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西是个好地方”全球征文一等奖作品:《江右风雅颂》

2023-02-24 14: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2022年9月20日,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协会、江西日报社共同举办的“江西是个好地方”全球征文评选在江西泰豪动漫学院朱子书院举行。评委会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获奖作品50篇。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20名。

这些作品既有对江西生态美景的介绍、江西人文底蕴的挖掘,也有对江西红色历史的赞颂以及对当代江西发展成就的礼赞,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今天与大家展播的这篇作品是一等奖作品:《江右风雅颂》作者:龚艳平。

江右风雅颂

文|龚艳平

万古长河里,遥远跋涉中,赣鄱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凝固了无数穿越时间的美丽。因之,让我们今天可以走进历史深处,感受那些被旧时明月映照过的时光与生命。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百代人文,澎湃不息,共谱“江右风雅颂”,在中华文化的宏大格局中有着独特的风貌和风骨。其中的一部分,收录在课本当中,被无数学子吟诵,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向水。

山脉围阻,水流奔涌,一张一合间,秀美江西更胜画。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游历赣鄱山水,留下了一篇篇不朽作品。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是江西雄健的筋骨。怀玉山脉、武夷山脉、九连山脉、罗霄山脉、幕阜山脉,构成了江西的基本轮廓。江西的山,是有灵性的,不仅有壮阔雄浑的外在,还蕴含了种种精神。

江西,群山环绕,绵延横亘,犹如长轴一卷,庐山便是这画轴上绝妙的一笔。登上这座“人文圣山”,细心倾听,这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古道,都有历史的回响……

李白来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李白一登临庐山,便出手不凡。其实,李白一生5次来到庐山,写下了40多首诗词,对庐山的喜爱,可见一斑。

苏轼来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苏轼笔下的庐山,千姿百态,又神秘莫测。

有山,还有水。江西水系发达,数千条河流纵横交错、百转千回,汇成赣、抚、信、饶、修五河,五河归鄱湖,鄱湖入长江。万里长江,有源故其流不竭。鄱阳湖水系,便是长江的动力源之一。

鄱阳湖,“一只系在万里长江腰带上的巨大宝葫芦”,滋养着湖畔的万物生灵。“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就是最好的写照。赣江浩荡,纵贯江西,滕王阁枕江而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上册),千百年来引无数人登临饱览。

在山水自然的时间里,千年仿如一瞬。但在人文历史的时间里,千年长存便是不朽。

“江西山水真吾邦。”美哉,江西!

江西的美,不仅在山水之间,也在人文精神里。

江西自古便是“形胜之区”。山之高成坚壁,水之阔成天堑。正因为山川河流的呵护,让江西在历史上成为逃避战火的桃花源。江右文脉,世代绵延。纵观江西文化发展史,秦汉星光点点,魏晋南北朝声势隆起,隋唐蓄势待发,宋明步入全盛。

唐宋八大家,江西有其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欧阳修以文章名冠天下,被尊为“一代文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虽然作为改革家的王安石饱受争议,但作为文学家的王安石无可争议。另外一家——“南丰先生”曾巩,“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宋史本传》称他“卓然自成一家”。

江西,不仅哺育了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一大批先贤,也引来了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游历留驻。这些人或生于斯,或长于斯,或游于斯,留下了不朽的文章和事迹。

“浔阳江头夜送客”,一曲琵琶泪满襟,白居易遗爱九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为无数人吟诵,触动了多少愁肠,引发了多少共鸣。

辛弃疾生命中近一半的时间在江西度过。赣州、南昌、上饶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上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这些课本中的名句,均出自他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江右文脉,时空并行。青铜、稻作、书院、禅宗、陶瓷等标志性文化高峰迭起,庐陵文化、临川文化、豫章文化、客家文化等地域文化各领风骚,南昌、九江、抚州、景德镇、赣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百川归流,汇入江右文脉大河,化作滚滚浪涛,奔涌向前。

▲气势恢宏的宋式古建——临汝书院

“文章节义之邦。”荡荡乎,江右文脉!

回望来时路,赣鄱往贤,满天星斗,群星璀璨。

陶渊明、晏殊、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陆九渊、杨万里、文天祥、汤显祖……这些闪亮的名字,立起了中国文学版图的一座座山峰,勾勒出一条江西人的精神天际线。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东晋陶渊明在归隐田园之前,其实经历了入世和出世的纠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下定决心后,他隐居在庐山脚下、鄱阳湖畔,开创“田园诗派”。他的思想,不知影响了后世多少人。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北宋黄庭坚诗书双绝,“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开宗“江西诗派”,成为我国文学诗歌史上首个有正式名称的派别。

赣鄱从来重精神。江右先贤不但才情满怀,更有傲然风骨。南宋文天祥,一身铮铮铁骨,身陷囹圄,宁死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千秋正气,震古烁今,“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谢枋得,与文天祥是同科进士,亦以气节留名青史。南宋灭亡后,他持节守身,誓不降元,绝食殉国。南昌老城区的叠山路,即为纪念。在中国历史上,文山、叠山,并誉为爱国主义的“二山”,高耸入云。

▲黄庭坚雕塑

赣水奔流,大浪淘沙,留下风流人物。他们的思想穿越了千年,他们的才华打败了时光,他们的声音仍在激荡回响……

他们,就像一座座山峰,历千年依然耸立。

“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巍巍乎,江右先贤!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近百余年来的江西,多少悲壮,多少豪迈,多少荣光。

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许多源头都在江西。工人运动在萍乡安源发祥,人民军队的第一枪在英雄城南昌打响,星星之火在革命摇篮井冈山点燃,共和国的襁褓岁月在红都瑞金度过……

▲俯瞰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八角楼上》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当年,在八角楼一盏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七律·长征》,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80多年前,中央红军主力“星夜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斗争,1936年被困大余梅山。《梅岭三章》便是他当时“虑不得脱”,写成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陈毅《梅岭三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豪气冲云天,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动容。

▲长征渡口

江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镌刻着革命先辈的战斗印迹,闪烁着矢志不渝的信仰之光。课本里,红色江西,内容丰富,让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江西,曾见证,风云激荡,红旗漫卷换人间;正经历,中流击水,江草江花处处鲜。

“风雷动,旌旗奋。”壮哉,江西!

江右弦歌不绝响,赣风鄱韵有遗篇。

今日的江西,日夜有铿锵之音,执奋进之笔,泼墨神州。

或许,我们今日的生动实践,会是将来课本中的精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