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惊蛰|春雷惊百虫

2023-03-10 14: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癸卯年 / 叁 惊蛰

2023年3月6日 - 3月20日

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魏晋|陶渊明《拟古》其三节选

惊蛰

Awakening of Insects

作为中国古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陶渊明辞官归隐、与山水风光为伴,多年来亲自耕种劳作,所以他对农村生活是无比熟悉的,对大自然的观察也是非常细致入微的。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晋末年,陶渊明就曾写下了这首《拟古·仲春遘时雨》,描绘了这样一幅平淡却十分生动的仲春之景:仲春之际,春雨顺应时节降临大地,一道雷声从东边传来。冬眠的虫类在潜藏已久的洞中惊醒,花草树木也都在雷雨中舒展、生长。这首诗歌所描述的时节,很明显是“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在雨水之后、春分之前,时间为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说,惊蛰节气在农历二月,随着第一声春雷的响起,万物都惊醒过来,地下蛰伏的小动物们听到雷声,也都纷纷从冬眠中醒来。所以古代的人们将这一节气叫做“惊蛰”。不得不说,这个名字来得十分巧妙生动。

不过,惊蛰最初的名称并不叫惊蛰,而且它在二十四节气中的顺序,也是被更改过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汉朝以前,惊蛰一直被叫做“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直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出了一位汉景帝,名叫刘启。古人都讲究“为尊者讳”,为了避皇帝的“讳”,所以将“启蛰”改名为意思相近的“惊蛰”,这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惊蛰节气。在日本等国,至今仍然沿用“启蛰”这一名称。

在名字被改的同时,惊蛰在二十四节气中的顺次也被一并更改了。在汉景帝之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后它和雨水置换,变成了第三个节气。除了惊蛰和雨水顺次交换,谷雨和清明也一同被对调。

所以,原本春季的六个节气顺序是: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而汉景帝以后,被更改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而两千年来的事实证明,这一调整是非常符合气候和物候变化的。

“春雷响,万物长”,事实上,冬眠的蜇虫们是听不到雷声的,它们之所以结束冬眠“惊走而出”,是因为温暖的气候。惊蛰时节,大地回春,春雷渐响,春雨增多,大地的春意更浓了,田间的农事也更忙了。

物候与气候

Awakening of Insects

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

01

惊蛰初候 桃始华 天地生明媚

落入一片清新之中,禁不住神采飞扬起来,一种莫名的巨大的温柔涌上心头。

是那柔柔的柳黄吗?早春二月,虽然时不时乍暖还寒,却已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了。风里带着温暖的柔和的气息,柳黄淡淡,点染着清蓝的天空,春日晴好的温软消散了长久冬日郁积的种种块垒。

是那柔柔的春花吗?莹莹的白,浅浅的黄,清清的绿,嫩嫩的粉。是那满树的花蕾,是那一枝两枝一树两树迫不及待迎风绽放的早樱、玉兰和山桃花。所有的色彩都是青涩的,娇羞的,为着即将到来的怒放,柔媚而优雅地等待着。

是那柔柔的碧水吗?树的色、花的彩都还是清浅的,这一汪水波却已经着实地绿了。站在水边,远处烟波浩渺,近岸的水波绿如翡翠,在春风里温柔地荡着涟漪,泛着晶莹的波光,春水的碧绿似乎是此时世间最美的色彩,胜过了无尽的春花,让人的心忍不住柔软地沉醉。

而最喜人的景致,则是春花与春水的相依。花枝斜伸向水面,花的影落入水波的温存里。惊蛰初候的桃花,在南国已是繁花满枝。当桃花朵朵盛放,岸上的花树与水中的花影紧紧相偎,风吹过,花瓣片片飘落水面,桃红与碧波交融在和美的风里……

这春雷一声震天响的惊蛰时节,呈现出一片醉人的明媚与柔美。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经历了立春、雨水而进入惊蛰,阳气生发而自此渐盛,震荡着天地。化作春雷,唤醒了蛰伏的动物;化作春雨,滋润着待放的百花;化作春风,融尽了边塞的残雪,天地生出明媚之气。

在这阳气发陈、明媚之气充溢的天地间,万物始生,活泼泼的生命跃动里带着初生的懵懂与娇柔。是的,一切都是新的,都是柔的,都是和暖而透亮的。风是温软的,雨是温润的,花是浅吟低唱的,仲春的世界里充满了朦朦胧胧的生长,充满了柔情婉转的期待。这样的朦胧与柔情,是让人动情而落泪的。

宇宙有心,天地有灵,便将这明媚的天地之气,和这万般的春情,集于桃花一身了。

惊蛰初候“桃始华”,桃花于此时开始绽放,是这个时节的花信,也是引得百花盛开的花信。惊蛰之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惊蛰过后,百花争艳,万紫千红!

“桃花依旧笑春风”,是惊蛰之春最美的风景,又何尝不是生命对春天最深情的眷恋?在“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日子里,风含着情,水含着笑,天地明媚,万物复苏,行走于春阳之下的人们,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花一样舒展畅达。如果你在《惊蛰·初候桃始华》的画作里,看到了春之阳气震荡上行的宏大,看到了天地生明媚的动人,看到了万物初生的清新,看到了桃花始开的柔美,更看到一颗对天地、对万物、对生命含情含笑的心,那么,你就开始读懂了惊蛰之春,读懂了生命始华。

02

惊蛰二候 仓庚鸣 动人心魄的春之彩

阳春三月的色彩,动人心魄。

春天的女神似乎一不小心把天地的调色盘打翻了:透着绿,那是一丝一丝的柳条,一芽一芽新冒出的嫩叶;飘着白,那是烟雨缥缈的水汽,花苞上毛茸茸的氤氲;藏着红,那是春天花蕊的娇羞,春日阳光的明媚;含着青,那是春水荡漾的晶莹,山峦抹黛的悠远……

春之彩铺洒到了极致,丰富到了极致,生出百般变化。

惊蛰之春,贵在春阳清新之气,特在春阳清新之气,也美在春阳清新之气。这是我对惊蛰二候仓庚鸣的理解。

仓庚鸣,黄鹂唱,让美丽小鸟欢喜发声的,是漫布天地的春阳,这美丽小鸟声声鸣唱的,是春阳带来的清新与生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向来惜字如金,对“仓庚鸣”的解释却颇费文字:“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如此细致繁复的考证、论述,表达的是一个十分鲜明的观点:古称仓庚、又称黄鹂的这个在阳春三月初出的鸟儿,这个披着一身金衣在春之彩中鸣叫的鸟儿,它就是春阳清新之气的产物,它的名字就叫“清新”。

关于“仓庚鸣”的描绘,“诗圣”杜甫的《绝句》堪称绝唱,我以为无人能出其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推窗望去,两只黄鹂鸟在刚刚生出翠绿的柳条中翻飞鸣唱;抬眼望,春天青蓝的天空中,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翔;再看远方,对面巍峨的西岭岷山皑皑白雪,千年不化;放眼看这滔滔江水,遥想着当年顺江而下停泊在千里之外的东吴江船。如此这般赏春之初度,真是古今春秋尽在一眸之中。

读杜甫此诗,不禁会想到《惊蛰·二候仓庚鸣》的画;观画家此画,也不由会想到杜甫的诗。一古一今,一诗一画,一意象一抽象,为什么会让人有如此联想呢?因为,其捕捉惊蛰之春的敏锐直觉以及跳跃性的思维,是惊人地一致,展现出春阳清新之气在不同区域、不同景观、不同生命形态里的丰富多彩。诗画相通,古今同曲,天地之气纵横,尽在此中矣!

03

惊蛰三候 鹰化为鸠 善恶共生而择之

鹰化为鸠是神奇的物候现象。

鸠,就是布谷鸟,亦称大杜鹃,古人也将鸠作为斑鸠类的总称,这些鸟与小型的鹰有着相似的外表。杜鹃、斑鸠和鹰都是迁徙类动物,于是古人以为春天的杜鹃、斑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而来的。《世说新语•方正》曰:“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你看这段描述,完完全全把布谷鸟当作鹰的变体了,哪怕这春天的鸟儿多么可爱,唱着多么动听的歌,所谓“识者”还是不喜欢它的眼睛、它的眼神。这分明是“识者”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于无辜的春之鸟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花了比二候“仓庚鸣”更多的笔墨来解释奇特的惊蛰三候:

“鹰,鸷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鴙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仲春之时,鹰化为鸠,以柔软的身姿飞翔在春天的茂林之中。到了孟秋八月,鸠又化为鹰,“见草木之摇落”。

这些具有童话色彩的物候变化,果然是古人不着边际的猜想吗?我以为,是,又不是。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事物都由分子、原子构成,看上去迥异的事物也许就是由相同的基本粒子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看似差异颇大的鹰与鸠、田鼠与鴽、雉与蜃,在生命的构成上也不是没有相通之处。如果仅仅把古人留给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看作农耕的、时令的、养生的知识体系,对中国传统智慧的理解是不是有些片面和肤浅呢?

在我看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富有深厚中国文化价值的生命哲学,其意义不仅纳古,而且通今,具有很强的现代性。惊蛰三候“鹰化为鸠”的物候总结,阐明了一个重要的中国哲学概念:应气之变。

鹰为何化为鸠?感春天阳和之气也。鸠又为何复化为鹰?受秋之肃杀之气也。世间万物,变化是常态。因何而变?应气之变,变之常也。天地之气的变化,演变出四季的更迭,也生发出万物之变。春之阳和之气的能量是多么巨大,能让征鸟猛禽化为“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的杜鹃鸟;而秋之肃杀之气的力量又是多么惊人,把性子怯懦、喜隐伏树叶食虫而生的杜鹃鸟也变成了凶猛的鹰隼。

气是天地,是环境,是系统。从哲学层面讲,气是自然的、生态的,也是人文的;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古人讲“养浩然之气”,今人说营造生态系统,道理都是相通的:想造就万物之仁和,首要的是培育出覆盖天地、浸透人心的仁和之气。

当惊蛰的春雷震醒了百虫,当桃花始红迎来了百花盛开,当黄鹂鸣叫、杜鹃飞舞意味着百鸟的活跃,在春回大地、万物以荣的风景里,善的事物、恶的事物,生命的善、生命的恶,都一起萌生了,一起涌动了,有善有恶,善恶并存。如一位智者所说,天下万物,负阴而抱阳,哪有非正即邪这么简单。

惊蛰之春应气之变、善恶共存的种种状态,那动人的新绿里洋溢着阳和之善,那沉重的春之霾是不是在警醒人们择善而从之的紧迫呢?让我们感到美好的、打动人心灵的,不是变化万千的色彩,而是色彩中蕴含的善。

善恶共存是天地本性,生命却可以也应当作出去恶扬善的选择,这便是天地良心。

传统习俗

Awakening of Insects

01

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山西祁县民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关于“惊蛰吃梨”还有其他几种说法:此时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吃梨可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02

打小人

惊蛰日还有“打小人”的习俗。惊蛰时节往往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通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并祈求新一年事事如意。

03

祭白虎

中国民间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日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04

蒙鼓皮

古人认为惊蛰是雷声引起的。神话传说中雷神是位长了翅膀鸟嘴人身的大神,一手持棰,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多面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敲天鼓,鼓声与雷声相似,人间也把握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冬官考工记》的“韗人”篇中就记载有“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的习俗。

05

咒雀

惊蛰咒雀,目的是在这一天咒过鸟雀,谷物成熟时鸟雀都不敢来啄食谷物。云南宣威,惊蛰时儿童咒雀,一定要把自己家所有的田埂走遍,才可以回家。有咒雀词道:“金嘴雀,银嘴雀,我今朝,来咒过,吃着我的谷子烂嘴壳。”

06

驱虫

时值惊蛰,气候温暖,雨量较多,“春雷惊百虫”,最宜于各种寄生虫的繁殖。其中最足以称为祸患的,如疟蚊、虱子、跳蚤、血丝虫等。尤其是南方蚊虫更容易滋生,所以防除害虫,华南比华北更为重要紧迫。福建有谚语道:“惊蛰不杀虫,寒到五月穷。”因此民间此日多有驱虫之举。《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湖北恩施等地用石灰撒地,画出弓箭形状,称之为“射虫”。

除了用石灰驱虫外,湖北天门一带,儿童敲打征鼓木梆,歌唱游行,称为赶虾蟆;江苏睢宁这一天炒栗子,称为爆虫;江苏镇江等地用守岁剩下的蜡烛照虫;上海松江则有烧蛇王香的做法。山东民间会在惊蛰日生火烙煎饼,取“烟熏火燎灭害虫”之意。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与之相类似,广西的瑶家炒玉米,江苏瓜洲人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不但要炒豆子、麦子,还要煮连毛芋子、做芋子饺。不论东西南北,或熏或炒,取的皆是“炒虫”“驱虫”之意,提醒人们要及时灭虫除害。

饮食文化

Awakening of Insects

惊蛰刚过,天上的第一声春雷惊醒蛰居的小动物,春暖花开的时节,咱苏州人的餐桌也就跟着丰富了起来。前阵子江刀开捕,这价钱也是“辣手”得很。虽然品不着江刀的鲜,但苏州人春天最爱的塘鳢鱼、鲈鱼、白鱼、螺蛳可都逐一亮相了,这还不赶紧尝尝鲜去?

01

酱爆螺丝

酱爆螺丝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菜。把螺丝用清水养一天,期间多清洗几遍并且换上清水,这样可以更好的让螺丝吐干净泥沙。养好的螺丝剪去尾部洗净加清水和几滴色拉油再养半小时左右洗净沥干待用。生姜切碎,油加热后煸香姜末,蒜片。加入蚝油,海鲜酱煸炒几秒,喜欢吃辣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点辣椒酱。出酱香加入螺丝,料酒翻炒十几秒。加入盐,鸡精,白糖调味,加点水,烧开后撒点青蒜就可以。

02

塘鲤鱼

在苏州人眼中,菜花盛开时的塘鳢鱼可是人间美味。塘鳢鱼的吃法很多,袁枚在《随园食单》就曾写塘鳢鱼“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可腌芥作汤、作羹,尤鲜。”旧时还有人专用塘鳢鱼的两颊上如豆瓣状的面颊肉烹炒,称为“炒豆瓣”,属奢侈吃法。

“莼菜汆塘片”是苏州的一道名菜,切去鱼头、去除鱼刺,以鱼片和莼菜、火腿丝、猪油肉汤等食材做成汤菜,清隽味美。在苏州,最典型也最家常的吃法是塘鳢鱼炖蛋,将塘鳢鱼简单处理后,加蛋液同蒸,味道极其鲜美。

塘鳢鱼不仅时令性强,地域性也很强,除了苏州、杭州江南地区的人喜欢吃外,外地人并不爱吃。清代的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曾记载:“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意思是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南京人)都看不起这种鱼,视为虎头蛇。可以看出,至少在清代,塘鳢鱼在南京并不受待见。

03

金花菜

金花菜,原名苜蔌,又名草头,是一种古老的蔬菜。相传张骞出使西域将种子带回中原,由于他口感鲜美,生命力强,成为一种野生的蔬菜。

金花菜的形状非常小巧讨喜,浓绿色的三片复叶如倒心形,嫩绿中有一丝清涩,充满江南的春意。

当然,金花菜最引人入胜的,还是它那鲜嫩柔美的味道。酒香金花菜是这个季节里最讨苏州人欢喜的时令小菜。柔嫩碧绿的嫩叶在白酒或黄酒的激发下把草本清香发挥至最大,入口后是无法拒绝的温柔。

等到再过一段时间,金花菜变老以后,也有老苏州用盐渍制的“腌金花菜”或是做饼的吃法。但个人觉得当下这季节的金花菜是最鲜美,最嫩的时候。

04

芦蒿

芦蒿是一种散落在江滩和芦苇沙洲上的野菜。

二月芦,三月蒿,四月五月当柴烧。时下,正是芦蒿清纯多汁的二八年华,如若十天半月一怠慢,芦蒿青春年华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吃芦蒿要的是一份精细,不能刀切,而要用手掐折,捡出一段干干净净、青青脆脆的芦蒿秆儿尖。然后,用水将其清洗净、浸泡、待炒。芦蒿炒香干,只放一点油、盐,不需其他调料,凭借油香与旺火,芦蒿的清香与香干的豆味儿浑然一体,吃完后感觉满嘴充满了春天清新的气息。

05

春笋

笋,被李渔在《闲情寄偶》中提拔为“蔬食中第一品”。笋分多种,按时间顺序可有冬笋,雷笋,春笋。冬笋蛰伏土下,于深冬上市,口感鲜嫩,春笋于春分时节破土而出,鲜爽脆嫩,比冬笋稍略多点纤维感,《舌尖上的中国》里曾专门提到过一种笋,雷笋,据说闻雷而生,需快烧速炒,才不负这节气里最鲜的滋味。在文人们看来,食笋和吃蟹是行风雅之事。吃货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廋,无竹令人俗”,后来专门到宜兴的竹海小住,油焖春笋、竹笋烧肉等家常菜都是吃笋的招牌菜,不过,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那一锅腌笃鲜。

风雅惊蛰

Awakening of Insects

作为大众文化的二十四节气,有两个节气的名称不怎么通俗。一个是处暑的“处”字,叫人不知所云;另一个是惊蛰的“蛰”字,不好认不好读也不好懂。

蛰(zhé)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叫入蛰,第二年回春再钻出来活动,古人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了,也可以看到四处活动的昆虫和小动物了。惊蛰这两个汉字并列在一起,便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万物的主宰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这才是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九九歌》可能是版本最多的民谣,估计是个无法统计的数字。我小时说过的家乡《九九歌》的最后一句是:九九八十一,穷人莫着急。天不冷了,没有棉衣也不怕冻了,大地回温了,可以种庄稼了,饥寒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中国人对九九艳阳天的热爱还与一首歌曲分不开,它的歌名就叫《九九艳阳天》:“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风车儿转哪,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这是一首能叫人产生翩翩遐想和无限好心情的歌。

这个节气在农耕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人韦应物《观田家》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的担子也压上了农人的肩头。

惊蛰是幸运和美丽的节气。惊蛰节气里有两个美丽的节日,一个是妇女节,另一个植树节。春光明媚里,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一齐动手,种下希望种下美丽。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要有绿树相伴的。

“惊蛰过,暖和和。”到了惊蛰,春天算是坐稳了它的江山。同样被春雷惊醒的人们,也该伸伸懒腰、揉揉睡眼、抖抖精神,认真赶路了!连苦吟诗人贾岛也吟出了轻松愉悦的诗句:“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陶渊明更是写出了他贯常的超然物外的诗情画意:“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雨水在惊蛰

Awakening of Insects

仇英有幅画很有趣。

明 仇英 独乐园图局部

有个夫子,被一只大笼子倒扣在里头,象是坐地为囚的样子。细看来,这只大笼子原来是竹子。

画卷名独乐园,里面的人,是砸过缸的司马光,此时和王安石闹翻,在自己的独乐园里写《资治通鉴》。

这丛竹子有趣得紧,见过一直不忘。

以至于到了此时,我莫明其妙地想,独乐园里那么多的竹子,惊蛰过后一声春雷,该会长很多笋吧。

春雷动了,春笋也就该冒尖了。竹子大概一年四季都会冒笋出来,但一年里面只有冬笋和春笋最好吃。

我们小时候,家里还习惯把雪里蕻腌晒成菜干,就是浙东的霉干菜。高级一些的干菜,里面是加笋的,笋切成飞薄的片,冒着热气从锅里盛出来,和雪里蕻一起摊晒在院子里,很嫩,很鲜。

但是晒成干以后就不那么好吃了。笋,还是要吃鲜的。刚从土里挖出来的笋,是不用加任何调料,只用白水煮煮,就可以鲜掉眉毛的。

在司马光造了大竹笼子的二十多年以后,黄庭坚被贬在戎州。

在被贬往戎州以前,黄庭坚是朝中馆阁成员,负责修过《神宗实录》,又被司马光点名做《资治通鉴》印刷之前的校对官。

黄庭坚在戎州时候的苦中作乐,和司马光庶几相似。

戎州在西南,到处都长着竹子,这里生有一种笋,有一尺多长,不鲜,是苦的,黄庭坚就在这里爱上了吃苦笋,他将捣碎的鲜姜末和醋涂在新鲜苦笋上,用草席裹好埋在草灰里,这样吃法,他一天可以吃几百根。

因为爱吃苦笋不听劝,黄庭坚留下了《苦笋赋》,他第一句就说:

我太爱吃苦笋了,大家都劝我不要吃了……

为了吃笋,他给负责“看守”他的戎州通判黄斌老写诗换笋:

南园苦笋味胜肉,箨龙称冤莫采录。烦君更致苍玉束,明日风雨皆成竹。

又给比他小很多的廖宣叔写《乞笋于廖宣叔颂》:

龙蜕骨,掉苍尾。余戢戢(音jí),漫蛇虺(音huǐ)。弃雨中,心烂死。携长鑱(音chán),戴篢(音gōng)子。可尽髡(音kūn),馘(音guó)在耳。

为了吃笋,黄公子也蛮拼的。

不过,写《苦笋赋》的第二年,吃太多笋的黄庭坚就发作了旧疾。

大概惊蛰时期郁勃生发的笋还真是发物。

江南春初,有一道菜叫腌笃鲜。

“腌”是指火腿、咸肉;“笃”是慢慢地炖;他们说“鲜”指新鲜的肉,我总觉得该是说笋。

腌笃鲜的做法很家常:

春笋剥壳、切成小块后,放入沸水中焯熟,去其涩味。

咸肉或咸猪爪洗净,用清水泡半小时,去其咸味。

咸肉、鲜肉放入冷水煮开,等筷子戳得动了,把咸肉、鲜肉、春笋一股脑放进砂锅内,大火烧开,笃到汤汁浓白,转小火笃一个时辰,再加几只百叶结,扔几棵青菜心,再小火笃15分钟,直笃到咸的硬香、鲜的酥软、春笋脆嫩可口……

苏州园林里的惊蛰

Awakening of Insects

惊蛰之日催起雷声惊醒大地,生命的精彩与不屈,在这里生生不息地演绎。而园林,负责执起春日的帷幕,以咫尺山水、方寸乾坤,搭起一出精彩的舞台。

此刻的园林之中,北方的园林仍与冰雪有旧,不忍东风卷去,缄默地守护这方天地的宁静,而江南的花朵儿已挣破花枝,丛丛喷涌在春色中。

在明媚春光中骋足青青原野,而若是有园林在,自可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身居闹市亦有远游之乐,这是独属园林的春天。

立春的春风轻柔拂过,春雨温润如酥,沉寂了一整个漫长冬日的万物如梦初醒,睁开迷蒙的双眼,但真正使得万物再度苏醒的,却是那一声声遥远的惊雷。惊蛰的雷声唤醒虫蚁鸟兽,唤醒草木庄稼,更唤醒勤劳的人类,于是繁忙的春耕时节就此开启。在这阳光明媚的仲春时节,活力与生机就此重现人间!

— FIN —

封 面 / 羡壶

视 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呆呆龙

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

原标题:《今日惊蛰|春雷惊百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