的巨胖身躯。查理怀念爱人,查理认真教书,查理温柔善良,查理的眼神干净得像食草动物。在美国电影中,肥胖经常和心理变态、残忍一起出现。查理一反常态,像天使暂住在这副皮囊里。果然,查理最后戏剧性地完成了飞升。
在查理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的护士朋友丽兹(周洪饰)、传教士托马斯(泰·辛普金斯饰)、女儿艾莉(萨迪·辛克饰)、前妻玛丽(萨曼莎·莫顿饰)纷纷来访,送披萨的小哥丹(实谛·史达仁饰)和他的学生们看见他的真容。
在封闭的小空间中,所有人都在彼此交谈。通过交谈,我们得知查理拒绝宗教的安慰和救赎。但这并不影响《鲸》具有浓厚的宗教情结。它邀请观众和公寓的来访者一起观看查理漫长自毁的最后阶段。虽然拒绝基督,电影最后依然走向救赎。救赎的条件是:人与人之间难以自控的互相关心,以及诚实。
《鲸》剧照
很难说查理做到了这些,只能说将死的他在周围人身上激发出这些品质。它确实触及到一些深刻的东西,但这些都是电影硬喂给观众的,更像说教,而不是体验。查理这个房间里的巨兽,虽然从头到尾都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但始终不属于这个空间。就好像,他一直在等待最后的升华,在离地的瞬间给观众带来预料之中的感动。
受益于高超的化妆和特效,布兰登·费舍变成了查理。尽管外貌没有破绽,查理仍然像一个拼凑出来的产品,有种种不自然的地方。他是一个胖子,却像一个圣徒。他不懒(工作勤奋负责)、不贪婪(除了对食物)、不怎么自私、善良有礼貌,只是很悲伤。虽然他为男友离开妻子和女儿,但按时足额付赡养费,一直关心女儿的成长。人群里都少有这样的绅士、君子。不是我歧视肥胖,坚信肥胖一定与恶相随。而是抱着和电影同样的期待,希望知道人在成瘾时(这里是对垃圾食品),究竟是怎样的心理。
《鲸》剧照
可惜《鲸》对人物心理的探究很粗浅,使查理只是一个缓缓活动的苦难展示板,通过交谈照亮别的角色。
拍到后来,这个角色内心的匮乏变得难以回避。他的同性伴侣艾伦之死,本应成为通往查理内心的通道,最后却只有镜头拍了象征意义上的门,通往幽暗的空房间。查理和艾伦的关系及艾伦之死被草草地略过,到最后也未能给出查理自暴自弃的心路历程。
或许是意识到短板,于是作出丰富人物内心的补救,让查理临死忽然对“诚实”生出执念。
虽然开头已埋下伏笔,这个执念仍然很突兀。查理并不是一个对己待人都十分诚实的人。他认为自己关心女儿,攒下所有的钱为了使女儿以后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却连(前)妻女早就搬家也不知道。他对丽兹谎称没钱,害对方为了给他采购生活用品在雪地受困(车坏了),却没有在经济上向她伸出援手。
查理的不太诚实,也就是普通人的程度,并非大奸大坏。这样的人,在生命的尽头,也不是不可能产生对诚实的渴望。对诚实的渴望,本有希望往人物的内心推进。但内向的力量立即被推转向外。查理并没有去反省自己的一生。他真的像《白鲸》(Moby Dick)里的那头鲸,只负责映衬他人的悲哀。
但查理真的能够成为另一个莫比·迪克吗?当他提出对诚实的至高要求后,周围人的反应太假,导演的意图再一次落空。
查理用激烈的语气给学生写邮件,告诉他们写作的至高要义是写真话,又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课上打开摄像头,让学生看见他的全身。学生的回应是:向学校报告教师的不当行为(指文字粗鲁的邮件);对着摄像头集体露出震惊和厌恶的表情;有几个人交出讲真心话的作文,内容却是另一种陈词滥调(比如:我已准备好接受平庸的人生)。
导演想用学生的反应加深查理的苦难,让他在最后的时光继续接受试炼,却是一种双向的失效。
“诚实”本应是查理的蚌壳内吐出的珍珠,一首天鹅之歌,以此获得真实的回馈。他的女儿艾莉就是那颗珍珠,那首天鹅之歌。但艾莉又是一个随大流、赶时髦的角色。她是“《亢奋》(Euphoria)式”的少女,内心的恨意、混乱和破坏欲形成恶的部分,聪明和洞察入微的能力与“恶”对峙,东风和西风轮流占据上风。
《鲸》剧照
这一类少女角色初见新鲜有趣,多了也可怕。编剧们开始走上歧路,互相攀比谁笔下的“恶之花”说话更毒辣,行为更过火。她们是一个模块里浇筑出来的奇观,渐渐失去人性的气息,从珍珠变成死鱼眼。
又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查理没有那么胖,这部电影还会成为奥斯卡热门吗?
查理痴肥和艾伦死亡的多重原因,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查理对“诚实”的渴望,这三个重要的问题都被“标准答案”掩盖过去。对核心问题的回避,使围绕查理登场的角色们只能针对奇观,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作出反应,导致一种集体失真失重的状态。
不过,其他角色和查理的对手戏没有全盘失败。查理和丽兹之间,有全片中少有的真实感。丽兹对查理的照护和依恋,部分来自友谊,部分来自对哥哥的怀念——查理的已故恋人正是丽兹的哥哥艾伦,她的痛苦和愤怒是真实的。
读者可以理解,白鲸为何能映衬出人类的悲剧。但观众很难理解,查理怎样直接或间接地使周围人承认偷窃、软弱、空虚,诚实地面对自己,接纳人生的苦处,从而获得救赎。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悲伤的胖子吗?如果他没有那么胖呢?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