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一次大流感会在2025年发生吗?
在希勒曼看来,可以依据过去的流感大流行来预测未来大流感的发生。
希勒曼从中发现了两个模式。
第一,血凝素的类型按照H2H3H1H2H3H1的顺序出现。
第二,同一类型的血凝素引起的大流感的时间间隔总是68年——正好68年。
按照这一逻辑,下一场流感大流行的致病病毒将是H2型,时间是从2025年开始。
真的吗?
病毒静静潜伏,流感避无可避
[美]保罗·奥菲特 文,仇晓晨 译
摘自《疫苗的故事》
本文版权归上海译文出版社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
1997年5月,香港一名三岁男童死于流感。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但是这次的感染和以往不同。卫生官员查不出这个孩子是死于哪种流感病毒,于是给美国亚特兰大的疾控中心寄去了一份病毒样本。该中心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病毒此前从未感染过人类。几个月过去了,包括男孩的父母、亲戚、朋友和同班同学在内,没有其他人感染上这一罕见的流感病毒。
不久之后,疾控中心派出一组科学家到香港开展调查。调查员们挤进了当地的一家菜市场,看到当地的农民现场宰杀和出售活禽,然后发现了他们一直寻找的东西——这种致命病毒的源头。
“当地人喜欢现杀的活鸡,”一名调查员说,“在冷水里浸一下就算洗过了。我们看到一只鸡站在高处,在啄食,然后它身体微微前倾,慢慢地倒下,倒向一侧,就那么死了。血从喙里滴下来。那个场面太诡异了,我从没见过。”然后接二连三,更多的鸡染上了病。
感染东南亚禽类的流感毒株尤为致命,导致七成的鸡死亡。1997年12月30日,为防止禽流感进一步蔓延到更多的人类身上,香港卫生当局下令扑杀了100多万只鸡,然而,这未能阻断病毒的传播。日本、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相继发现鸡感染了禽流感。
接着,新增18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死亡率达33%,这吓坏了当地的医生。(普通流感的致死率不到2%。)很快,病毒消失得无影无踪。卫生当局等着疫情在第二年卷土重来,但是它没有来,后一年也没来,再后一年还是没来。病毒静静地潜伏着,像是要伺机出动。
2003年末,距离首次禽流感暴发6年后,病毒重现东南亚。这次,卫生官员发现疫情变得更难控制。同样,一开始是鸡先感染,卫生当局扑杀了数亿只鸡。然而禽流感还是从鸡传到了鸭、鹅、火鸡和鹌鹑。然后轮到了哺乳动物,最后到人。
截至2005年4月,共有97人感染禽流感,其中53人死亡,死亡率高达55%。
到2006年9月,禽流感已经从亚洲的鸟类扩散至欧洲、近东和非洲的鸟类。250人感染禽流感,这些人的居住地附近出现过病鸟,其中146人死亡。国际卫生官员害怕这次在东南亚暴发的禽流感会引发全球性流行病,即大流感。其中一人后来评论道:“时钟在滴答作响,只是我们不知道现在几点。”
卫生官员害怕流感大流行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十分清楚大流感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1918年至1919年间暴发的大流感,史称“最后的大瘟疫”,5亿人感染,占当时全球人口的一半。这种病毒几乎遍布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受的打击尤其严重。1918年10月,短短一个月内,便有40万美国人死于流感。一般来说,感染流感后最容易死亡的是病人和老人,但是1918年的病毒不同寻常,它杀死了许多健康的年轻人。
仅仅一年后,二三十岁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便缩短了25%。1918年的大流感是人类医学史上最具毁灭性的传染病疫情,这轮结束后,全球死亡病例总数约5000万至1亿,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
大流感避无可避。过去300年里,全球一共经历了10次这样的灾难,也就是每100年暴发三次,每个世纪都是如此。虽然大流感频繁地反复暴发,但是迄今为止,只有一个人成功地预测了一次大流感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这个人就是莫里斯·希勒曼。
莫里斯·希勒曼
+
没人信他,
但大流感在1957年卷土重来
20世纪40年代末,有两个机构在监测全球传播的流感病毒毒株:一个是沃尔特·里德研究所,一个是位于瑞士日内瓦、刚成立不久的世界卫生组织。
希勒曼在1948年的晚春加入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沃尔特·里德研究所,“我当时负责中央实验室,是帮助军队进行全球监测,以期尽早发现(大流行病)病毒。”希勒曼回忆道,“1957年,我们(一开始)都没监测到大流感,陆军研究所没监测到,世界卫生组织也没监测到。”
1957年4月17日,希勒曼坐在办公室里看《纽约时报》,上面有篇题为《香港抗击流感疫情》的报道。“文章里说,有2万人在排队看医生,其中不乏趴在妈妈背上目光呆滞的孩子。”公共卫生官员预计已有25万人感染病毒,占到全香港人口的10%。
希勒曼放下报纸,嘴里念念有词:“天哪,大流感来了!”
第二天,希勒曼给位于日本座间市的美国陆军第406医学综合实验室发去电报,要求当地工作人员弄清楚香港的情况。被派去调查的军医最终找到了一名生病的海军士兵——他在香港染上了该病毒,搭乘舰船回到日本后发病。军医让这名年轻士兵用盐水漱口,然后吐进杯子,希望能采集到病毒。
样本于1957年5月17日送至希勒曼处。他花了五天五夜的时间,试图判断在香港传播的流感病毒毒株是否可能引起一次全球流感大流行。
他用的方法是取一颗受精蛋,在蛋壳上开一个小口,将染病的海军士兵的漱口水注入鸡蛋。流感病毒马上开始在鸡胚周围的胚膜中生长。然后,他收集含有病毒的液体,并对其进行纯化,再将几百个美国士兵的血清加入其中,结果发现没有人有这种新病毒的抗体。随后,希勒曼又测试了数百个美国平民的血清,依然没有发现抗体。
也就是说,他没有找到任何一个人的免疫系统有曾经对付过这种流感病毒毒株的证明。
为了证实这一发现,希勒曼将病毒样本同时寄给了世卫组织、美国公共卫生局和武装部队流行病学理事会流感委员会。每个机构都测试了全球各地的成人血清,发现只有一小部分荷兰人和美国人的体内有这种病毒的抗体。他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曾经经历过导致600万人死亡的1889—1890年大流感。
引起1889年大流感的病毒当年迅速地神秘消失了。现在它回来了,却没人有抗体抵御它。
希勒曼清楚,他正在研究的这种流感病毒毒株完全有可能肆虐全球。他也清楚,遏止这种病毒的唯一办法就是研发出疫苗,而且必须得快。
1957年5月22日,他发出了一份新闻通稿,声称一场新的大流感已经到来。从免疫学家到公共卫生官员,根本没有人信他。
希勒曼进一步细化了他的预测。他不仅认为在香港传播的这种病毒——现在被称作亚洲流感——将在全球传播,他还判断,病毒将在1957年9月的第一周传到美国。
“我说大流感会在学校开学的第二或第三天登陆美国,基本上我就被当成了疯子。”希勒曼说,“但是它来了,如期而至。”
当希勒曼在《纽约时报》上读到有关香港暴发流感的文章时,病毒其实已经开始蔓延开来。
1957年2月,中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出现了第一例亚洲流感;3月,病毒蔓延到湖南省,逃难的人将病毒携带到香港;4月底,亚洲流感已经传播到台湾地区;5月初,到达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约有200名菲律宾儿童死于感染;5月底,病毒传到了印度、越南南部和日本。美国海军舰船上暴发的轻度流行最终将病毒传播到了全世界。
希勒曼回忆道:“(海军士兵)在船上互相传染。他们在停泊港下船,进城和酒吧女郎厮混,最终将病毒传遍了远东。”
+
4个月,4000万剂疫苗
希勒曼已经证明了销声匿迹70年的亚洲流感已经卷土重来。时任美军流感委员会负责人的托马斯·弗朗西斯不相信希勒曼说的话,拒绝研发疫苗。
希勒曼将亚洲流感病毒的样本寄给了六家生产流感疫苗的美国企业。他估算,要挽救美国人的生命,唯一的希望是成功地说服企业在接下去的4个月里完成疫苗的生产以及分销。从来没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造出过流感疫苗。为了加快进程,希勒曼无视了美国最主要的疫苗监管机构——生物制品标准处,直接打电话给企业,推进这一流程。
“我和企业说,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的鸡农,今年千万不要杀掉公鸡,否则就没有受精蛋了。”要生产数百万剂流感疫苗,每天需要几十万只鸡蛋。他养过鸡,知道农民一般会在孵化季快结束的时候杀掉公鸡。
正如希勒曼所预测的,1957年9月,亚洲流感从东西海岸同时登陆美国。
实验室检测确认的首批感染病例出现在停靠于加州圣地亚哥和罗得岛纽波特的海军舰船上。一个圣地亚哥姑娘在感染后去艾奥瓦州的格林内尔参加了一场国际教会会议,这引起了疫情的第一次暴发。
第二次暴发出现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福吉谷。一支从夏威夷来的童子军乘坐火车沿着西海岸回福吉谷。病毒在车上传开。等到了福吉谷,孩子们住进了隔离小帐篷,疫情才止住。
制药公司于1957年6月生产出了首批亚洲流感疫苗。7月,接种开始。截至那年秋末,各公司共计4000万剂流感疫苗投入市场。亚洲流感迅速传遍美国。
据国民健康调查组织估算,1957年10月13日那周,全美共有1200万人得了流感。几个月不到就有2000万美国人感染了流感。
虽然1957年的大流感的死亡人数只是1918年那次的一个零头,但两次疫情却有着同一个令人悲伤的特点:病死的绝大多数是原本身体健康的年轻人。1957年的大流感期间,50%的感染者是儿童和青少年,其中至少1000人死亡。
via:salmartingano.com
最终,1957年的流感大流行导致7万美国人死亡,全球死亡人数达400万。希勒曼的迅速行动拯救了无数美国人的生命。时任美国医务总监伦纳德·伯尼表示:“因为疫苗的保护,数百万美国人免于感染亚洲流感。”莫里斯·希勒曼由于贡献突出,荣获美国陆军颁发的杰出服役勋章。
+
正好68年
如今,当年的单枪匹马战术基本很难复制。现在已经没有美国本土公司生产灭活流感疫苗了,向美国供应这类疫苗的三家公司总部分别位于法国、瑞士和比利时。监管疫苗的FDA也不可能绕开。
2003年到2005年,也就是莫里斯·希勒曼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眼看着禽流感从香港向各地传开,情况和1957年相似到近乎诡异。而且他还注意到,同样是从鸡开始,传播到小型哺乳动物、大型哺乳动物,最后到人。在他去世前的几个月里,这个唯一精确预判到流感大流行的人又做出了一项预测——下一场全球大流感发生的时间。
想要理解他的预测,需要先了解流感生物学的一些知识点。流感病毒最重要的蛋白质是血凝素,血凝素将病毒导入人体的气管细胞和肺部细胞。血凝素抗体能够阻断流感病毒与细胞的结合,病毒也就无法感染细胞。但是,流感病毒的血凝素不止1种,而是有16种之多。
希勒曼是第一个证明了这些血凝素每年会发生轻微变异的人。基于这一发现,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预测——必须每年重新接种疫苗才能有效预防流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病毒会一直变异,一直变异。”希勒曼回忆道,“这也就解释了病毒为什么每年都会卷土重来。”
via:www.dailystar.co.uk
然而,流感病毒有时候会发生巨大的彻底的变异,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体内有抗体对付它。这种程度的病毒变异就可能会造成流感大流行。
公共卫生官员担心,自2003年以来在东南亚传播的禽流感有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毒株。希勒曼却不以为然。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是5型,又称H5,虽然确实可能引起严重或致命的人类疾病,但是非常罕见;而且H5病毒人传人的能力也极弱。
1957年的亚洲流感从香港开始,病毒迅速地在人际间传播,约10%的人口被感染。1997年和2003年,当禽流感大量感染东南亚地区的鸡群时,却只有三个人被其他人感染,余下的人都是直接被禽类感染的。
希勒曼推断,禽流感只有达到在人与人之间轻易传播的程度才会造成大流感。H5病毒已经流行了100多年,却从来不是高传染性病毒。希勒曼认为它永远不会具备高传染性。他指出,只有三种形态的血凝素曾经引起人类的大流行疾病,它们分别是H1、H2和H3。
via:exploreuk.uky.edu
在希勒曼看来,可以依据过去的流感大流行来预测未来大流感的发生。1889年的大流感由H2型病毒引起。
1900年的大流感由H3型病毒引起。
1918年的大流感由H1型病毒引起。
1957年的大流感由H2型病毒引起。
1968年的大流感由H3型病毒引起。
1986年的一小波大流感由H1型病毒引起。
希勒曼从中发现了两个模式。
第一,血凝素的类型按照H2H3H1H2H3H1的顺序出现。
第二,同一类型的血凝素引起的大流感的时间间隔总是68年——不是大约68年,而是正好68年。譬如,1900年和1968年是H3型,1889年和1957年是H2型。68年长到足够整整一代人走完从出生到长大再到死亡这个过程。“这与现代人的寿命长度是吻合的。”
希勒曼说,“如果确实存在68年的循环规律,那么意味着宿主免疫可能需要下降到一定程度,过去的病毒才会重新进入人群并成为新的人类流感病毒。”按照这一逻辑,希勒曼预测,下一场流感大流行的致病病毒将是H2型,和1889年以及1957年的一样,时间则是2025年开始。
他只是半开玩笑地说自己的预测“比诺查丹玛斯的预言集和《农民历》都要准”。2005年做出预测时,希勒曼已经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他说:“再过不久就能知道我究竟是对还是错了。我会看着的,要么从天上往下看,要么从地下往上看。”
(摘自《疫苗的故事》,内容经过编辑,小标题为编辑所加)
疫苗的诞生让人类的寿命比100年前延长了30年,
他的工作每年能挽救约800万人的生命。
“现代疫苗之父”莫里斯·希勒曼的一生,
是现代流行病学和疫苗学的缩影,
他拯救的生命也许比历史上其他任何科学家都多。
《疫苗的故事》
(美)保罗·奥菲特 著,仇晓晨 译
ISBN:9787532791118
定价:58元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莫里斯·希勒曼是现代医学史上一位英雄般的传奇人物。全球14种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接种的疫苗中,有9种是他的发明。这些疫苗使得以前极其常见和致命的疾病,包括腮腺炎、风疹、麻疹、水痘等已被全世界遗忘,他也因此被尊为“现代疫苗之父”。
此外,他还是第一个预测出流感大流行的时间的人,并在疫情传入美国之前成功研发出了疫苗;美国医学研究人员能得的所有大奖,他全都得过了;他的工作,每年能挽救约800万人的生命。而因为疫苗的诞生,人类的寿命比100年前延长了30年。
希勒曼以不断进取的精神,一次次突破科学障碍研制疫苗。他的一生,是现代流行病学和疫苗学的缩影,而疫苗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就是希勒曼的故事。
奥菲特与希勒曼共同发明了轮状病毒疫苗,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最后几个月里深入了解了他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作者生动地讲述了希勒曼研发各种疫苗的细节,也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全球背景下的疫苗开发,勾勒出了200多年来的公共卫生史,在展示流行病学的得失的同时,也以有力的证据提醒人们重视疫苗的价值以及科学所拥有的拯救生命、保护人类福祉的力量。
作者简介
保罗·奥菲特(Paul A.Offit),医学博士,是专门研究传染病的儿科医生,是疫苗、免疫学和病毒学专家,还是一种轮状病毒疫苗的共同发明人之一。
他是莫里斯·R·希勒曼疫苗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儿科教授、费城儿童医院疫苗教育中心主任。目前,作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疫苗工作组的成员,正在为抗击新冠肺炎而工作。他也是FDA疫苗和相关生物产品咨询委员会的成员,美国疾控中心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作为疫苗领域的专家,他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J.Edmund Bradley儿科卓越奖;美国传染病学会疫苗开发青年研究员奖;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发的研究职业发展奖。
原标题:《下一次大流感会在2025年发生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