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儿童发热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感染,还要注意川崎病
原创 叶国静 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今天有个3岁的男孩因为“发热3天”入院,患儿3天前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40℃,门诊拟“发热查因”收入院。
入院后查体提示神智清楚,精神尚可,双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咽红,颈部淋巴结肿大,心肺腹体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RP及PCT升高,入院后予头孢呋辛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效果欠佳,仍有反复发热,家属很紧张,反复追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反复发热,我们告诉家属根据孩子目前的情况,还是考虑细菌感染引起发热,孩子的发热考虑感染未控制所致,当然还要排除其它疾病。
我给孩子查了血沉提示明显增快,肝功能提示异常,告诉家长警惕“川崎病”,2天后孩子出现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手足末端发红、肿胀,全身出现多形性红斑,符合“川崎病”表现,予完善心脏彩超提示心脏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予免疫球蛋白2g/kg静滴、阿司匹林口服及对症治疗后患儿痊愈带药出院,嘱定期门诊复查。
川崎病又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告,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和感染及基因遗传有关,多种因素促进患儿免疫功能亢进,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
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发热,往往持续5天以上,可持续7-14天或更长,抗生素治疗无效;球结膜充血,于起病后3-4天出现,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散;口唇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杨梅舌;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趾红斑,恢复期指趾末端可出现蜕皮,严重者指趾甲脱落;并常在第一周出现皮肤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样皮疹;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以往接种卡介苗的部位重新出现红斑或硬结。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不一定都符合的情况下,还应注意不完全川崎病的情况。
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即可诊断川崎病:
01.
四肢变化: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02.
多形性红斑
03.
眼结合膜充血
04.
口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呈草莓舌
05.
颈部淋巴结肿大
但如心脏彩超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四条主要症状阳性即可确诊。
川崎病主要引起对心脏的影响,冠状动脉损害多发生于病程第2-4周,也可发生于疾病恢复期,可于病程第1-6周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瘤破裂可引起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2岁以下的男孩,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CRP明显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还可引起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消化系统症状、关节痛和关节炎等等。
川崎病的治疗原则目前主张在急性期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针对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或存在免疫球蛋白耐药风险的患儿可考虑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一般用药2-4周后逐渐减量停药。
川崎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复发率大约1-2%,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于出院后1、3、6个月及1-2年进行一次全面复查(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B超等)。10-20%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应长期密切随访,直到冠状动脉瘤消失。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叶国静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专业方向为儿童重症,2019年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进修半年,2021年曾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童重症监护进修3个月,在儿童危急重症和呼吸方面有一定造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