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面向未来的场域——壹美美术馆公共艺术展”研讨会
2月18日(周六)下午14:00,“面向未来的场域——壹美美术馆公共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壹美美术馆举办。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单位的多位嘉宾,围绕“面向未来的场域——壹美美术馆公共艺术展”展览所展现出的公共艺术未来发展方向和带来的新的启发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出席研讨会的嘉宾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评论家、策展人王端廷,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批评家、策展人李笑男,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评论家赵炎,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理论家朱橙,著名雕塑家、本次参展艺术家陈文令,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本次参展艺术家史钟颖,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本次参展艺术家潘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本次参展艺术家宿志鹏,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本次参展艺术家柳青,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师、本次展览策展人程辰,壹美美术馆馆长路贝。本次研讨会由《美术》杂志副主编、博士、批评家、策展人盛葳主持。
研讨会嘉宾合影
上半场
盛 葳
《美术》杂志副主编、博士、批评家、策展人
主持人盛蔚作研讨会的开场发言,对与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由衷的感谢,并邀请本次展览策展人程辰介绍公共艺术展的学术理念及筹备组织过程。盛葳将本次研讨会的议题范围扩展为雕塑、公共艺术、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科技等层面,同时强调了作为核心问题的“公共”一词。
程 辰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师、本次展览策展人
程辰为与会嘉宾进行了公共艺术展的简要介绍。本次展览是壹美美术馆对于户外雕塑展览的首次尝试,展览选择中关村壹号高科技园区作为展览场地,旨在以艺术激发园区内科技行业工作者的创造力,同时借助中关村壹号在海淀北部的地理位置优势。展览获得了区委宣传部和海淀区领导的认可与赞扬。程辰认为,本次展览的另一个可喜成果是园区内科技工作者表现出的艺术感受力和基于自身知识背景的艺术批评。美术馆也进行了民意调查,丰富了整个展览的体验。
王 端 廷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评论家、策展人
王端廷对壹美美术馆建馆四年来的展览整体艺术品位和学术价值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本次公共艺术展不仅贴合当代社会的精神需求,也与“面向未来”的主题相符。他提出,公共艺术不是一个艺术门类,而是一种强调“公共性”的价值观。本次参展作品的选择既与园区社会学角度上的功能相契合,也与周遭建筑和自然空间环境相协调。王端廷建议将本次展览作为起点,进行公共艺术项目的长期规划,让艺术与科技得到更深层次的融合。
杨 卫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
杨卫以公共意识为抓手,从三个话题方向进行讨论。其一,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取代雕塑性的重要原因是二者概念属性的区别。雕塑性是技术概念,而公共性是与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历史相关联的理念,具有清晰的发展脉络且定义愈发具体。这种观念的变化为艺术带来了突破性的变化,艺术家也因此跳出封闭的交流圈,转而面向公众。雕塑、绘画等众多艺术门类都在呈现公共意识的变化;其二,公共意识的影响除了艺术本体的变化外,还包含策展方式的变化。当代艺术世界的体系如同一个社会的缩影,公共艺术的组织者需要与各方沟通的能力。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改造、说服对方,也是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其三,当代艺术在文化针对性层面发生了变化,更需要考虑在公共领域的有效性,比如本次展览在邀请艺术家前已经考虑到结合地方性因素,参展作品大量采用与科技园区特性相匹配的偏现代质感材料。同时,文化针对性的问题里也存在多方博弈关系,对艺术家的智慧和创造能力而言是一种考验。杨卫指出,公共性带来的变化在创作、策展、展览展示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公共性是“介入式艺术”等衍生观念的前提。他也为展览提出了自己的两点建议:第一,壹美美术馆可以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以公共艺术年度展的方式深化展览工作,同时逐步建立美术馆自身的形象品牌;第二,美术馆可以根据周边科技行业高知的特点建立全新的定位,在展览期间举办公共性讲座来吸引周围社群的关注,让人们逐渐理解、支持美术馆的工作。
陈 文 令
著名雕塑家、本次参展艺术家
陈文令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阐述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他强调了公共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认为作品不应与观众保持警惕的距离。陈文令提出,艺术的美即流变之美,艺术家面对不同场域、不同社会、不同时代应有相应的创作方式,艺术类型之间也不需要划分过多边界。
李 笑 男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批评家、策展人
李笑男认为,公共艺术是启蒙思想、公共空间等与现代文化制度相适应的概念,在艺术上产生的回应,比如1970年后兴起的“特定地点艺术”就强调如何从僵化的室内展览体系中解放艺术。她对本次展览在活化社区环境、对接各方资源层面上的成就表示肯定,同时建议展览营造一些话语力量的互动,从而逐步提升该地区对于艺术的接受程度,最终达到公共艺术真正融入地区文化的效果。
史 钟 颖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本次参展艺术家
史钟颖讲述了本次参展作品《通·汇》的创作经历,认为公共艺术的创作中存在艺术家与赞助人、观众之间相互妥协的关系,但优秀的艺术家能够创造经典征服对方。他表示,自己的创作结合了佛学、生态和科技等不同层面的思考。
赵 炎
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评论家
赵炎从艺术形态如何与科技、技术结合的问题切入讨论,他总结了三种结合类型:
其一,作为探索传统艺术类型新形式的技术支撑。赵炎引用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认为此类型容易滑向唯美化、娱乐化的形式,容易让艺术创作陷入“滑稽戏”的困境;其二,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作为讨论技术问题的手段。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人的生存方式,此类型正是利用艺术探讨当代人社会生活、生存方式的变化;其三,通过技术手段推进艺术自身形态变革。这一类型也是艺术史上艺术风格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赵炎继续阐述了他关于艺术与技术结合这一问题延伸出来的三个观点:其一,通过技术手段有效推进艺术变革的情况不可忽视——比如19世纪温莎牛顿公司生产的管装颜料就为印象派的诞生创造了便利条件,但是,如今的nft、元宇宙等创作方式却少有呈现出真正关于艺术自身的价值,也存在着陷入“滑稽戏”的趋势;其二,对艺术作品而言,私密性和公共性之间可能存在一种转化性的张力。通过以艺术家柳青的参展作品作为案例进行讨论,他认为这件作品的意义生发点在于其现实性,即运用现实生活中最为公众所熟知的东西表达某种批判性。符号在公共领域存在显露的空间,这种空间基于不同视角而生成不同意义,因此私密性的东西在公共空间会产生意义的滑动,如何把控这种滑动,则是对艺术家智慧的考验;其三,关于艺术与技术相结合问题的一个热门话题“数字雕塑”的界定问题——数字化的雕塑是否会对原有雕塑概念产生巨大颠覆?赵炎认为,“数字雕塑”概念将会在消解传统雕塑概念的同时带来新的启示,另外其背后也涉及到互联网传播的匿名性问题,这种匿名性中公共领域的维度远宽于哈贝马斯提出的概念,因此数字雕塑或许有可能会在更具有私密性和公共性的同时也蕴含着批判性。
朱 橙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理论家
朱橙谈到中国雕塑和公共艺术领域学术活动近况,表示关于雕塑和公共艺术的探讨在国内学术界所占比例不高,因此公共艺术的周期性展览、讲座和会谈的举办很有必要性。他指出,中国公共艺术是从20世纪末以来的城市雕塑概念发展而来,由于缺少自上而下的定性与支持,关于公共艺术的话语始终没有形成非常统一的认知。朱橙将公共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功能性公共艺术、结构性公共艺术和叙事性公共艺术。本次展览的艺术家都试图建立一种关于个体生存意义的解释性系统,因此展览更偏向叙事性公共艺术。虽然每件作品探索的生存经验都是个体性的,但这些个人经验的认知在户外空间中形成了集体的叙事,各色观念在场域中彼此角逐并进行对话,最终形成与当代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密切结合的社会互动与情感交流的文化场域。这种文化场域又与中关村壹号科技园区的技术场域形成对话关系,喻示本次展览的核心要义——两种不同面向和维度的场域之间的融合。朱橙从两个方面归纳本次公共艺术展和围绕展览展开的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其一,展览再次彰显和重申了公共艺术所担负的文化和历史。公共艺术的使命已经随社会语境变迁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意义上审美形式的探索转向市民社会公共空间中的文化交流和服务于公民精神需求的当代艺术类别;其二,展览主题引发的想象层面意义,即科学或技术为公共艺术赋能,让公共艺术突破现有发展瓶颈,真正走向长远未来的可能性。他认为本次公共艺术展是一个开端,并对展览后续运作表示期待。
柳 青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本次参展艺术家
柳青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出发谈公共艺术的创作心得。《成果》系列缘起于2013-2014年,柳青由都市生活中人的瞬间聚集状态联想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碎片,他发现蔬菜水果与人的关系也可以归为“聚散”关系,就此开始以菜市场为主题进行创作。柳青希望大众能在《成果》表面的喜庆感之外,观察到一些引人深思或意想不到的细节。他认为自己的雕塑存在两种能量,一种是手工的能量,即细节上的手工劳作;另一种是思考的能量,包括对于题材穿插的考量和逻辑思维等,两种能量如果特别充足,作品就能达到很高的强度。
盛 葳
《美术》杂志副主编、博士、批评家、策展人
主持人盛葳分别对上半场每位嘉宾的发言进行了总结。王端廷的发言勾勒了公共艺术的发展脉络,公共艺术不是一个艺术门类,而是一种价值观。正是以此为起点,诞生了介入性艺术等公共艺术的衍生形式;杨卫的发言主要从公共意识入手,盛葳在此引用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来论证公共意识产生和公共领域转型的相互推进关系。这里的公共领域不等于物理空间,而是一种抽象的氛围或者意识形态,所以美术馆、公共报纸等实体和意识的结合体都可以视为公共领域。公共意识会对艺术的变化起到推进作用,因此杨卫提出要让艺术在公共领域生效。盛葳对杨卫提出的建议表示认同,肯定了艺术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社会的意义;陈文令的发言让大家对于公共艺术的互动性有了全新的体会,打破了对于公共艺术的一般认知;就李笑男提出的“艺术博物馆化”问题,盛葳认为可以分两方面看待。博物馆最初是推动艺术走向公共化的重要手段,它同时改变了公众对于艺术的理解,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正如公共意识萌芽的过程。另外,个人身份的转变也会影响人们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例如批评家和周边居民看待同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思考的角度也会有很大差异;史钟颖在发言中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是从佛学、科技还有生态等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盛葳对赵炎的三种分类方式表示认同,并认为“科技”的概念需要进行更为具体的界定。他指出“数字雕塑”概念中潜藏的新意识——移动互联网是当下和未来公共生活的基本平台,因此公共艺术将会更多地在线上发生,而现实生活中的公共空间已经开始被压缩;朱橙发言中谈到由隋建国组织的两次雕塑研讨会,第一次研讨会是讨论现代雕塑的本体问题,第二次讨论的是现当代雕塑的观念问题,盛葳认为第三次会议可能靠近数字媒体方向,并对会议的后续表示期待;柳青的发言中谈到他的创作灵感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再将这种关系转移到果蔬上,又谈及个体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包括水果上体现的人干预自然的影响。盛葳认为,柳青的个人体验与观众的理解之间形成新的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下半场
宿 志 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本次参展艺术家
首先接王端廷先生的话题,宿志鹏谈到伴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公共艺术”无疑是近年来雕塑圈里的一门显学。中国的学院系统最早接受“公共艺术”的概念都与城市雕塑相关,但之前“城市雕塑”的目的更多指向“纪念碑”。公共艺术强调“公共”的同时恰恰是承认了“个人”,这其中隐藏了两种价值观的碰撞。城市雕塑是中文原生词汇,包容了二者的冲突,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化的独特性。
之后他又再接赵炎老师的话题谈到“艺科融合”。李政道先生讲“艺术与科学正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艺术与科学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艺科融合”的实践中应该把科学看成是一种价值观,艺术家接受这种价值观并融入到艺术创作上,并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手段的植入或者将科学规律图表化。他同时提到CAD技术所带来的艺术伦理问题,例如艺术的原创性问题,并表示自己在这个领域探索了多年,此次参展的作品《安全卫士》也是基于此种语景创作的,他对数字创作的未来充满期许。
盛 葳
《美术》杂志副主编、博士、批评家、策展人
主持人盛葳对下半场宿志鹏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他将发言内容分为三点:一是公共艺术的传统学科分类和设置,以及纪念碑。纪念碑是从西方传来的一种雕塑类别,比城市雕塑更早,在中国大概从1910年开始出现;二是“艺科融合”。盛葳指出,科学的内涵不断地随时代变化,因此科学可以视为一种价值观,“艺科融合”即两种价值观的碰撞。他对于“艺科融合”的未来提出猜想——是否会出现不再基于人文主义,而是基于科学的艺术?盛葳认为存在其可能性;三是3D模型中的艺术原创性问题。盛葳认为,当下电子时代的人们会对信息进行重新编辑,而这种重新编辑其实也是一种新的创造,因此关于艺术的原创性问题应该重新被探讨。
路 贝
壹美美术馆馆长
路贝从壹美美术馆运营的角度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也对一直关心和帮助壹美美术馆的艺术家、批评家、理论家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她表示,美术馆建馆至今四年来一直在探索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方式,不断地与周边的科学家、艺术家交流,思考如何让艺术与科技在艺术家作品上实际地进行结合,呈现更多的可能性。她指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实际是意识上的融合,因此美术馆试图建立能够让艺术家与科学家相互沟通的场域,通过二者思想的碰撞诞生出更多的可能性。壹美美术馆地处中关村壹号科技园区,由于园区社群画像的特殊性,美术馆所呈现的成果也会与其它美术馆截然不同,但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路贝希望美术馆能在各位老师的支持下,不急不躁地推进这一过程,发挥好美术馆作为中间环节的连接作用。
研讨会现场
展览现场
陈文令 《鉴古知今》 370×190×300 cm
不锈钢 2017
史钟颖 《通·汇》 380×265×560 cm
金丝楠木、不锈钢 2016
史钟颖 《通·汇》 380×265×560 cm
金丝楠木、不锈钢 2016
郅敏 《谷雨》 450×210×290 cm
陶瓷、金属、LED、发声装置 2021
马天羽 《亟待商榷的命名系列—爱国菜》
100×100×200 cm 耐候钢 2018
潘凯 《自组织 编号6》 350×165×210 cm
不锈钢(喷砂) 2019
潘凯 《自组织 编号6》 350×165×210 cm
不锈钢(喷砂) 2019
夏航 《机械路霸·碎甲》 290×90×130 cm
不锈钢 2015
夏航 《守望者》 140×80×120 cm*2
不锈钢 2015
郑路《淋漓》系列 240×230×410 cm
不锈钢 2020
郑路《淋漓》系列 240×230×410 cm
不锈钢 2020
邱启敬《羬羊(qianyang)》
330×90×300 cm 铸铜 2021
邱启敬《谿边(xibian)》
300×150×190 cm 铸铜 2021
邱启敬《梦貘》 500×300×170 cm
玻璃钢 2021
宿志鹏《网络卫士》 230×230×200 cm
不锈钢 2018
柳青《成果2018》 296×289×220 cm
树脂着色 2014-2018
当前展览
END
-one art museum-
壹美美术馆官方微信出品
编辑:邹映桥
文字整理:高珺
校对:张翰涛
审核:杨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