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诗歌来到美术馆”办了50期,诗歌仍能影响人群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2018-06-19 18:36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在今天,诗歌与大众的分离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一部分诗人接受了现状,选择安静地写作,不再纠结读者问题;一部分诗人则仍希望诗歌能够在圈子之外发生影响,王寅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诗人王寅开始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合作,策划推出了“诗歌来到美术馆”项目,每月一期,每期邀请一位“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诗人,在美术馆空间内与观众分享他们的创作和经验。截至5月底,该项目已经举办了50期,邀请到欧阳江河、翟永明、西川、多多、谷川俊太郎、阿多尼斯、哈利·克里夫顿等49位诗人,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影响,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称之为“美术馆的墙壁矗立在诗歌的怀抱里;词语和墙壁的距离,变为歌咏和音乐”。

在近6年的时间里,诗歌在美术馆的空间里沉潜地浸润着人的心灵,尽管人数有限,但由此而生发出去的连锁反应,让王寅看到诗歌走出小圈子的意义。

在王寅看来,不是我们的读者不爱诗歌,是我们的市民、读者在日常里能够接触和享受诗歌的机会太少了,“活动能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并让他受益终生,他未必成为诗人、写出很好的诗,但他会影响他周围的人、他的孩子读诗、写诗,这就成功了。”

做不一样的诗歌活动

2012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部主管于晓芹找到王寅,希望他能一起策划在美术馆空间进行的诗歌朗诵交流会。

“我就跟她说诗歌活动很难做,吃力不讨好,就拒绝了。”王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如果于晓芹没有再找王寅,那么现在这个上海的诗歌品牌活动将不会诞生。好在几个月后,做了更充分准备的于晓芹再次找到王寅,这一次他答应担任“诗歌来到美术馆”的策划人。

王寅不希望这个项目流于一般的诗歌朗诵活动。他觉得国内的诗歌朗诵会大多是一个又一个的诗人轮番朗诵,对于听众而言这并没有太大的感染力。

“原来的诗歌形式我们不满意,诗人的朗读不够职业,也不够有特色,甚至有的诗人在公众场合朗读自己的诗歌还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时候朗诵会是在混乱的环境中,听众也很杂,这一切都让诗歌朗诵变得不那么令人愉悦。”王寅说。

他给美术馆搭建的框架最核心的部分有两点,一个是以对谈形式,由主持人引导话题以保证内容品质,同时兼顾趣味性;另外一个则是每期只邀请一位诗人,他觉得“一堆人的诗歌朗诵活动,每个人读一首诗,比较分散,也没有跟读者交流的环节,效果并不好”,希望诗人有机会“充分展示他的生活和创作,特别是他极具个人化的创作观念,包括他的困惑和矛盾”。

这个架构一直保持到现在,使得“诗歌来到美术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和气质,有别于国内一般的诗歌活动。

主持人胡续冬

主持人的分量

在这样的形式下,主持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对诗歌了解,还要有现场驾驭经验。”到目前为止,“诗歌来到美术馆”经历过扫舍和胡续冬两位主持人。

“胡续冬本身是诗人,他和诗人之间的互动经常会冒出比预想更好的火花。”王寅对胡续冬的肯定是恰当的,甚至可能还有些不够。

胡续冬自第15期接替扫舍担任主持人至今,他的作用可能比“主持人”三个字表现出来的要多得多。他精通英语和葡萄牙语,对国内和国外诗歌生态十分熟悉,更重要的是胡续冬对节奏和语言出色的驾驭能力。但即使拥有这些优势条件,胡续冬每次活动前仍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一丝不苟地做好准备工作。

“实际上是一篇论文的准备量,但它的呈现形态又是非常公众化的,要有一定的亲和效果。”所以每次从北京来上海,胡续冬都提前一天到,而当天晚上他会拒绝一切应酬,专心在宾馆里“备课”。

“有些诗人不善于表达,但在互动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效果。现场气氛的感染,主持人的追问,对诗人自身也是一种激发,他会很兴奋,也会有新的收获。总之是既不能单调无趣,也不能缺少学术性。”胡续冬的加入,让王寅可以安静地“躲”在幕后,欣赏到他所期待的“仪式感”。

诗歌活动要有仪式感

“诗歌朗诵应该有仪式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诗人和读者之间产生一种奇妙的气场,他们平等交流、尽情探讨,甚至激发出彼此思维的火花。”王寅希望由此让诗人和诗歌读者获益,邀请国外诗人来朗诵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国外的诗人他们经常朗诵,请他们来看他们的经验是怎样的,我们可以学习,多了以后国内的朗诵会就会成熟起来”。

实际上,不仅仅是朗诵上的仪式感,在活动协调黄蓓蓉看来,仪式感渗透在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从我们公号发布消息开始,到观众报名,来美术馆空间,现场签到,然后在两个小时里聆听、朗诵、互动,我就感觉整个过程以一种很优美的姿态在进行,充满了仪式感。”

而且很多诗人并不只有单一的诗人身份,他们也是画家、音乐家、歌手、舞者,等等。所以活动也希望他们尽可能多地提供诗歌内外的元素,比如黄灿然会读他和王寅早年的通信,翟永明展示了她的摄影,阿多尼斯的那一场同时还展出了他的画作,扬·埃里克·沃勒则播放了他的爵士乐现场视频,特伦斯·海斯更是把他的诗即兴唱了出来。

“遴选诗人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好诗人”

近六年50期里,“诗歌来到美术馆”邀请到的诗人,就汉语诗人来说,既有多多、芒克这样的诗坛耆宿,也有倪湛舸、包惠怡这样的新鲜血液,既有欧阳江河、西川这样的中坚力量,也有万夏、李亚伟、阿库乌雾等构成汉语新诗多元版图的重要代表。而国外诗人,到目前已经邀请到21个国家或地区的诗人,涉及英、法、德、意、日、西、葡、波兰、马其顿等很多诗人都是十余种语言,其中不少诗人是首次被介绍到中国或在中国开朗诵会。

第一期请的是黄灿然,第二期是欧阳江河,两位成名诗人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效果很好。到了第三期,王寅他们大胆请了在国内无甚知名度的英国诗人西蒙·阿米蒂奇。

尽管前两期效果很好,但考虑到黄灿然和欧阳江河都是“自带粉丝流量”的诗人,王寅有些担心西蒙·阿米蒂奇这一场的呈现。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请人翻译了他的诗歌在微博上推广,并在微博上传了他的朗诵视频、他为BBC的纪录片担任主持人的片段,他担任主唱的乐队的MV,除此之外,我还挑了一首看上去非常好懂、但翻译难度不小的短诗,举行了在线有奖翻译竞赛活动,奖品是西蒙亲笔签名的原版诗集。”美术馆和王寅花了不少心思在推广上。

“那场来了两百人,现场气氛也很好。诗人高兴坏了,他在国外一场朗诵会的读者也就二三十人,而且是退休的老人,我们这里都是年轻人,听众提问的质量也很高。”这也让王寅心里有了底,“有了这样的基础,可以请一些尚不为人所知的年轻诗人,只要他写得好,就可以请过来做推介,发现和推介新人会让这个活动更有存在的价值。不用担心读者,读者很明白什么是好诗。”

虽然选诗人主要由王寅决定,但他会请每位来到美术馆的诗人推荐他们欣赏的诗人,这样也能削减个人视野和趣味带来的人选同质化问题。“我们已经请了70后诗人倪湛舸、80后诗人包慧怡来,现场来了很多读者,这对我是很大的鼓舞。我不想只推介有名气的老诗人,希望今后能做得更有趣,更好玩儿。”

当澎湃新闻记者半调侃地问“接下来是不是就轮到90后、00后了”时,王寅不假思索地说,“没问题啊。遴选诗人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好诗人。”

持续性使活动成为品牌

随着活动逐渐名声在外,请诗人不再是件费劲的事,甚至有外国诗人自费机票要来参加。但从“诗歌来到美术馆”项目开始之初,钱就一直是个大问题。

“我们最开始做只有一期的钱,第一期做完后,隔了3个月有了新的赞助才做了第二期。”王寅回忆,当时活动的资金都是美术馆从社会拉的赞助,“拉到赞助就搞一期,没有就等着。”所以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项目能进行到何时,能达到什么效果。

后来美术馆拨出了一笔专项资金用于“诗歌来到美术馆”的运行,这才结束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境。但即便如此,王寅说,“美术馆也有自己的困难,所以还是要找赞助”,甚至还会千方百计地省钱,比如关系比较好的诗人来上海或周边地区,王寅他们会趁势请过来,这样至少省了机票,有的甚至连住宿都省了。

“无论你当初设想得多好,活动设计得和别人有多么不一样,但是能够使得一个活动成为品牌的永远是持续性。”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项目协调黄蓓蓉看来,美术馆要做的就是支持这种持续性。

诗歌活动不应该局限在小圈子

“现在的美术馆是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和具有包容性的地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定位虽然是当代艺术,但我们的活动不仅限于当代艺术,除了诗歌之外,还有音乐、演出等各种形式。我们愿意去尝试可能性。”在回顾“诗歌来到美术馆”项目的初衷时,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希望诗歌与当代生活形成链接和对话,成为公共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王寅也不认为诗歌囿于小圈子是一个健康的状态,他也不觉得读者的鉴赏力应该被低估,“其实诗歌好不好,读者自有鉴赏力。你可以看到他们眼睛里有热情、有渴望,提问的质量也很高,这对诗人来说也是很好的互动。所以千万别认为读者没有鉴赏力,他们知道谁好,谁不好,哪首诗好,哪首诗不好。”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项目协调张凌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活动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读者群,还有志愿者因为喜欢“诗歌来到美术馆”,而反复来申请做志愿者。

在王寅看来,诗歌活动就该放在社会公众层面来做,只放在小圈子的话,太可惜了,“而且并非只有美术馆才能这样做,很多场所都可以。我在国外参加诗歌活动,有的在咖啡馆,有的在剧场,有的在草坪上,关键是把场地安排好,把气场聚集起来。美术馆只是一个场所,关键还是看组织者和找来的诗人,在不在美术馆并不重要。”。

“在我们的生活里,能跟好诗人面对面交流这样的经验太少了。真正的效果是看不见的、潜移默化的,也是无法量化的。活动能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并让他受益终生,他未必成为诗人、写出很好的诗,但他会影响他周围的人、他的孩子读诗、写诗,这就成功了。”王寅说道。

    责任编辑:陈诗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