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式山石的魅力
唐宋时期,经济文化蓬勃发展,人们游览“打卡”名山峻岳的趋势变得更为明显。
游山玩水,渐渐成为一种主流风尚、一种人们有意识而为之的生活方式。这一点从诸多文采飞扬的游记即可略窥一二。
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古代游记散文不得不提的丰碑。韩愈的《燕喜亭记》,写出了儒家人格思想中的山水审美意识。
白居易的《三游洞序》,将友情与游记“双线”结合。李翱的《题峡山寺》,更将游山比作交友……
▲《惠山煮泉图轴》明 钱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至于宋代,游记类散文更是品硕果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晁补之、陆游、范成大、王质、宋熹、周密……都出过不少山水佳作。
▲《溪山行旅图》北宋 范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漫游名山大川,寄情清风明月的过程中,人们除了亲近自然,也渐渐生发出独特的山水情愫。
通过徜徉山水,拓展视野,接受文雅教育,成为塑造文人品格的重要方法。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寄情山水,成为古人生活乃至生命雅致化的一种标志。
▲《松溪游骑图》南宋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游记类诗文,游山玩水后,古代文人也习惯挥毫泼墨,将自己游览的山水记录在画卷中。
于是,山水先构成一种真实体验。然后,这种体验被投注到纸面。再然后,人们又可以看画怀景,故地重游。这在古代也被称作“卧游”。
“心”临其境,由画入山。“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南宋名画《潇湘卧游图》就是“卧游天地”的代表作之一。
▲《潇湘卧游图卷》(局部放大)南宋 李氏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而如果说山水画是“二维的卧游”,那么太湖石,就像是三维版本的卧游——足不出户,欣赏缩小版山峦。
▲ 苏州园林“狮子林”中的太湖石(下同)
中国山水画不断演变的同时,中式造园艺术也被文人审美逐渐推向极致。造园时,人们不能将整座山搬到花园中,于是便“以石代山”。而太湖石造型奇特,有重峦叠嶂之姿,且质地通透,尤其适合用在园林景观的营造上。
北宋末年,宋徽宗为建造“艮岳”遍搜奇石。地方向徽宗进献的“花石纲”,即太湖石。
▲《祥龙石图》北宋 赵佶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以石代山”,对山的要求,自然也延伸到对“石”的审美。按照古人标准,首先石头不能过于丰腴,要“瘦”,有曲线美,避免憨傻。
“皱”就指是石头一定要有变化。最好能达到山深邃莫测的姿态。
“漏”和“透”基本都是贯通的意思。只不过古代认为“透”是指横向观,“漏”是指纵向观。
恰如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说的山水画要“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太湖石的“瘦、皱、漏、透”中,有姿态美,亦有想象美。
太湖石千姿百态,大型者可达数吨,小巧者垂手可提。大型置于园林,小型则摆在桌案。石头构成了山的蜿蜒向背,也搭建了山的高低错落。石虽小,却是山的雏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