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个地方隐藏着千年古法造纸术,纸张能保存1500年
你见过用路边随意采摘的花花草草制作的“花草纸”吗?
如果能在亲手制作的花草纸上写自己心爱的诗,一定很美妙吧!
赠送给心爱的人,那更是一种格外的浪漫吧!
用花草做成的纸,这奇思妙想的灵感是怎么来的?
又是怎么制作的?
你敢相信它竟然是贵州的一位村民在山洞里,用千年古法造纸技艺研发出来的吗?
01
困局困境:千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王兴武是贵州省丹寨县石桥村一名普通村民。
最近几年,他有了一个让认识他的人都看不懂的梦想——重振当地濒临失传的千年古法造纸,而且还要恢复往日的辉煌。
然而,王兴武的这一梦想却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
王兴武所在的石桥村是一个苗寨,全村村民都是苗族。这里保存着一种传承千年的古法造纸技艺,这里的先民们借鉴古老的造纸技术,原材料全部采用天然而成的构树,历经14道全手工工序,不使用任何化学制品,才能产生一张张具有柔韧性、光泽度好、吸水性强的手工纸。
据考证,石桥皮纸制作技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且传统工艺保持完好。因此,石桥村也被誉为“中国古法造纸之乡”。
因为祖辈们都是做纸的,王兴武1980年就开始学习造纸了,由于聪明好学,勤奋努力,他很快就成了周围十里八村闻名的造纸能人,他最好的造纸技艺,每次只能做一张,一天大概做700张,做得最好的修复纸保质期有1500年。
2009年,王兴武被评为当地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第十九代传承人。正当王兴武在古法造纸上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一个几乎灾难性的困境出现了。
十多年前,在石桥村的两百多户人家里,大部分人都会古法造纸,石桥村造出的纸张,也曾经是周围村寨的生活必需品,写字、糊窗户、祭祀活动等,都离不开纸。
繁盛时期,在村里,到处是捶打纸浆,荡料抄纸的声音。可是最近几年,这些东西在石桥村几乎无法看到了。原因是时代的发展,一方面现代化的造纸工厂冲击着古老的手工造纸作坊,一方面电脑的普及也让这里的造纸彻底失去了生存的市场。
现在的石桥村,虽然能看见各家各户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纸制品,但很少有客户前来问津了。古法造纸工艺不但濒临失传,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生活保障也失去了,有很多村民干脆放弃这项手艺,去外地打工了。
作为传承人,面对这些巨大的变化,王兴武感到十分心痛。
实际上,四十年来,王兴武一直坚持用古法造纸这种最古老的方式,制作最传统的纸张,发了家致了富。王兴武认为,古法造纸仍然会有市场,不但如此,他一定能够想办法,带领村民让古老的造纸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村民们也一定能够靠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发家致富。
02
挽救传承:成立造纸合作社,遭遇重重困难
面对困境,王兴武想到的第一步破解之道,就是把全村的手艺人都聚合起来,成立一个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大家一起抱团闯市场,既重拾古法造纸的风采,又在家门口也能实现增收致富。
但没想到,一个个闭门羹在等着王兴武。
村民王正芝是石桥村留守妇女,王兴武劝说她加入合作社,并承诺一捆纸多给100元利润,但王正芝觉得一个人负担太重,家里老人需要照顾,还要干农活,加入合作社,其他事情就没法做了。
在石桥村,像王正芝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他们家家户户都有古法造纸的作坊,石头砌的大水池、用脚踩摏构皮树的对凹、用于烘干纸的热土炕、制作纸浆的木框槽。
虽然村民们保留了这些设备,但他们只是把造纸当做添补家用的副业,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的村民们,不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束缚在合作社里,加上也知道造纸的前景不好,大家都不愿意去合作社。
这些问题,王兴武也很清楚,但是他还是坚持。
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打开另一扇门。
2021年,石桥村发展旅游,在村子里修建了一条纸街。旅游带来的商机为古老的纸张打开了新的市场。王兴武觉得这是说服村民们加入合作社的好机会。
古法造纸技艺是石桥村最有特色的旅游资源,这么多年一直没发展起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地的村民对古法造纸没信心,年轻人都外出打工。
如何说服村民们既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又能拓展家业,王兴武在动员大会上向村民们承诺:加入合作社,造纸的原材料不需要自己买,也不要担心销路问题,只要来造纸就有订单,而且合作社有很多种纸价格(利润)比较高,做起来收入也会高一点。
尽管诚意满满,但这次动员大会,并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预期,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加入。原因很复杂,以前,石桥村的造纸以家庭为单位,销售主要靠熟人。现在,进入智能时代,用纸的人越来越少,销路越来越困难。
但不管如何困难,王兴武一直坚守初心,传承古法造纸。
他又一次召集造纸户们来到作坊,向他们做了一番保证:凡是加入合作社的人,一捆纸张400元,比之前自己造纸多赚100元;二是时间自由,不一定每天都来合作社,随时欢迎进来,不愿意做也可以随时退出。
在王兴武的反复劝说和保证之下,大家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灵活多变的工作模式,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加入造纸合作社,石桥村又响起了捶打纸浆、荡料抄纸的古法造纸的声音,看到家乡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王兴武喜出望外、无比安慰。
03
开拓市场:一个订单让古法造纸飞向世界
由于合作社规模化生产,古法造纸产量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扩大市场,寻找新订单,逐渐成为石桥村面临的新难题。作为合作社负责人,王兴武知道,在机械纸面前,古法造纸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做出改变。
正在王兴武努力寻求改变时,一位香港客户的特殊需求带来事情的转机。
客户需要的手工纸柔韧性强、拉力好、纤维分布自然、有立体感。这种纸张王兴武从来没见过,市场上也没出现过,但爱钻研的王兴武自信地把单接下来,他相信能做出客户满意的手工纸。
客户需要的纸不仅在质地、颜色、厚薄、纹路上有要求,甚至是酸碱度上都有着具体的标准,对于只上过小学的王兴武来说,有些难度。
他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试验,不断摸索。
为了制作出纤薄的纸,还需要在抄纸时使用很好的竹帘,制作竹帘所需的竹子也要三年生,长且直的苦竹,这种苦竹在当地并不多见。于是,王兴武找到了制作竹帘十多年的蔡师傅,他也是石桥村唯一一个还在做竹帘的人。
除了竹帘要求高之外,对纸浆的细度和抄纸技艺要求也很高,经过两年的反复试验和摸索,王兴武在古法造纸原有工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十几道工序,终于生产出了客户满意的手工纸。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兴武如期交付完工。
成功的喜悦并没有让王兴武停止摸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相继研发了10大系列,160多款手工纸产品。其中最出名的 “迎春”纸,被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指定为古籍修缮专用纸。还有一些产品远销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古老的手工技艺飞出了村寨,飞向了世界。
现在,全世界做“迎春”纸,除了日本,就是中国贵州石桥村。
能够跳出单一的古法造纸技术做其它的纸张推向市场。王兴武非常乐观,尝到了甜头的他看重的是远大的市场,而不是周边县市民用纸萎缩的市场。
04
创新发展:研发“花草纸”创造新财富
除了挽救传承和开拓市场,创新发展也是王兴武不懈的追求,老祖宗留下来的古法造纸手艺,有一定的技术也有一定的难度,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随着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越来越多,一些不会古法造纸的村民就业面临挑战。王兴武必须要寻找一个解决办法。正在他犯愁之际,一个意外的订单,让他想到了之前在山洞里研发的“花草纸”。
“花草纸”是王兴武四处考察多次实践后研发出的一种全新的造纸方法,奥秘之处在于山洞里的水质刚好是达到古籍修复要求的PH值标准。
王兴武研发“花草纸”的方法也很有趣:一次王兴武正在山洞里做纸,一片叶子突然飘到了纸上,沾到纸面,王兴武突发奇想,采摘叶子和鲜花放在纸上,没想到,竟然摆成了一幅手工艺品。
王兴武给这种手工制作的特殊纸张称之为“花草纸”。
这种纸根据个人的艺术特点、眼光,摆上相应的花草,装裱起来就是天然的字画,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正是用这种特殊的造纸方法,王兴武拓宽了合作社成员的就业渠道。一经推出,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花草纸”的亮相,不但给村民们增加了收入,而且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现在,很多慕名者前来参观体验这项古老技艺。
面对困境困局,王兴武在家乡通过成立合作社成功挽救了濒临失传和失去市场的石桥村千年古法造纸。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拓展,石桥村的古法造纸逐渐恢复了生机,王兴武的造纸梦想也一步一步成真。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三农群英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