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突发性耳聋发病率越来越高,较大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2023-03-03 16:5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视觉中国 图

“因特殊疾病导致失聪的人群,我们怎么样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听力,增加个人的自信心,避免因为失聪导致的一系列的烦躁、焦虑、抑郁、孤独、社交恐惧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我觉得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帮助他们。”2023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龚树生教授对此特别呼吁。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主办了一场以“特殊疾病所致听力损失的听力重建”为主题的线上沟通会。龚树生在会议中透露,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听力受损会直接影响受教育和就业情况,对个人生活更会造成孤独、焦虑等负面影响。而中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概有超过1亿人存在听力损失。其中由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小耳畸形等特殊疾病导致的单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患者数量保守估计超3000万。

例如听神经瘤、慢性中耳炎等特殊疾病,往往会导致听力损失。对于这部分听损人群,不少临床医生通常更关注这类疾病术后的伤口恢复及疾病复发情况,而忽视听损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及听力重建。

“突发性耳聋和听神经瘤这两种听力疾病,较大可能造成患者永久性听力损失,最终导致患者单侧耳聋。由于一直以来缺少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让很多临床医生及患者都选择性放弃了术后听力重建的干预措施。”龚树生表示,“随着工作节奏加快,突发性耳聋逐步低龄化,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的可通过药物治疗产生效果,但对部分患者来说,可能耽误了药物治疗的最佳治疗时间,即使治疗及时,疗效也未必好,保守治疗可能导致听力不能有效恢复。”

同样的问题,也反映于小耳畸形,患者及其家属普遍对术后听力重建的重视度不高。对比双侧小耳畸形,单侧小耳畸形受重视程度更加不理想。

“双侧外耳道都闭锁,明显影响小孩听力、言语发育和正常生活,所以家长会比较重视,治疗及时。但单侧畸形患者另一侧听力正常,部分家长不一定积极重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黄治物教授同时在会议中表示,“在嘈杂环境下和声音定位方面,单侧小耳畸形患者会感到一定困难度,对某些特殊场合交流和学习带来影响,也应该提倡早干预的原则。”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主任王硕教授指出,分泌性中耳炎是很多人在小年龄段的时候都会碰到的问题,一般可以自愈或者通过吃药和手术的方式恢复听力。

对此,王硕提醒:如果在听觉言语发育期,中耳炎长期存在,家长应该予以重视,考虑助听器验配。若中耳炎长期存在,有可能气导听力阈值会波动,骨导助听器是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听力损失程度和性质,患者对外观的考虑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助听器选配。

黄治物表示,一直以来,临床上对于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小耳畸形和慢性中耳炎这类特殊疾病所造成的听力损失,已开发出一些干预手段,包括手术类如外科植入骨锚助听器、传统的经皮骨导助听器、人工耳蜗等。然而,实际上患者对生活和社交品质的需求在快速提升,他们不仅希望挽回听力损失,对于干预手段本身也有了新的要求,包括能听到清晰自然的声音且隐形无创无感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这些多元化目标已经可以通过最先进的无创类临床方案来实现,比如医疗级骨传导助听产品。

上述多名专家提到,既往干预手段,会存在手术风险和影响美观,而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出现了先进的牙骨传导听力系统,无需手术,助听效果显著。

王硕描述了该临床方案的助听原理,骨传导不通过外耳中耳,而是通过颅骨的振动直接按照这个振动的方式把声音传给耳蜗的骨迷路,同样可以引起听觉。牙骨传导则由牙骨传振动耳蜗,“我们双耳间的骨传导的方式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耳间衰减,这种的技术,如果成人患者对外观有需求,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