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吴凡委员:国家医保谈判药落地难,建议优化医院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记者 陈悦
2023-03-05 16:3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 受访者 供图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创新药通过一年一度的谈判方式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国谈’降低了药价,减轻了患者负担。要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还需要在医院开得出药,在药店买得到药,但现在这两个环节都还面临一些困难。”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将目光关注到这一话题,提交了《关于畅通国家医保谈判药落地实施“最后一公里”的建议》。

吴凡表示,经调研,她发现了国家医保谈判药(简称“国谈药”)落地过程中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新增“国谈药”加入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尚不顺畅、患者无法及时享受新增“国谈药”的保障待遇、医保基金针对“国谈药”的结算补偿尚不到位、医疗机构和“双通道”定点药店的处方流转还存在障碍。

对此,吴凡解释称,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主要是医保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问题。“国谈药”加入医保目录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关键一步是要进入各医院的药品目录。各地实施中,一是“国谈药”逐年增多,而医院药品目录存在总量限制,导致新增的“国谈药”进来,必须挤出相应数量的旧药,调整存在困难;同时“国谈药”中的新药占比较高,医生也需要有一个熟悉过程。

此外,每年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后,国家医保局均会确立目录实施的起讫日期。由于各地在目录更新、报销比例确定、医保与医疗机构信息对接等环节进度不一,导致部分地区执行新版目录滞后,患者无法及时享受“国谈药”的医保待遇。

早在2021年,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就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对于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品种,要及时纳入“双通道”管理。“双通道”即指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的机制。

吴凡对此表示,“双通道”政策出台后,各地医保均已落实双通道定点药店的名单并对外公示,但由于多数地区的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与药店信息系统并未打通,如果医疗机构药品目录中没有纳入“国谈药”,则HIS系统开不出处方,患者也就无法去双通道药店取药。

针对“国谈药”落地难的问题,吴凡通过调研,给出了实操性的建议。

首先,她建议国家医保局出台指导性文件,要求各省(区、市)建立医院药品目录优化调整机制。也即避免一刀切地要求“国谈药”全部纳入医院药品目录——这在客观上也难以做到,而是针对各级、各类医院的特点,制定“国谈药”进院品种和数量的差异化标准。对于不同等级的医院可制定不同的药品数量比例;对于综合性、专科等不同类型的医院,可制定不同的药品种类比例。同时,指导医院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结合实际使用状况,优化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譬如对于处方量不足的药品,可移出医院药品目录;对于临床需求量大但尚未引入的“国谈药”,达到一定处方量时,可自动转入医院药品目录。

其次,吴凡建议,依据国家医保局明确的国谈药品协议有效期,建立国谈药品协议有效期的追溯体系,确保各地患者享有平等报销待遇。2022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施日期自2023年3月1日起。对于3月1日尚未实施新版目录的地区,应允许患者在自费购药后,可凭处方、购药发票等规定的材料,向当地医保发起追溯报销。

她同时建议,要合理、及时调整 DRG 病组打包价格,打消医疗机构用药顾虑。

“随着DRG支付方式(备注:DRG支付即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通俗来说,就是依据不同疾病的诊断路径,划分为一个个不同的DRG病组,针对不同病组制定打包价格,是一种精细化的医保支付模式)的普及,目前各地医保对于国谈药的单独支付,多采取调整 DRG 病组打包价格,或对超出费用进行补偿的方式。但因医保、医疗机构间协调往往不够及时,导致部分地区DRG病组打包价格调整、超出费用补偿并未实施到位,从而影响了医疗机构使用国谈药的积极性。” 

最后,吴凡还建议,要联通医保、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实施“国谈药”双通道闭环管理。要求各地医保部门开发“国谈药”单独支付信息系统,构建由“医保、医生、医疗机构、药房”共同参与的“国谈药”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保障患者用药。

周寰 设计

    责任编辑:李菁
    图片编辑:胡梦埼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