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书话 | 中国明清会馆:此心安处是吾乡
■宋国昕
乡愁是看得见的,它是燕尾脊、红砖厝,是一抹流光溢彩的油饰彩绘,是屋脊上纷繁的仙人走兽……当远在他乡的游子看到故乡的宫庙建筑,乡愁便有了寄托,信仰便有了归属。
在我国历史上有过这样一种建筑,它以地方神祗之名建造,由流寓客地、有着相近血缘、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原乡人”在异乡建造。这就是会馆,兴盛于明清,后因交通发展和社会变迁在民国时期逐渐消失。由于各地移民的竞争,这些建筑通常标新立异、争奇斗艳,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极尽奢华,同乡的人们用这种最华丽的形式表达着最朴素的信仰和乡愁。
近期,《中国明清会馆》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赵逵在书中写道:我们在渐渐失去很多记忆,我们供养躯体,安放自己的记忆;我们有时也会建一些建筑,供养神祗,安放同乡人共同的记忆。会馆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不同的会馆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福建会馆叫做“天后宫”,代表着妈祖文化;江西会馆叫做“万寿宫”,源自来往于全国各地的江右商帮;湖广会馆叫做“禹王宫”,来源于“大禹治水”的典故;山陕会馆叫做“关帝庙”,代表着对关羽的崇拜。这些蕴含着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的会馆散落在全国各地,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而博大的文化基因。
在《中国明清会馆》一书中,作者以会馆为介质,向读者展现古代地理、人文、聚落、建筑交互影响的内在逻辑,展现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之美、技术之美。在作者看来,明清会馆在社会文化意义上有两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二是精神文化。
从物质文化来看,明清会馆从建筑的选址、布局到建筑的结构、装饰等,都是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高度集合的载体,承载着当时工匠的营造技艺和装饰艺术手法。最终所展现的形态是该类建筑文化的完善状态,也是与地域相融合的创新性和适应性产物。
从精神文化来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神祗文化,它供奉家乡神祗,这是同乡人得以聚在一起的精神内核。其次是移民文化,它恢弘而精美,既与原乡建筑相似,又融合了移民地的建筑特色。同时还有商帮文化,它见证了商业的繁华。各地商帮既是会馆建立、重修、重建的主要推动者,也是日常管理者及运营者。还有民俗文化,它标志着社会风俗习惯,象征祝福的建筑装饰表达出人们的美好愿望。时代文化也在会馆建筑上打下烙印,它曾经繁盛,如今没落,经济的兴衰、交通的变迁、战争的代价,让会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如今,人们早已不再过度依赖同乡,祭祀乡神的需求也大不如前,明清会馆已然失去了曾经的地位和意义。然而在调研中,作者也发现了当今会馆遗存新的意义:很多会馆被活化利用,成为博物馆。会馆建筑作为广泛遗留在乡村中的重要文化遗产,对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几番思乡几番情,游子们怀念故乡,便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将家乡的典故雕于屋脊上,让自己的信仰融入建筑里。穿越千年,当人们再次摩挲着山门上那些历史留下的痕迹,仍能感受到这份朴素的情感。作者在序言中写道:本书的出版,希望能重拾历史记忆,再现会馆建筑曾经的辉煌。正是怀着这样的愿望,这本值得一读的《中国明清会馆》诞生了。
购书链接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2月13日4版
责编:丁涛
监审:贺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