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了那束文明的光——北京中轴线申遗故事

2023-02-22 22: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

冬日清晨,朝霞满天。登上景山之巅,凭栏远望,恢宏大气的中轴线一览无余……

2021年10月7日,景山公园,眺望北京中轴线。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1

这是一条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轴线:创始于元代,形成并完善于明清至近现代,全长7.8公里,跨越7个多世纪,历经岁月洗礼,见证人间沧桑。

这也是一条体现了东方审美极致追求的轴线:从北向南,沿着轴线两侧,分布着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礼仪祭祀建筑、现代公共建筑等重要建筑物,布局严谨、中心明显、左右对称,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每一座建筑,在中外建筑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比如位于南中轴线的天坛,是全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祭天建筑群,其宝贵价值独一无二。

北京故宫(2022年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说:“一根长达8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

这就是北京中轴线,一个由巨大建筑群和历史街巷、城市景观、名人故居等组成的伟大轴线。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文明精神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从古到今劳动人民创造的、动人的文化与历史。

图源: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

2

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宣布建立元朝,国号大元。“元”,取自《易经·乾篇》:“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乾是天,元是始,乾元即是天道之始。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物所赖以创始化生的动力资源。从这个名字中看得出忽必烈的勃勃野心。经过4年的汗位战争夺得蒙古汗国最高统治权的忽必烈踌躇满志,他要率领大元帝国开辟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此之前,1264年,他下令废除了哈拉和林的都城地位,将燕京的中都地位提升为元大都,命令自己信赖的朝臣刘秉忠负责营建元大都。

忽必烈

刘秉忠是一位经国济世的奇才,他熟悉诸子百家和各种汉文典籍,深得忽必烈的欣赏和信任。正是他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他对《周礼·考工记》当然也是耳熟能详,并且将其运用于规划营建大都的过程中。刘秉忠首先根据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的习性,在太液池(今北海、中海)东岸,确定了一个元大都城的中心点,名之曰“中心台”。然后,以中心台为基准点,确立了元大都的中轴线和四面城墙的距离。又以丽正门外第三桥桥头南边的一棵大树为南部起点,那棵树后来被元世祖封为“独树将军”,成为北京城中轴线的起源标记。

刘秉忠

公元1267年正月,元大都城开始兴建。首先建造的是宫城。1274年,宫城的主殿大明殿建成,忽必烈在这里接受皇太子和大臣们的朝贺。1276年,宫城竣工。1287年,元大都城墙整体竣工,前后用了整整20年。

从元大都城的空间结构上看,宫城、皇城、外城,形成了一个从内向外、三重城垣层层相套的结构。一条轴线从北向南,贯穿宫城、皇城、外城,把所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来,气势恢宏,气象万千。

元大都中轴线和明朝北京城中轴线是不是同一条线?对此,学术界有两种观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元大都的中轴线就是明朝北京城的中轴线,与现在北起钟楼南至永定门的那条线重合,是同一条线。这条中轴线自营建元大都城时确定之后,历经元、明、清至今,沿用700多年而未改变。也就是说,今天北京城的中轴线与元大都的中轴线是同一条线。

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和现今贯穿南北城,呈现为一条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不同,元大都分别有一条北中轴线和一条南中轴线,两条轴线在鼓楼附近交汇,但不完全相衔接对应。因此,现在的旧鼓楼大街南口,就是北中轴线的南终点;而钟鼓楼,是南中轴线的北终点。

北京中轴线上的鼓楼(2020年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按照左祖右社的礼制,在元大都齐化门(现在的朝阳门)建了太庙,在平则门(现在的阜成门)建了社稷坛,并且把皇宫建在太液池和琼华岛的东侧,在城北规划了交易市场,实现了前朝后市的建筑理念。

在忽必烈一朝的经营下,元大都建成之后,很快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人口也急剧增加。元初统计,大都城中有户籍的家庭超过十万户,平均每户五人至六人,人口约五六十万,这比金中都的人口要多一倍。到了元末,大都的人口接近90万人。

在大都之内,居民的民族分布也很广泛,不仅有汉族人、蒙古人,还有一些从中亚地区和西亚,甚至是欧洲国家远道而来的人。比如威尼斯人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于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他在元大都生活了16年,后来又访问了中国的许多地方,到过云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对于元大都,他是这样描述的:“全城地面规模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全城中划地为方形,划线整齐,建筑官舍……”

刘秉忠为元大都设立了城市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重要的建筑左右对称,甚至连朝臣上朝,都是文臣在左而武臣在右。这种种的设定,其背后的根据就是中国的古典哲学。体现着皇权的一统气象,以及宗法礼制、尊卑有序结合的建筑思想。

3

公元1368年8月,明军大将徐达率兵攻入元大都,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带着家人侍从和大臣从健德门逃跑,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朱元璋在应天府宣布建立大明王朝,并将应天府改称南京,作为首都。将元大都路改为北平府,后来又改设北平行中书省。为了消除前朝大元王朝的“王气”,朱元璋命令明军拆除元大都城内的建筑,像大明殿、延春阁等,只保留了隆福宫建筑群,后来做了燕王府。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南京,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了皇权。为了巩固皇权,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平,并于1403年下诏将北平改为北京,正式宣布北京为京师。他下令抓紧改建元大都,命令姚广孝负责迁都事宜。姚广孝一手规划了今日北京城布局。他没有保持元大都那种“哪吒城”的构造,而是把北京建成了一座方方正正的城池。元大都的延春阁被景山所取代,整个宫殿建筑群由北往南延伸,同样坐落在这条伟大的中轴线上。

明代北京城的营建规划,总结继承了元大都和明中都(今安徽凤阳)的早期宫殿建设经验,以及南京皇城和宫城的建筑经验。同时,在营建理念上继承了《周礼·考工记》中的文化理念,并将北宋汴京、汉唐长安城等都邑的城建规划和经验,运用到了北京城的建设当中,使明代北京城的建造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集大成之作。

明代北京城形成了一条壮阔且笔直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延续至今,已有600年历史。

从南向北,中轴线大致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从永定门到天桥,这是明代的郊祀区域。天坛和山川坛(先农坛),是皇帝祭祀皇天和先农诸神的场所。两坛之间修有御道,专供皇帝使用。天坛和山川坛建有高大的坛墙,墙内密植树木,一般人不能窥见里面的堂奥。

北京永定门城楼及周边景色(2021年11月8日摄)。新华社发(牛云岗 摄)

第二段,由天桥到正阳门。这一段穿越了明代北京外城的核心区,两边都是繁华的商业区和市民居住区。这一区域人口密集,五方杂处,生机勃勃,是北京城最具商业气息和市民气息的区域。这也正体现了北京城看似矛盾却又和谐统一的特点:既有庄严威武的帝王之气,又有人间烟火的市民气息。

游人在北京前门大街游览,身后是正阳门箭楼(2022年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第三段,从正阳门的城楼向北,到皇宫的午门。这一段在明北京城属于宫城的铺垫和准备阶段,也是宫城的前区。从正阳门到现在已经不存的大明门之间,是棋盘街,有繁华的集市,有一部分衙署和驻军居住地。

午门。图源:摄图网

第四段,从午门到万岁山,也就是现在的景山,是整个中轴线建筑的高潮。巍峨雄伟的皇宫主建筑就坐落在这一段。

景山万春亭。图源:摄图网

从午门向北,就是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再向北,是巨大的宫廷合院,东是会极门,西是归极门,院子中间是金水桥。穿过合院,正北是皇极门,这是外朝三大殿的正门。左边是弘正门,右边是宣治门。皇极门的东边是文华殿,这是皇帝和文人学士讨论文化问题的地方;西边是武英殿,是皇帝和武将讨论军机大事的地方。

金水桥。图源:摄图网

皇宫三大殿,分别是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也就是后来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皇极殿是当时紫禁城内最高大巍峨、庄严肃穆的殿宇,是皇帝登极、朝会、大典、发皇榜和颁发重要诏令的地方。中极殿是皇帝在去皇极殿之前休息的场所,而建极殿则是皇帝宴请王公贵族和大臣的地方。

2021年9月17日,故宫太和殿。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建极殿往北,是云台门,之后是乾清门,这是明宫城内廷三大殿的正门。过了乾清门,就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乾清宫是皇帝居住和日常办公之地,交泰殿是册封皇后,以及皇后举办一些诞辰活动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再往北就进入御花园了,这是皇帝、皇后和嫔妃们游玩休闲的场所,奇花异草很多。往北出了坤宁门就是宫城的最北门玄武门。出了玄武门,拾级而上,可以登上万岁山上的万春亭,一览中轴线上的重重殿宇,和无限风光。

御花园。图源:摄图网

第五段,从万岁山的北门到钟楼,是这条7.8公里长的核心中轴线的收尾段落。中轴线在到达钟鼓楼后便悄然收尾,用安定门、德胜门中间的那堵城墙打上了一个休止符。

雪后的北京钟楼(2020年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春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它们从永乐、嘉靖时代起,就占据着都城的轴心位置。中轴线是一条抽象的线索,但它因这些建筑而有了具体的形迹,甚至随建筑高度的起伏而具有了跳动的乐感。

从南端永定门起,一系列建筑群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天坛对山川坛,东便门对西便门,广渠门对广安门,崇文门对宣武门,左安门对右安门,长安左门对长安右门,东华门对西华门,东直门对西直门,朝阳门对阜成门,安定门对德胜门,日坛对月坛,东安门对西安门……这些对称式的建筑群完成了建筑美学意义上的建构,中轴线犹如张开了阔大沉稳的双翼的龙骨,城市的空间布局令人有胜景无限之感,而且更彰显出中轴线的轴心作用和重大意义。

清朝的特点是沿袭旧制,全盘接收了明皇城和宫城,大的建筑空间格局基本没有改变,只是对各个建筑进行了重建、翻修和局部整修。

4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北京城也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历史变迁,城市命运也发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北京—北平—北京,城市的名字一变再变,背后隐含的是城市命运和地位的变化。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依然静静地躺着,但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紫禁城里没有了皇帝,原来属于皇家禁地的宫城和戒备森严的衙署、封闭的西郊皇家园林,现在都归属于市民大众了。皇宫变成了“故宫博物院”,皇家园林变成了“市民公园”。人民百姓可以到曾经皇家专属的太庙、社稷坛、故宫、西郊园林中游玩了。

2008年4月30日,第四届北京奥运会歌曲评选活动颁奖晚会在北京太庙举行。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从1934年开始,就组织了两次系统的古建筑测绘,希望能尽量把北京古建筑的面貌保留下来。测绘小组冒着连天的炮火,为中轴线留下了1700多张测绘图稿。

1949年之后,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大清门、北上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景山前街;北京的中轴线,渐渐隐没在了林立的楼宇和穿梭的车流之中。曾经的浑然大气,变得支离破碎。

但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新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仍然遵循着依轴线成东西对称的建筑美学。1949年开国大典上使用的旗杆即在中轴线上。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和东侧的国家博物馆,两座建筑东西相隔,遥相呼应,将历史与现实、古代与现代在时空上贯穿起来。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5

时间进入21世纪。为了举办奥运会,北京开始重新寻找曾经失落的文化标签,中轴线的重要地位再次凸显出来。在2004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提出:“中心城以旧城为核心,继续发展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轴向延伸的十字空间构架。”“中轴线以文化功能为主,以中部历史文化区、北部体育文化区、南部城市新区为核心,体现古都风貌与现代城市的完美结合。其中,中部地区荟萃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应严格保护;北部地区以奥林匹克中心区为主体,建成国际一流的文化、体育、会展功能区;南部地区通过引导发展商业文化综合智能及行政办公职能,带动南城发展。”

2005年9月,消失了半个世纪的永定门被重建了,据说用了300多万块砖。破碎的中轴线南终端,又出现在了城市的版图之上。

2019年5月28日,从永定门外北望北京中轴线。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北京申奥成功后,中轴线再次向北延长,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轴线。东边建造了国家体育场“鸟巢”,西边则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两个建筑一圆一方,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思想。再向北,穿过奥林匹克公园,到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该公园中间的仰山、奥海均在中轴线上。北京中轴线在600多年之后,又被延长了将近17公里,并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向世人展示。

2022年5月下旬,《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明确提出对中轴线及其环境实行整体保护,让中轴线保护有法可依。2023年1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公布,这是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的必备材料之一,成为指导北京中轴线保护、展示、利用、检测、研究等的基本依据。规划不仅明确了15个遗产点,还划分了遗产区、缓冲区,被称为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全景图”。其中,遗产区包含承载遗产价值的15处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之间必要的连接区域,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缓冲区包含位于遗产区周边且与中轴线形成和发展联系紧密的区域,总面积约45.4平方公里。简单来说,遗产区是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内核,缓冲区是环绕内核的重要外延,内核和外延相得益彰、相互依存。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示意图。图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冬日清晨,朝霞满天。登上景山之巅,站在万春亭观景平台上,凭栏远望,恢宏大气的中轴线一览无余,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太庙、故宫……缓缓披上了橘黄色的霞光,桂殿兰宫,光影婆娑,气象万千,壮美有序。俊朗的建筑群与浓绿的松柏显示出万物和谐的辉煌与安详,在蓝天下绘制出动人心魄的画卷。

图源:摄图网

作者简介

徐可,江苏如皋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著译有《仁者启功》《背着故乡去远行》《人间圣境》等二十余部。曾获中国新闻奖、丰子恺散文奖、冰心散文奖等。

鸣谢

邱华栋:《北京传》,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第1版。

刘东黎:《北京:当历史成为地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4月第1版。

本文来自《中国妇女报》2023年2月16日6版。

原标题:《为了那束文明的光——北京中轴线申遗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