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上海博物馆我仿佛看到了透纳的“怨念”

2023-03-08 06: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海博物馆最近应该是观众密度最大的一个展馆,因为这里正在展出来自英国国家博物馆的52件油画杰作,这些精彩的作品贯穿了400年的欧洲历史。

走到透纳的作品《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前时,仿佛感受到了透纳的怨念。

首先,展览名字“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都没有透纳的一席之地;要知道,这可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收藏,而且透纳的自画像可是印刷在英镑上的啊,说一句国家级大师不为过的;

2020年新版英镑发布,使用了透纳自画像,背景是他的著名作品《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

其次,这次展览应该把透纳和克劳德的放一起,结果又把他和康斯特布尔放一起了,有毒啊哈哈哈哈哈哈,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透纳在临终之前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和克劳德的放在一起,并列展出。

而且透纳和康斯特布尔是一生的劲敌,两人每年的展览上都是互相较劲的死对头,一直到死两人谁也不服谁。

让我展开讲讲——

据传,年轻的透纳在看到这幅画时,当场就哭了:“因为我永远也画不出那样的画了”。

——让透纳高山仰止作品就是克劳德·洛兰的这一幅《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克劳德·洛兰出生于1600年的法国,是法国风景画之父。

《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1648年

以克劳德·洛兰为目标的透纳回家后,默默含泪写日记:“仅仅有天分是不够的,必须刻苦勤奋,多加实践。” 并在心中握拳发誓:“即便不能超越,也要赶上克劳德·洛兰的作品。”

透纳用一生的勤奋执着的追赶洛兰,终于在年满40岁后,画出了两幅主题为‘迦太基帝国’的作品。

《狄多建设迦太基》透纳,1815

画完后他自己很喜欢,因此总是放在身边,从来没有出售过。一直到透纳书写遗嘱,他终于有勇气说出自己的一生的夙愿:“我要我们的作品展示在一起。”

因此,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狄多建立迦太基》与克劳德的《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并列展示。

透纳和康斯特布尔作品在上海博物馆,
左《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透纳
右《史特拉福磨坊》,康斯特布尔

透纳,《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1837
因为作品尺寸过大,上海博物馆又一次拆卸南大门把艺术品运进来。
此画作于1837年之前,主题源自于古希腊文学家和诗人穆赛欧斯最著名的爱情诗歌《海洛和利安德》。
海洛是阿佛洛狄忒的女祭司,利安德每个晚上游过达达尼尔海峡与海洛相会,而海洛每晚用火炬为利安德指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指路的火炬被暴风吹灭,利安德因迷路而被淹死,海洛悲痛交集也随之跳海。

康斯太勃尔,《史特拉福磨坊》,1819

 

克劳德,《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1641,

 

《海上渔民》透纳,1796年,泰特美术馆

当时公认的,海浪、月光,都是油画中很难画好的对象,但24岁的透纳拿出了一幅技惊四座的《海上渔民》。

在这一幅画里,海面的波涛、海浪的颜色,从海浪透明的质感到凝实黑暗的海面之下、月光由云彩中透出的光芒洒在远处的海面上,那种朦胧又明亮的、月光独有的颜色被描绘到了美轮美奂的地步!而船上那一抹飘摇的灯光,它吸引住了观众的目光,稳住了为渔船担忧的人心。

这都不是最绝的,最绝的是,整个画面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动感氛围。

当你沉浸在这幅画中,你会感觉到如同身置小舟般眩晕,这种视觉动效是在此之前从未有哪位画家能达到的境界。

作品顺序:

1:《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1648年

2:《狄多建设迦太基》透纳,1815

3:《海上渔民》透纳,1796年,泰特美术馆

4:透纳和康斯特布尔作品在上海博物馆,一左《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一右《史特拉福磨坊》

5:克劳德的《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在上海博物馆

这次上博特展的三个作品局部,从左往右分别是克劳德的《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透纳的《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康斯特布尔的《史特拉福磨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