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豆瓣8.0,好疯狂好美好喜欢,不过可惜了

2023-02-27 07: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年的颁奖季中,《巴比伦》是一部有些争议的作品。这部以早期好莱坞历史为背景的影片票房惨淡,口碑尴尬,但也受到了不少人的盛赞,有人称它一封是写给电影的“情书”。

在电影学者李竞菲看来,“挽歌”是一种更恰当的形容。《巴比伦》用华丽糜烂又腐败堕落的形象,为早期的电影史唱了一曲很美但也很悲伤的挽歌。

讲述 | 李竞菲

来源 | 《去电影院的路上》

01.

什么是好莱坞的“片场制度”?

《巴比伦》的编剧和导演是达米恩·查泽雷(Damien Chazelle),他也是《爱乐之城》的编剧和导演。影片描绘的是上世纪20年代,那时早期的好莱坞是毒品、酒精和波西米亚式生活的大汇集,充满了混乱和腐败。

片名《巴比伦》很可能来自于一本讲花边新闻的猎奇书,叫《好莱坞巴比伦》。不过,“巴比伦”这个在圣经中代表着邪恶、污秽、渎神、唯利是图、奢华而堕落的意象,在电影中也是有比较清晰的呈现的。

另一个说法是,查泽雷受到了德剧《巴比伦柏林》的启发。《巴比伦柏林》是讲德国的魏玛“黄金 20 年代”里发生的一些故事。在影片中,一家名叫巴比伦的电影院见证了整个时代的变迁。这可能给了导演一些启发,所以这部讲述早期好莱坞电影史的电影就命名为了《巴比伦》。

影片的故事主要聚焦在 1926 年到 1936 年这十年间,默片向有声片转变的时候。它是一个群像式的故事,里面有很多人物,除了男主角和女主角之外,它也呈现了在好莱坞这种财富和权力交织的关系网中的众生相。

这部影片在影评人和观众中的口碑,有一点尴尬。它在烂番茄网上的新鲜度是56%,CinemaScore的观众评分是 C+(最差的一档是C-),但是影片目前已经拿到了 5 个金球奖的提名,而金球奖一般都被视为是奥斯卡奖的一个前瞻奖项,所以,今年的奥斯卡也很有可能会对它有比较高的评价。

影片所聚焦的这段时期,其实也是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成型的时期。旧好莱坞的时期,有几家非常大的制片厂,许多我们在今天都是耳熟能详的,比如这部电影的出品方派拉蒙,还有米高梅、20世纪福克斯公司、华纳兄弟、哥伦比亚等等。

这些制片厂逐渐的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到 30 年代期间巩固了一种制度,叫做片场制度(Studio System),指的是由这些大的电影制片厂控制电影生产的所有方向。

电影生产不仅仅是电影制作这么简单,它还包含电影发行和电影放映两个模块。这几家制片厂垄断了这三个电影的生产环节。这种整合方式叫做垂直整合,它们显然是垄断性质的企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8 年5月,由法院判定大制片场垂直垄断为非法,提出了《派拉蒙法案》才结束。

在大制片场的时代,片场的权力是一手遮天的。无论是演员、明星,还是导演、编剧,都没有太大的权力,全部在制片厂的控制之下。

比较有趣的是,这些大制片厂的开山祖师爷,几乎每一个都是白手起家、自学成才的犹太人。犹太人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东欧大移民的浪潮进入美国的。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几乎都做过比较艰苦的体力劳动。

比如米高梅的创始人之一路易斯·梅耶(Louis B. Mayer),他刚移民美国的时候,是靠捡破烂为生的,但到了 1947 年,也就是短短的一代人左右的时间,路易斯·梅耶已经是全美薪酬最高的企业主管了,他那时每年能从米高梅领走 180 万美元的薪酬。

再比如创办了环球影业的卡尔·莱姆尔(Carl Laemmle),他刚到美国的时候是跑腿小弟;创办了福克斯影业的威廉·福克斯(William Fox),最开始是街头叫卖的小贩。

影片中虚构了一个名为Kinoscope的制片厂,也就是主角曼尼(Manny Torres)工作的地方,它的大门其实是派拉蒙的大门。而派拉蒙在历史上真正的创办人阿道夫·祖科(Adolph Zukor)在1889 年离开祖国匈牙利来到美国,16岁的他那时只有缝在背心里的 40 块钱。

在好莱坞的拓荒时期,全部都是由这些白手起家的生意人打造的片场。他们走的道路也大同小异。因为他们当中有一大半人英语都不够熟练,而早期的默片不依赖对白,所以电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娱乐消遣。这些人往往都是从放电影开始自己的电影事业的。

默片时代,播放影片可不一定是在电影院,也会在商场、展览厅,大多数时候是在游乐场。那时候有一种非常便宜的5 分钱电影院,“镍币影院”,这些生意人都是从经营电影院开始的,后来把单个的电影院扩展成了院线,然后又做起了片商,也就是把电影发行给其他的戏院老板,到最后才开始涉足电影制作行业。

说回《巴比伦》,电影中有一个人物,是我们可能不太注意的到的配角。在电影中,布拉德·皮特(Brad Pitt)所饰演的默片明星杰克·康拉德(Jack Conrad)遇到了一个工作上的困境,所以就打电话找一个片场的重要人物来帮忙解决。他找的人叫欧文·萨尔伯格(Irving Thalberg),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一手把米高梅打造成了一个主流的大制片厂,也是打造整个好莱坞片场制度的重要人物。

在《巴比伦》里有两场关于他的戏,一个是杰克找帮忙,另一个是杰克吞枪自尽了之后,他短暂地出席了葬礼。在历史上,欧文·萨尔伯格是一个非常聪明又很能干的人,但是他 37 岁就去世了。

02.

和电影史互文最强烈的影片

了解了一些关于好莱坞片场的背景知识之后,我们就能更明白《巴比伦》所呈现的故事了。

电影中,杰克的婚姻生活非常错综复杂,一直在不停地结婚和离婚,他娶过一位戏剧界的太太,两个人在片中大吵了一架,杰克说了一句话,他说电影不是 Low Art(低俗艺术)。

在当时的观念中,跟戏剧这样经典的表演艺术比起来,电影确实是非常不入流,也不上台面的,但是做电影又能赚很多的钱。所以这就不难理解,《巴比伦》中所呈现的奢靡华丽的派对的场景了。

还有一个情节也很有趣,是关于早期电影业涉黑的。托比·马奎尔(Tobey Maguire)扮演的黑帮老大把主角带到了一个地下的黑色派对中,这给我们展示了更加不为人所知的,被遗忘了的那些过去的野蛮娱乐形式,有人表演生吞老鼠,还有畸形人的表演和色情演出。

这些也都代表了电影业中非常黑暗的那一面。其实在电影广泛的为比较下层的人民提供娱乐之前,这些看上去更为野蛮的娱乐形态是一般人用来消遣的形式。我们现在也很难说这类娱乐方式今天是否还在以一种比较隐形的形态在电影中继续存在着。

《巴比伦》中,有许多情节都和真实的早期电影史有所纠缠。电影中复原了 20 年代几部默片的场景,其中场面宏大的古装战争片应该是《宾虚》。《宾虚》在电影史上曾经拍过三个版本,《巴比伦》呈现的是1925 年拍摄的版本。

电影有个情节,杰克在战争戏的拍摄现场打电话给一位旧日的明星。这位明星叫做葛洛丽亚·斯旺森 (Gloria Swanson),她是电影《日落大道》的女主角。《日落大道》的故事围绕一个过气的默片女明星展开,和葛洛丽亚·斯旺森本人的经历相仿。她过气后沉寂了几年再次复出,靠《日落大道》又获得了一次最佳奥斯卡女主角提名。

还有一个情节,杰克被拉去拍一个夸张滑稽的《雨中曲》的片段短片,他非常不情愿,但他的制作人试图说服他,连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都来了,让他也加入。

巴斯特·基顿、卓别林和哈罗德·劳埃德(Harold Lloyd)是黑白默片时代的三个重要的喜剧明星,卓别林可能是这三个人当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个。基顿出身于杂耍戏院,特效设计和动作设计都非常惊艳,而劳埃德也是以搏命式地拍摄惊险场景出名的。

这三个人的电影现在我们也许不太会看到,但它们影响了后来非常多动作电影的动作设计和拍摄。比如成龙早期的几部影片《A计划》《警察故事》,很多的动作设计都是向劳埃德和基顿致敬的。

除此之外,《巴比伦》也是和电影史互文最强烈的一部影片。

1952年上映的经典电影《雨中曲》,讲的是默片女明星进入有声时代后,因为口音严重在拍摄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就请了配音女演员的故事。《巴比伦》中可以找到非常多和《雨中曲》的情节互文的段落。

不管是有声技术出现以后,大家在拍摄时因为不适应所以不断NG,还是杰克在拍摄有声片的时候说出的那些完全不可信的和荒唐的台词,都与《雨中曲》有所关联。

03.

角色的原型都是谁?

情节之外,还有角色。《巴比伦》集结了一大批好莱坞巨星。玛格特·罗比(Margot Robbie)应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女演员,她演过《自杀小队》中的小丑女 ,布拉德·皮特是好莱坞一线的男明星,托比·马奎尔饰演过蜘蛛侠......

这些明星所扮演的角色在好莱坞的电影史上都是有原型的。女主角内莉·拉罗伊(Nellie LaRoy)的人物原型是默片时代的女明星克拉拉·鲍(Clara Bow)。默片时代早期的女明星,走的都是比较温婉,楚楚可怜的风格,克拉拉·鲍本人是风格不太一样的女明星,她是走性感路线的。

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杰克·康拉德在历史上的人物原型是约翰·吉尔伯特(John Gilbert)。他在默片时代是一个和电影中描述的差不多的,风流倜傥的男明星,也和非常多人产生过恋爱的绯闻。他后来和制片厂有纠葛,被技术革新所抛下,38 岁就死于因酗酒引发的并发症了。在《巴比伦》中,导演是把他的结局处理得比较浪漫化,最后是开枪自杀的。

电影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电影记者埃莉诺(Elinor),在历史中对应了英国小说家埃莉诺·格林(Elinor Glyn)。而男主角曼尼,在电影史中则对应了来自古巴的制片人勒内·卡多纳(René Cardona),和电影中所描述的一样,卡多纳后来离开了好莱坞,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为自己国家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

有一点可能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在早期的默片时代,不论是族裔还是性别都是非常多元化的。比如《巴比伦》中,挖掘了女主角的女导演露丝·阿德勒( Ruth Adler),她的人物原型是多萝西·阿兹娜。

影片中还有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可以看到露丝身边的摄影师是亚裔。这位摄影师是早期好莱坞电影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大人物,叫黄宗霑,他曾经获得过 10 次奥斯卡提名,两次得到最佳摄影奖。

《巴比伦》中还有一位特别有魅力的华裔女性,就是由李丽君扮演的朱飞(Lady Fay Zhu)。她的设定是上海人,在电影里面还说了两句上海话,人物原型应该是黄宗霑的堂妹黄柳霜,在好莱坞很受欢迎。

除了这些有趣的细节,在达米恩·查泽雷导演的每一部影片当中,都一定会看到他标志性的风格。他是一个狂热的爵士乐爱好者,之前的成名之作《爆裂鼓手》讲的就是这个,在《巴比伦》中同样体现了他对爵士音乐的认识和喜爱。

04.

一曲送给好莱坞的挽歌

只看《巴比伦》单部影片可能看不出太多门道,不过如果把它放在今年奥斯卡备选片的序列当中,就会发现其中出现了好几部讲电影的自我致敬,或者是跟电影史有关的影片,比如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拍的《造梦之家》,还有詹姆斯·格雷的《世界末日》。

2011年有一部几乎是一模一样题材的影片《艺术家》,还有2019年的《好莱坞往事》,以及今年奈飞投拍的《金发梦露》,基本都是围绕着好莱坞自己在打转的一些故事。

就《巴比伦》这部影片而言,对于不太了解早期好莱坞历史,也对早期电影不感兴趣的人来说,进入到故事的内部还是会有一些障碍,整个故事会显得有一些冗长,情节上面也有一些单薄和无聊。除了非常华丽的视听以外,这个故事本身可能不足以支撑起观众的兴趣,这很可能是它在票房上面失利的一个原因。

第二,这两年的好莱坞确实也比较乏力,无论是从题材的发掘,还是类型片的创新上来看,都显得有些疲软。今年的奥斯卡已经是第 95 届奥斯卡了,在这样一个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艺术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它试图把自己的历史神圣化,试图追忆属于旧日的荣光的情况。

比如在影片的最后,当曼尼坐在电影院中看着影片的大银幕的时候,出现了一连串的混剪蒙太奇,将电影史上的许多名片片段串了一遍。

我们能够从超现实主义的《一条安达鲁狗》一直看到丹麦导演卡尔·西奥多·德莱叶的《圣女贞德蒙难记》,再到伯格曼的《假面》和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还有《阿凡达》、戈达尔等等,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红蓝染色的染剂浸在水中的片段,电影的整个技术装置就这么赤裸裸地暴露在你的面前。

用这种方式致敬并非不可以,但它未免显得有一些过于直白和简单了。Vanity Fair (《名利场》)上有一篇介绍该电影的文章,使用了一个词“挽歌”,它把《巴比伦》称作是送给好莱坞的挽歌。

这个形容是很恰当的,《巴比伦》的确用一种非常奢靡华丽但是又腐败堕落的形象,为早期的电影史唱了一曲很美但是也很悲伤的挽歌。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节目《去电影院的路上:一堂电影观赏课》番外,内容有删改编辑,原内容请移步看理想App收听。

音频编辑:山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