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在中朝边境图们市,寻找张律电影里的故事

2023-02-24 09: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张维

注:本文图片除电影剧照外,均由作者张维拍摄

一个朝鲜族少年闭眼躺在冬天结冻的江面上,似乎在思考什么,直到被两个村民喊起,少年在冰面上奔跑起来。这是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的电影《豆满江》里的第一个镜头。豆满江,在中国被称为图们江,在中国延边边境。生于延边的张律最早是作家,2000年后开始电影创作。

《豆满江》剧照,男孩昌浩躺在图们江面上

中朝边境

来延边前,中国朝鲜族在我心中一直是个模糊的存在。延边州虽属中国东北吉林省,却有着和东北完全不同的气质。在我看来,东北是热情、粗放的,但延边是精致、细腻的。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近一半人口是朝鲜族。延吉市素有“小韩国”之称,人们说朝鲜语,吃韩式料理,满街都是朝鲜文(同韩文),路上的朝鲜族妇女也是一幅韩剧里的装扮,让人恍如来到韩国。

图们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属县级市,同延吉市相比,它更小更安静,与朝鲜仅隔着一条图们江。电影《豆满江》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长500多千米,其中490多千米为中朝边界,江面有公路桥、铁路桥连接两岸。

图们市街头

图们江边界碑

从延吉坐火车到图们,只要15分钟。火车站离图们市六七公里,唯一的公共交通是9路公交车。公交车沿东南方向一直开,穿过狭长的图们市,直达图们口岸,即中朝边境。坐在车上往外看,这里的建筑就像中国任何一所小县城,只是有朝鲜文路标,建筑上绘着穿民族服饰的朝鲜族女性。

图们口岸

除了一些中途下车的本地人,到达终点的都是游客。终点在图们江边的一块石碑处,远远能看到对面朝鲜砖红色的楼房。一下车,三四个旅游出租车司机拥上来围住我们。我在网上曾看到有人介绍,100块钱包车玩图们,司机会带游客去图们的几个重要景点:日月光森林公园、图们口岸、图们江广场等,还会做导游讲解。

中朝边境,站在图们江边可以看到朝鲜砖红色的房子。

没等游客回应,司机们已滔滔不绝地介绍起图们江对面的朝鲜。对面是朝鲜南阳市,站在图们的日光山上能俯瞰整个南阳市,南阳市很小,中间有一片楼房,周围都是山。那排砖红色楼房是2016年中国政府资助朝鲜建成的,中国出技术人员,朝鲜出劳力,房子没有安装窗户和玻璃,但里面有人住,冬天非常冷,他们就用报纸遮住。

作为边境小城,图们的旅游业近几年才被发掘,还比较冷门,当天只有五六个年轻游客。这些旅游出租车是当地政府为开发旅游而设,如果游客不包车,他们就没有生意。但我还是决定沿江走走,那是8月底,天气不冷也不热,而且图们市很小,半天就能逛完。刚走一两百米,就到了中朝铁路口岸,有几个游客在拍照打卡。疫情前,中朝两岸有铁路通商,运输海产品等。

中朝边境,站在图们江边可以看到朝鲜的房子和连接两岸的铁桥。

中国朝鲜族

口岸旁边有一条小路,路左边是居民区,右边是图们江,但江水被高高的蓝色铁皮挡住了。一个年迈的朝鲜族奶奶独自坐在一只轮胎做成的秋千里,我走过去跟她聊起来。

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她从小在图们出生长大,今年84岁,但染着棕黄色头发的她看起来很年轻。她很喜欢图们,觉得这里空气很好,住着舒服。她和老伴就住在旁边的楼房一楼,这是他们上世纪90年代花6万块钱买的房,两室一厅,共90多平,已经住了快30年。

她年轻的时候在食品厂工作,40岁就退休了,老伴年轻的时候在邮政局工作,也很早退休,两人退休金加起来有8000多块钱,这在图们足够用了。我问她退休以后在做什么,她说,不做什么呀,就闲着。她不会打牌,也不会打麻将,以前没疫情时,子女会开车带她去延吉玩。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图们的朝鲜族在南阳市有亲戚。老奶奶的姐姐曾经就住在对面。姐妹俩都在图们出生长大,但姐姐跟一个官兵结婚后去了朝鲜。那边很穷,过去她每年向政府申请一次去朝鲜看望姐姐,给姐姐送吃的。朝鲜族跨境探亲只需向中国政府申请,打个证明就行。但现在姐姐没了,姐姐的孩子也都去了韩国,她就没有理由再去那边了。

谈到中国朝鲜族的历史,不可避免要把韩国和朝鲜联系起来谈。现在中国朝鲜族人主要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再往前追溯,自清代时就有朝鲜族人来中国垦荒,但那时很少。朝鲜族人大量到中国,是在1910年至1945年期间,当时日本占领朝鲜,一大批反日的朝鲜族人逃亡到中国东北,取得中国国籍,享有土地所有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日占朝鲜由美苏两国共同托管,分别为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鸭绿江支援朝鲜共和国,战后,有的返回中国,有的定居朝鲜,据了解,定居的大约有三四万人。

电影《豆满江》就聚焦于图们江畔一个朝鲜族小村庄。

朝鲜族

1992年中韩建交后,大量中国朝鲜族去韩国、日本打工或经商。老奶奶所住的小区里很多房子空着,有的在被出售,她说很多朝鲜族都去韩国打工了。延边大部分家庭都有亲戚在韩国,首尔旅游区的很多店主和服务员都是延边人。

有些朝鲜族女性去日韩打工后,就不回来了。从北京来延边前一晚,我认识了朋友林嘉熙,他从小在图们出生长大。小时候,邻居哥哥的妈妈去日本打工,后来跟了日本人,就不回中国了,但她还是往家里寄钱供儿子读书,直到儿子考上医学院。

中国朝鲜族在韩国打工受到的待遇并不好,他们会受到韩国本地人的排斥,社会地位低,人身和社会保障不足。《豆满江》里,主人公昌浩和爷爷从中国给妈妈寄药,因为韩国的药太贵了。电影《黄海》讲的也是一个从延边偷渡到韩国寻找妻子的故事,最后发现妻子在韩国已被杀害。

21世纪,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后,很多在韩打工的朝鲜族带着钱又回到延吉,有的人开店,把韩国的消费品带到延边。图们江也成为韩国游客的集散地,疫情之前,韩国人常来消费。

电影和现实中的行走让我对图们有了更多认识。

电影中昌浩和郑真因为足球成为了好朋友。现实中,作为汉族人,林嘉熙小时候踢球的玩伴多是朝鲜族,但他不觉得他们之间有任何民族的界限。他记得那时最喜欢去图们江边玩,冬天在河上滑冰钓鱼。江岸边有台望远镜,有一次他从望远镜里看到对面朝鲜人开着拖拉机在耕地,那会他还不理解国界的含义,只是好奇对面的人,对面的楼。

《豆满江》剧照

《豆满江》剧照,在图们江面钓鱼

这一切仿佛很遥远,但其实也就是二十年前。现在的图们江边正在修路,沿江都被围住了。以前没有修路时,人们能到江边散步。一位当地人说他小时候常趁江面冻起来时,跑过去抓一把朝鲜的草,再跑回来,但现在不能了。

图们江边在修路,沿江全部被围住了,过去人们可以到江边散步。

被围起来的图们江

人移进移出

现在的图们,老人是最多的。图们江公园里有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在杠杆上翻上翻下,耍杂技一般。那时临近9月3日延边州建州70周年,政府正筹备庆祝。图们体育场里,一群穿着花花绿绿的老人在排练节目。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末,图们户籍总人口101982人,其中一半以上是朝鲜族人。但当地人告诉我,图们现在常住人口不到两万。跟中国所有的小城市一样,年轻人都出去了,剩下的都是中老年人。老奶奶有三个孩子,已经40-60岁,都在图们工作,但孙女孙子都离开了,要么出国,要么在外地。

我在图们江畔一家烧烤店遇到了几位当地人,他们都因不同原因来到图们。店老板都来自辽宁锦州,因为图们有亲戚,他们也来图们打工,后来就留下了,在图们住了20多年。一位吕姓大哥在图们出生长大,但他认为自己是山东人,因为最早他的爷爷闯关东时从山东来到图们开荒,后来父亲和他才在图们出生。

图们江边的烧烤店。

烧烤店老板平时跟朝鲜做生意,比如贩卖松茸等药材,但疫情后不能过去,生意也中断了。疫情之前,朝鲜和中国一直有贸易往来。

林嘉熙的姥姥姥爷过去是吉林市铁路职工,上世纪60年代被分配到图们,后定居。那时图们只是一个荒凉的村镇,本地人都是朝鲜族,外地人来了后才慢慢建设起来。一开始图们属县,但因为图们对面的朝鲜南阳属市,且南阳的面积比图们还小,为了对等,图们也改为市。

林嘉熙还告诉我,图们市曾是吉林省的铁路枢纽,是大部分火车的终点站,但后来铁路搬迁,图们人就少了。当地缺少就业机会,年轻人要么去延吉市,要么去更远的地方。他的发小现在在图们文化宫工作,平时当当主持、调调音,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

由于图们教育水平低,升学率不高,林嘉熙初二就转学去了吉林,现在他是电影海报设计师,平时在北京。工作后,他每年过年都回图们看望姥姥姥爷,但今年他们搬到吉林市住了,他似乎也没有回图们的理由了。尽管如此,越长大,他越发现,这个小城对他来说意义很大,也许以后他还会回去住一两个月,就当是度假。

沿着蓝色铁皮围墙,我试图找一处可以走近江水的地方,但没有,围墙又高又结实,只偶尔有鸟飞进来,又飞出去。我只能从铁皮缝里看到夏末的图们江和对岸清晰的草木,江水依然淙淙,看起来就像来自上个世纪。

透过铁皮围栏看到的图们江,江对面是朝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