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UNEP分享生态系统恢复最佳范例:非洲萨赫勒地区构筑促进和平和恢复自然的绿色长城

2023-03-09 10: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绿发会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影响,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国家正在采取一项史诗般的应对措施:在整个非洲大陆8000多公里范围内修建一堵由恢复的森林和土地组成的“长城”。

绿色长城是一项壮观的倡议,旨在帮助人们和自然应对气候紧急情况和重要生态系统退化的日益严重的影响,并防止撒哈拉沙漠向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蔓延。绿色长城由非洲联盟于2007年发起,已从一项雄心勃勃的植树运动发展成为一项全面的农村发展倡议。目标已经从字面上的树木长城转变为通过在11个国家创造一幅绿色和富有成效的景观来改变数百万人的生活。到目前为止,已恢复了近1800万公顷退化土地。

该倡议被选为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的前10个世界恢复旗舰计划。这些旗舰计划是景观规模修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污染和废弃物这三重行星危机的鼓舞人心的实践案例。

到2030年,绿色长城的目标是恢复1亿公顷土地,封存2.5亿吨碳,创造1000万个就业岗位。它提供了食物和水安全,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以及居民留在干旱和贫困地区的理由。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自然促进气候处负责人米里·阿塔拉(Mirey Atallah)表示:“这一引人注目的举措已经改变了非洲许多人的生活,包括容易发生冲突的国家。它还显示了在气候变化风险极大的景观中恢复的巨大好处。”

(图源 :UNEP)

推动地方举措

尽管从非洲西部的塞内加尔到东部的埃塞俄比亚,弱势社区都会受益,但这项被授予的旗舰计划特别关注尼日尔等国。尼日尔科尔洛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国环境署、政府当局和其他合作伙伴正在帮助社区恢复森林和土壤的几个城市之一。

在包括法国和德国在内的捐助者的支持下,该倡议正在帮助尼日尔和邻国布基纳法索的社区开展恢复项目,并发展规划和实施自己的绿色投资的能力。

联合国粮农组织森林和景观恢复机制协调员克里斯托夫·贝西耶(Christophe Besacier)表示,该倡议支持绿色企业家确保实施可持续的恢复投资,并为最脆弱的人口提供多重利益。贝萨西耶补充说,这是一种可以在尼日尔等邻国推广的方法。在冲突和不安全加剧社区压力之际,为更美好的未来带来希望。

为大自然伸出援手

在科尔洛,农民们采用了一种传统技术,通过挖洞或新月形沟渠来恢复退化的土地并防止荒漠化。这些沟渠用来收集稀少的雨水,并将其引向生长中的植物。另一种被称为辅助自然再生的方法是将土地围起来,以保护树木和其他植被免受放牧动物和伐木工人的伤害,并允许它们再生。一旦建立,荫蔽的地块也可以为种植作物或养蜂提供良好的条件。

当地农民用栅栏围起来的农场的饲料每捆售价200中非法郎(约合0.35美元),这是一个宝贵的可持续收入来源,由农场的家庭和乡村和市政当局共同分享。这片土地过去是完全干燥和光秃秃的,现在覆盖的植被有树木和草。

女性主动出击

妇女和男子一同接受农林实践和其他增加收入的方法的培训。该项目使科尔洛的妇女获得了种植辣木树(moringa tree)的土地,辣木的营养叶子和豆荚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晒干后磨成粉末,变成油,甚至可以用来过滤水。合作社建立了一个小商店,妇女们在那里准备和销售产品,包括肥皂、饼干和蛋糕。

科尔洛市市长萨拉马图·索利说:“辣木树具有商业价值,支持许多家庭。这确实改变了种植者的生活。创建这些合作社也很重要,因为辣木的生产与土地的恢复非常吻合。”

索利说,扭转因退化和荒漠化而造成的耕地损失是发展农村自治市的关键。“我的动机真的是提高妇女的地位,支持妇女和青年的创业精神,以某种方式发展我的城市。”

(本文有部分删节,仅作为研究资讯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整理:Daisy   审核:Sara

原文链接:

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story/green-wall-promote-peace-and-restore-nature-africas-sahel-region

此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