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复旦校园里的电影世界:在课堂上邂逅浪漫

2023-02-28 12: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的教授龚金平认为,复旦大学的电影课程给对电影感兴趣的同学“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电影的窗户”,“在理论与实践上帮助他们对电影有了一个专业角度的了解。”

“能够完成自己的电影创作对我来说意义非凡。”陆嫣笑着说,“虽然它可能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但在实践中我切实体验到了专业电影生产的流程。”

复旦青年记者 张宁洁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李鑫瑀 编辑

《相逢是别筵》是复旦大学中文系2019级本科生陆嫣在《走进电影世界》这一课程中带领团队创作的作品,主要想表达两个女孩“被时间湮没的友情因多年后的一次偶然重新浮出水面”的故事。对于微电影中的一些故事桥段、情节层次的设计,陆嫣斟酌了很久。“经过和许肖潇老师多次讨论,最后(的作品成片中)我没有选择让十年后两个人直接相遇,而是通过另一种更隐晦的方式呈现出来。”从产生创作灵感到实现落地实践,陆嫣和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高级讲师许肖潇一直保持着高频交流,最后一共改了12版剧本。

“能够完成自己的电影创作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虽然它可能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但在实践中我切实体验到了专业电影生产的流程。”陆嫣一直有一个“亲身参与到一个电影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的梦想,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开设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到复旦大学公共影视教学团队开设的影视剧艺术、当代电影美学、走进电影世界……众多电影类课堂上,都留下过她的身影。

早在2006学年秋季学期,《英美电影思想价值研究》和《当代英美电影鉴赏》首次作为电影类课程出现在复旦大学新学年的课程表中。随后,《华语电影评析》《当代电影美学》等电影课程陆续进入复旦大学课程表单。在即将到来的2023学年春季学期,复旦大学开设的电影类课程共有8门,包括第七模块通识课程中的《走进电影世界》,公共艺术通识课程中的《当代电影美学》,以及中国语言文学系开设的《中国电影与文化》等等课程。

▲复旦大学2022-2023春季学期电影课程表单

和陆嫣一样,在复旦的校园里,还有很多对电影抱有热情的同学,也许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但他们都循着内心那份对电影的热爱,在复旦的电影课堂上相遇,将心中那些对浪漫和自由的向往溶于创作灵感当中,一起走近电影世界。

“魔术般的过程”

2021年6月16日傍晚,复旦大学第五教学楼的102教室里,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13部由同学们自主独立创作的微电影作品正依次上演。

▲“春天的故事”影展海报

这是《欧洲电影解析与实践》的课堂。作为第七模块通识核心课程,开课老师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朱建新和德文系讲师孔婧倩会带同学们用电影的语言探讨欧洲电影的艺术特点和美学特征,理解欧洲电影传统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在课程中后段,同学们可以运用课程中所学相关电影知识和拍摄手法,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制作属于自己的微电影作品。

复旦大学广告学系2020级本科生江婷婷团队的作品《室友》获得了最佳作品奖和最佳导演奖。据江婷婷说,作品在剧本构思上受到课堂中老师对北欧电影讲解的启发。“在创作初期,我们想起了一部老师带我们一起鉴赏过的电影《野草莓》,它是一个很意识流的片子。”但是光有想法和灵感并不足够完成一部微电影,江婷婷说道,“原创剧本从灵感创作到落地实践是需要‘魔法’的。”在拍摄和后期剪辑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尝试运用《筋疲力尽》中的经典的跳切手法来对比展现女孩的两个人格在草坪上玩耍的片段,从而展现作品的内核。

▲《室友》微电影海报

和江婷婷一样,热爱电影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9级本科生麦文静也在复旦的电影课程上收获了难忘的实践体验。麦文静从小就喜欢影像,在进入复旦大学学习之后,她先后修读了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高级讲师许肖潇开设的《走进电影世界》和《微电影与微时代》课程。

在麦文静参与的《走进电影世界》课程中同学们需要从布景、表演到拍摄,自主完成翻拍《刺客聂隐娘》这一作品的全过程。刚知道这个拍摄任务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直到踏入复旦艺术教育中心画室的那一刻,麦文静和其他同学才发现,“这是一个完全空的房间,所有东西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想象和搭建。”

古风的场景搭建对作为初学者的同学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在任课老师许肖潇的帮助下,大家充分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动用一切有限的资源,尽力还原了片段里的场景。在布景过程中,第一场戏中的梳妆台和第二场戏中的罗汉床都是同学们用许肖潇办公室里的沙发改造的。“在沙发上铺一层红桌布,把木质镜子支在靠背上,再放上首饰盒,(沙发)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古色古香的梳妆台。下一场戏再把沙发往后一挪,铺上床褥,前面再挂一个帘子,演员一坐就又变成一张古床。”麦文静边比划边说道。“从我们的搭建之初到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像是一个魔术般的过程。”

“只有实践了才会有所感悟”

▲《相逢是别筵》剧照

在陆嫣团队拍摄《相逢是别筵》的过程中,许肖潇耐心地指导同学们拍摄时的注意事项,涵盖摄像机的运镜技巧、灯光的打光知识和麦克风的收音操作等,并详细演示了如何使用专业器材。在基础教学之外,许肖潇留给同学们较大的空间去发挥和操作。“在拍摄现场我不会手把手去教他们,因为他们要自己去体会这个感觉。只有真正去实践了才会有所感悟”,许肖潇笑着说,“折腾的过程同学们很享受,他们更愿意自己去探索。”

“亲自手持摄像机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镜头在主观视角下,镜头语言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2021级新闻学院研究生康正煜在《室友》的导演手记里写道。

在拍摄《室友》的过程中,同学们打算拍一段女主骑单车的中景。为了使镜头能够持续稳定地跟上,他们借来了电瓶车,打算让一个人匀速驾驶,另一个人背对着坐、手持相机拍摄。关于这段拍摄经历,康正煜在导演手记中记录道:“然而大家都不太会骑电瓶车,更别说载人行驶了。”拍摄这一条耗费了团队比较久的时间。康正煜认为“这次经历充分向我们展示了电影‘实践’是什么样的,将理论用于实际拍摄的过程需要多方协调,往往准备的时间很长,拍摄的时间很短”。

“很多东西你不一定是完全靠前期的准备就能够万事大吉的。”对于理论和实际拍摄的差别,陆嫣也这样说道。尽管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但是实际到片场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的突发状况。比如预先选好的场地临时不能用了,同学们对专业器材的操作不够熟悉,表演和拍摄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意外和失误,导致有很多的NG……陆嫣认为,在片场现场,导演需要有很强的临时应变的能力,随时做好对片子进行调整的准备。“而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去重新思考,用创作的实际经验去反哺理论的过程。”许肖潇说。

《春天的故事》是《欧洲电影解析与实践》课程的另一部微电影作品。在拍摄过程中,团队的同学为展现女主角溺水的无助感,专门前往枫林校区的游泳池取景。“结果大家到了现场才发现,没有人带泳衣和防水设备。”作为本作品导演的复旦大学生物环境专业2020级本科生李文博耸了耸肩,说道。为了按时完成拍摄任务,同学们在导演的安排下迅速进行调整和适应,“摄影同学直接把单反相机带进馆拍摄,演员同学和其他同学直接站在水里,配合镜头(才)完成拍摄。”

▲《春天的故事》微电影海报

拍摄结束后的后期剪辑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室友》的成品虽然只有五分钟,但团队却“断断续续地忙碌了二十天的后期工作,改了前后五版”。在剪辑制作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不断协商交流,精心打磨每一帧画面,确定某个声音在何时出现比较好,讨论台词是否欠妥需要补录等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江婷婷在康正煜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Pr剪辑。“Pr的基本操作是相对简单的,但是把握画面和声音,把握叙事的风格和节奏,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江婷婷回忆道。

无界的电影课堂

除了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龚金平老师还创新地借助公众号平台来开展“第二课堂”。

“我觉得公众号是非常好的教学形式,这是课堂的空间和时间的拓展延伸。”龚金平在其个人公众号“影像之魅”上,已经发了70余篇影评文章。“在公众号上,我能够及时地向学生介绍最新电影,这节省了很多课堂拉片的时间,同时也更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影评写作的基本规范。”龚金平说。

龚金平认为,复旦大学的电影课程给很多对电影有兴趣的同学打开了一扇窗户,在理论与实践上帮助他们对电影有了一个专业角度的了解。“在面对非专业的学生时,我没有把我的电影课当作一个选修课来上,尽量地保证课程的专业性和知识的饱满度。”龚金平认真地说道,“很多学生后来甚至走上了电影专业的道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2级学生施焦本科毕业后进入到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走上了影像艺术的专业道路。他在本科阶段就是复旦电影课程的忠实粉丝,就算选不上课也会到电影课上旁听。

在许肖潇眼里,施焦是“一个眼睛里面就闪着光的人”,“你看他一眼就知道这个人是适合搞艺术的人”。施焦和许肖潇成为了好朋友,毕业后一直保持比较紧密的联系。“许老师就是一个带我们一起玩的大姐姐。”施焦打趣道。在上海时,他还经常到许肖潇的拍摄实践课上帮忙一起布光布景,帮助同学们完成拍摄实践作业。

许肖潇去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上海分校进修的时候向学校推荐了施焦。走出复旦的校园,他们作为同学的身份,一起攻读电影制作专业,对电影工业的流程有了更深的掌握。

《相逢是别筵》作为陆嫣的微电影处女作打开了她探索电影世界的大门,自此之后她去尝试学习了更多编导知识,想要走上电影制作的专业道路。与此同时,陆嫣也通过复旦电影课程认识了很多兴趣相投的伙伴。“大家都是一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感觉,直到现在我跟他们还有交流。如果后续我还有拍片子的意愿,我也想继续去找他们。” 陆嫣说道。

▲《相逢是别筵》拍摄现场

复旦大学的电影课程,孕育着师生们对电影的热爱和理想。“复旦有这样的空间,其实是给很多有教学投入、有理想的老师,更多的一个自由施展的空间。也为热爱电影的同学提供了一个探索自己的平台。”许肖潇说。

附录:

《春天的故事》作品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M411r7Au/?buvid=XYF0A75F8E104E2A70C983F2308A813E69548&is_story_h5=false&mid=UsNyf58kl1ZL7Szlywhu1g%3D%3D&p=1&plat_id=116&share_from=ugc&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plat=android&share_session_id=3d4a8952-0c2e-45c5-bf14-a3d960b9cd42&share_source=WEIXIN&share_tag=s_i×tamp=1677217981&unique_k=QGwFVpl&up_id=689746185

微信编辑丨张宁洁

审核丨徐竞彦

原标题:《复旦校园里的电影世界:在课堂上邂逅浪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