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俄乌冲突一周年,何以至此?美专家对媒体片面报道的反思

2023-02-24 11: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美国动态

编者按:

美国总统拜登在2月20日访问乌克兰首都基辅,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根据白宫颁布的声明,美国将再次向乌克兰交付关键武器装备,包括火炮弹药、反坦克系统和空中监视雷达。2月24日是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此次拜登在此重要时间节点突访乌克兰无疑将对俄乌冲突后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泽连斯基更称这是“美乌关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访问”。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冲突就成了美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喜欢跟美国政府唱反调的媒体现在也都“一边倒”,颂扬乌克兰的反抗,把美国塑造成帮助乌克兰的“义士”,把俄罗斯描绘成无耻的“战争狂徒”,而不是客观均衡地探求导致战争爆发的根源。近日,前《纽约时报》记者、现布朗大学沃森国际和公共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金泽(Stephen Kinzer)在昆西研究所发表文章,认为美国的新闻媒体侧面激化了俄乌冲突,媒体片面的报道没有反映真实的情况,美国的媒体逐渐成为了乌克兰的“拉拉队”。美国政党和媒体的紧密联系阻碍民众对政府战略布局的讨论,也逐渐封闭了民众的思想。文章摘要如下:

斯蒂芬·金泽

美国政府和媒体都坚称,乌克兰是无辜的“受害者”,如果美国不制止俄罗斯的行为,俄罗斯将威胁整个欧洲的安全。因此,美国必须一直和乌克兰站在一起。现在想要反对这一“共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美国的政治概念里,乌克兰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美俄竞争的平台。美国借助乌克兰向世界表明,尽管世界力量的平衡可能正在发生变化,但美国依然是世界霸主。

美国的媒体宣传增加了美国民众对乌克兰的热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被美国媒体塑造为“全球英雄”,而普京则被描绘成“卑鄙且堕落的人”。俄乌冲突爆发不久后,美国国会投票决定拨款400亿美元援助乌克兰。令人惊讶的不仅是援助的规模,还有每一位民主党人都投票支持该法案。只有11名共和党参议员与57名共和党众议员反对。

美国政府在俄乌冲突中的叙事胜利

任何处于战争或冲突状态的国家,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通过“代理人战争”,政府都不会鼓励民众讨论战争或冲突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林肯和威尔逊总统监禁了那些对他们发动战争持批评态度的人,甚至一些反对越南战争的民众受到了起诉。现在,美国民众并不讨论俄乌冲突,这代表着美国政府在叙事方面的胜利。

冷战是现代历史上最有力的叙事。多年来,美国民众被告知要相信他们会受到俄罗斯的致命威胁,且俄罗斯会随时发动攻击并摧毁美国。美国民众已经习惯于将俄罗斯视为“野蛮的力量”。早在1873年,一位美国漫画家就将俄罗斯描绘成一个怪物,可见美国民众很容易被动员起来仇恨一个国家。

美国政客认为,美国政府在俄乌冲突上的战略选择是可以被原谅的。他们认为选民有其他更迫切、更值得关注的议题,同时军火商又给予他们丰厚的回报。但是,美国新闻媒体在俄乌冲突上的态度并不能被轻易原谅,原因在于媒体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乌克兰官方叙事的主要助威者。

美国新闻媒体在俄乌冲突中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冲突报道都来自美国,美国民众只能阅读到关于俄罗斯的“暴行”。新闻报道的不平衡导致美国民众认为乌克兰在此次冲突事件中完全是“受害者”,并没有犯下任何罪行。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在2022年8月发布了《乌克兰的战斗策略危及平民》(Ukrainian fighting tactics endanger civilians)的报告,引起了乌克兰官员的强烈反对。报告表达的态度很明确,即实地报道必须反应真实的情况。

很多民众认为,美国的新闻行业在保证美国政府的战略执行上有重要作用,这种观点对新闻业来说是致命的。媒体的工作应该是挑战官方的说法,而不是盲目地放大它们。这是新闻业与公共关系之间的区别。

最值得注意的是,对俄乌冲突的片面报道。大多数战地记者都不愿意从双方的立场分别报道新闻,没有一家主流报纸对冲突提出基本的问题。例如,美国是否侧面导致了数千人的死亡?美国是否激化了冲突?为什么顿巴斯的边界对美国来说很重要?在向乌克兰提供巨额援助之前,是否应该考虑乌克兰是世界上最腐败国家之一的声誉?将政党和媒体联系在一起阻碍了对上述问题的讨论。随着美国在俄乌冲突中越陷越深,这也将封闭美国民众的思想。

文章摘译自昆西研究所文章We made Putin Hitler & Zelensky Churchill and the media fell in line。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原标题:《俄乌冲突一周年,何以至此?美专家对媒体片面报道的反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