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爱耳特辑 | 高血压病会导致听力下降?
原创 陈建勇 上海新华医院听力眩晕中心
编者按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损失会严重影响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2023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听力日”,主题是“人人享有耳和听力保健!让我们实现它”。也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强调将耳和听力保健作为全民健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纳入初级保健体系的重要性。
围绕爱耳日主题,本微信平台推出爱耳日特辑,呼吁大家主动关注听力变化,主动进行听力检查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全民爱耳护耳意识。
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耳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将有6亿多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到2050年预计达9亿多人。中国是耳聋人口最多的国家,耳聋人群超过7200万,其中老年人数最多,约6000万。尽管听力损失已经成为影响全球人口的常见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除遗传、噪声刺激、药物损伤等因素外,慢性病也被认为与听力损失相关,在诸多慢性病当中,高血压被认为是导致听力下降最多见的高危风险因素之一。
1. 高血压与听力下降的流行病学数据
最早于1962年便有学者开始研究高血压与听力损失之间的关联性,认为老年人的听觉分辨能力随着血压的上升而下降,研究认为高血压可能是加速老年耳聋的主要因素。
2008年,一项对1999-2004年期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的5742名20-69岁公民进行高血压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患高血压的人群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在语频段(500、1000、2000和4000 Hz)和高频段(4000 Hz及以上)分别为26%和47%,远高于未罹患高血压人群,后者在上述两个频率段听力下降的比率分别为14%和26%。
此外,2016年,一项针对 54721 名护士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在19296名存在听力损失的患者中有30.8%的患者存在高血压,同时结果显示高血压是听力损失的独立风险。
2. 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听力下降呢
高血压导致听力损失的机制尚未得到一致公认,具有较高认可度的理论为内耳微循环障碍学说。高血压病在疾病的发生及病理变化过程中,持续的微循环障碍造成血流减慢、血液粘度增加,使微血管淤堵痉挛。由于内耳动脉为终末动脉,动脉之间无侧支循环,当高血压导致动脉硬化使得某一支动脉发生阻塞,不能由其他动脉血液进行供给,便会影响内耳的血液循环,导致血液粘滞度以及神经递质和相关酶等在内耳组织中的含量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内耳供血、供氧不足,耳蜗毛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听力损失。
图1示:内耳的血液供应示意图。(图片引用自杨军主编《耳源性眩晕自助手册》
3. 高血压引起听力损失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高血压导致的听力损失多以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为主,以高频听力损失更为多见,常伴发耳鸣、头晕或眩晕等耳蜗症状。研究显示高血压导致的这些耳蜗功能异常的症状,在年龄大的男性高血压患者中更为多见。当血压超过180/110 mmHg时,患者在高频区的听力损失更明显。
此外有研究发现高血压和女性低频(0.25 -1.0 kHz)听力损失之间存在相关性。高血压导致的低频听力损失在女性患者中更为多见,认为可能与血管纹损伤机制有关。
图2示:高血压患者纯音测听示意图。图中显示双耳高频2 kHz以上对称性下降。
4. 高血压病程与听力损失的关联性
罹患高血压病后就会引起听力损失?并非如此,高血压发病的时间长短与听力损失的发生和程度存在相关性。研究将高血压发病时间分为6年及以上组和6年以下组,结果显示两组人群双耳均表现在高频6 kHz和8 kHz两个频率存在明显的差异。高血压发病时间在6年及以上组,6 kHz和8 kHz两个频率听力损失较严重。国外学者的一项研究也证实高血压病超过五年的患者其听力水平高于低于五年病程的患者(24.21±8.92 dB vs 22.6±8.02 dB;p值0.0001),建议对于长期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听力筛查,以评估其听力状况。
图3示:高血压发病年龄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高血压年限越长,高频区(6kHz和8kHz)听力损失越显著。
5. 高血压病患者如何早期发现听力损失
目前临床上用于评估高血压导致听力损失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纯音测听、言语测听、耳声发射、以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不同的检测项目,可以评估听觉功能损伤的不同部位。纯音测听可综合反映听力损失的程度和频率范围。言语测听可评估蜗后听神经或听皮层的损伤。耳声发射可用于评估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由于高血压相关的听力下降,大多数是一个缓慢渐进的病程,并且与相应频段的听力损失具有高度的频率一致性,如下图5所示。因此,临床可以通过OAE检查进行早期听力筛查,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在无明显感知听力下降的情况下,OAE结果也会表现出幅值下降的情况,提示耳蜗毛细胞已经开始存在损伤了。通过OAE检查可以动态监测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况,及时发现高血压病相关的听力损失的发生。
图4示:高血压患者早期DPOAE检测示意图,图中显示早期DPOAE的振幅在4 kHz和6 kHz时降低。
6. 高血压病患者该如何预防听力损失?
首先应注意休息,改善睡眠质量,控制相关基础疾病(高血脂、高血糖),避免紧张焦虑,减少噪声刺激,并定期复查听力。另外,临床医生在进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血压控制的平稳性,研究显示不稳定或变异性高血压,会缩短和(或)加重高血压相关听力损失进程和程度。
另外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上也应该注意。推荐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药物。研究发现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压药可以显著改善内耳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管张力,同时可下调血管紧张素I型和II型受体的表达,进而起到减缓内耳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另外,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能更有利于耳蜗微循环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重构,进而减缓听力损失的发生,是首选推荐的降压治疗药物。
因此,建议临床医师在进行降压药物的选择时,应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此类能减少或进一步加重内耳损伤的降压药物。
7. 高血压病导致急性听力损失,怎么办?
高血压病患者中出现急性的突发性听力损失和耳鸣的情况较为多见。一旦出现此类情况时,应建议积极完善相关听力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在积极控制血压平稳的情况下,应早期及时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可以同时局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辅助高压氧治疗。
8. 高血压病导致的永久性听力损失,怎么办?
对于表现为渐进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高血压病患者。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逆转、治愈。因此,对于听力损失后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交流时可以通过助听干预的方式改善听力。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助听器选配:主要适用于听力损失在重度及以下的听力损失的患者。选配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听力诊断评估,预选配、专业调试,选配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
人工耳蜗植入:主要适用于重度及以上的耳聋患者。采用手术的方式将人工电极植入到患者耳蜗内,并通过电刺激蜗后听神经的方式,产生听觉。
图5示:左图为助听器佩戴示意图;右图为人工耳蜗植入后佩戴示意图。
总之,尽管大多数临床研究提示高血压病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受到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环境噪声和生活压力等混杂因素的相互影响。未来仍需要通过高质量的研究以更好地阐述听力损失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并制定高血压患者早期听力筛查模式,是预防高血压病相关听力损失的重要策略之一。
专家介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