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日报整版关注:毕业生求职面对薪资差距,怎么看、怎么办

周世祥/光明日报
2023-02-21 06:17
教育家 >
字号

2022年5月17日,在安徽大学就业中心,大学生在“招才引智进高校”专场招聘会现场咨询了解岗位信息。解琛摄/光明图片

2022年7月30日,在呼和浩特市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求职者介绍工作岗位。丁根厚摄/光明图片

2022年8月8日,广西柳州市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攻坚行动启动仪式暨“雨露计划+”毕业生双向选择招聘会上,一名求职者在填写个人信息。龙涛摄/光明图片

“互联网大厂”2万元月薪“践踏学历”?高职毕业工资还不如农民工?2023年1月,北京某院校一名硕士生发布的一则“吐槽帖”引发热议。无独有偶,据日前广东省发布的2022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数据,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869.21元,比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去年农民工月均收入4615元还低700多元。

2023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总量再创新高,就业压力只增不减。秋招已然落幕,春招即将启动,“薪资高低、待遇多少”成为不少高校毕业生议论乃至权衡、纠结的话题。高质量就业,“高薪资”是唯一必备因素吗?面对目标岗位薪资难以达到预期的“心理落差”,毕业生应如何调整心态?记者进行了采访。

1.秋招平均薪酬同比提高,离预期仍有差距

“虽然不便公布我校2022年度毕业生具体的平均薪资,但肯定高于3869.21元。”说起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求稳求优”成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毓秋口中的关键词。“目前,学校2023届毕业生中五成有‘专转本’意愿,超四成希望到体制内或者国有企业就业。”张毓秋坦言,虽然学校毕业生月收入在江苏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但就业薪酬预期和实际薪酬之间还是有一些差距。

刚刚过去的秋招,毕业生收到的offer承诺的薪资如何?据某招聘网站公布的2022年度就业数据来看,2022年整体秋招应届生招聘平均年薪比上年同期略有上涨。从各大行业的秋招应届生招聘薪资来看,电子/通信/半导体、IT/互联网/游戏、汽车位居前三,同比涨幅为17.15%、8.44%、12.84%。

“关于薪资,我觉得如果在北上广工作,我希望能够比二、三线城市高一些。”天津大学2022届博士毕业生叶展鹏这样谈到自己求职的预期薪资,“当然还要看具体的工作,比如外企可能会高一些,有些体制内工作会稍低一些。要是在二、三线城市,只要具备相应学历条件,拿到的薪资应该也不会很低,在当地应能有一个很好的生活。”

“至于薪资符合不符合预期,我想也和家庭条件有关。”叶展鹏分析,“近几年毕业生求职都考虑得比较实际,有的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好,可以资助买房,那他可能追求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但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对薪资可能就会特别看重。月薪2万元要在一线城市买房还是很困难的,但如果在二、三线城市,这是很不错的。”

“学生对薪酬的充分预期,体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毓秋分析,“而现实往往与此存在差距,这比较普遍,并非某个学校或高职院校特有的现象。”

2.高质量就业,高薪资并非唯一必备因素

在求职时,叶展鹏也曾收到东部城市高薪的职位邀请,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西南地区某科研院所工作。“薪资相当于用人单位对劳动的回报,但如果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就要想好什么工作最适合自己,在这条路上怎么发展。”叶展鹏表示,“我觉得我在科研过程中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我会不断思考,沿着思考的方向去解决问题或实现突破,所以我最终选择了继续走科研道路。”

“毫无疑问,薪资并不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唯一条件。相对于薪资,我个人更看重工作本身是不是有意义,我喜不喜欢、能否胜任?这些涉及兴趣、能力、价值观与工作的契合度。”北京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骥佳表示,“找工作时纠结于薪资是正常的,但不要只纠结在眼前的薪资上,因为它是动态变化的。‘风物长宜放眼量’,应该更关注长远的发展,关注个人能力的发挥,关注我们能为社会做什么,而不仅仅是‘能赚多少钱’。”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民认为,就业的“高质量”,包括求职人数与职位需求数量相协调、就业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匹配度较高、个人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与用人单位的人工成本在合理区间等因素。“对求职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能够为用人单位贡献什么、贡献多少。有贡献,贡献大,一般而言会获得高薪资。脱离贡献一味追求高薪,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势必会失去为社会创造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学有所用,用有所学,所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创造出社会价值,进而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就业。”

张毓秋分析,以南交院不少毕业生从事的汽车行业为例,基本的收入形式还是计件制,大多数企业会采用基本工资加绩效的模式。“绩效哪里来?主要是和个人能力、吃苦耐劳程度有关系。一方面需要在行业上精进;另一方面要适当开阔视野,把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薪资的工作,意味着付出的劳动是高强度的,一方面对求职者的能力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工作的内容量也会很多。如果内心是能接受的,‘我能吃得了这份苦’,或者说‘我愿意下功夫’,那就没问题。但如果只是想在事业上有突破,但又必须照顾家里的其他情况,这时候就要考虑一下自己能不能接受这个工作。”叶展鹏坦言。

3.面对薪资差异,毕业生应先修好“内功”

“高薪”究竟给了谁? 据某招聘网站数据,从秋招高薪段应届生职位分布最多的行业来看,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具有压倒性优势。年薪20万至30万元、30万至40万元、40万至50万元应届生职位在该行业占比分别是25.46%、28.19%、27.02%。50万元年薪以上的应届生职位占比排名第一的行业是通信设备,占比为20.97%;位居第二的是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占比为16.77%。此外,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整车制造、人工智能在各高薪段占比也较高。

记者注意到,承诺的薪资差异不仅存在于同一行业不同岗位,即使同一类岗位,不同行业里薪资差异也很大。在猎聘网发布的新发职位增长较快的五大新兴领域的“热招职能TOP5”中,芯片领域的第一热招职能是嵌入式软件开发,招聘平均年薪为31.16万元,而该领域薪资最高的数字前端工程师,年薪更是高达55.39万元。“算法工程师”这一职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招聘平均年薪为69.91万元,而在智能制造领域,算法工程师招聘平均年薪为34.11万元,是新能源汽车同类职能薪资的一半左右。

“在就业市场,行业有冷有热是永恒的现象。最近几年,正如调查数据显示,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正‘火’,岗位需求大,薪资待遇高,这是事实。但这不代表这些行业永远处于‘潮头’,时代大潮滚滚向前,这些行业也可能被新兴行业替代,那些暂时冷门的行业也有机会‘异军突起’。”林骥佳分析,“所以无论专业对口行业是冷还是热,我觉得应对策略都一样,热门行业对应专业的毕业生同样也要增加自身就业筹码。除了打牢专业基础,也要培养通用能力,尤其是组织、沟通、领导等可迁移能力,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态以及抗压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行业和岗位的变化。对于毕业生来说,心态调整很重要。要牢记‘初心’,不被潮流所裹挟,不盲目追求薪资待遇,克服浮躁心态,朝着既定的职业发展目标持续努力。”

张毓秋表示,在就业指导课程、专业课上,教师会将行业目前的薪资水平、岗位需求基本情况和学生分享,让学生“心里有个底”;也会邀请校企合作企业行业导师,包括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技术技能岗位“大师”等做专业辅导,还有从事相关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让学生对行业有基本定位后,更好地作出职业选择。

“就汽车行业而言,新能源对传统行业产生冲击,毕业生需要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及时捕捉行业迭代的信息,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黄金机遇,在实习实践中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岗位的新要求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以适应行业发展。”张毓秋表示,面对产业的升级迭代,学校除了开设以传统车型为主的汽车应用维修、汽车销售专业外,还新添了新能源汽车专业。“即使是学习传统车型为主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实践中也应着力了解新能源汽车基本情况,并适当涉猎一些上下游行业岗位,如充电站的运营、充电桩的安装与调试、新能源车的维修与保养等,这样在就业选择时就能更加游刃有余。”

王建民建议,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计划从事的专业领域和职业发展目标,以此激励自己,保持学习的动力和效率。在职业选择和学习中,要讲究差异性和竞争性,持续强化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而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瞄准职业市场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和职业选择计划并持续奋斗,一定能够在职业市场竞争中实现自我目标。”

以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作者:高燕燕,系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于坤,系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

这个就业季,网络话题“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被网友热议。不管是“社会常识课”还是“生活事务课”,看似是大学生对专业课程之外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的渴求,实际上反映了大学生对走出校园后职业人生的期许与忐忑。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一方面,他们对毕业后投身强国伟业充满期许;另一方面,也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找准方向、用对力量而心怀忐忑。作为高校招生就业工作负责人,笔者认为,通过课程回应关切,化解忐忑,将改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对“高质量就业”大有裨益。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的职业发展教育。对于高校来说,职业发展教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培养担当时代责任的能力素质、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力军。同时,也是新时代高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最关键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高校应该全面发挥就业育人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帮助学生在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实现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有效引导,完成对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的系统培育,帮助学生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倡普通高校从2008年开始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其后,全国各高校根据教育部要求陆续开设与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相关的各类课程。目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必须看到,当前的高校职业发展课程,存在若干迫切需要解决或优化的问题,一些高校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甚至上成了同学们口中的“水课”。其中,理想信念引导不充分甚至错误引导者有之,只讲理论知识不提就业实际者有之,课程与学校就业服务完全脱节者有之。

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高校职业发展课程在信念与价值观引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与学校其他人才培养环节协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及时解决,大学生不仅很难从课程中获得有效实用的职业发展知识技能,更难以树立正确的成才与择业就业观念,会影响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因此,建设思政引领、理实交融、引服协同的职业发展课程体系,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第一,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应是思政引领的课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大学时期是青年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确定的关键期,理想信念的树立、价值观的宣贯引导应是大学生涯的主线,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应当贯穿整个职业发展课程的始终。因此,传承红色基因,是职业发展课程的首要要求。

在当前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通过强化职业发展课程中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引导,更好地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大学生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的志向,不仅是提升高校就业育人工作引领力的题中之义,还有利于在更高层面上促进就业领域结构性矛盾的化解、为确保就业大盘稳定如磐作出贡献。

第二,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应是理实交融的课程体系。身处新时代,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要认识到,职业发展从来都不只是个人的发展,而是作为国家民族社会的一分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祖国和人民同心同向同行同在的发展。因此,扎根中国大地,是职业发展课程的本质要求。

对于大学生来说,扎根中国大地,就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时刻参与祖国大地上正在进行的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应该成为高校与社会的一条重要纽带,通过有组织地设计职业发展与就业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仅以实践中的反馈和学习来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在实践中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应是引服协同的课程体系。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是全社会新增就业人群的主要部分。就业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在做好思政引领与理实交融的基础上,还应更加强化课程与就业指导服务的协同性,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因此,坚持就业育人,是职业发展课程的必然要求。

在课程内容上,职业发展课程应围绕育人本质进行设计,前期注重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观、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的引导,后期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并做好两个阶段的有机协同。例如,针对本科新生的课程,可以以生涯唤醒为主要目标,重点激发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引导其做好职业发展的相关准备;在中间年级增加职业发展与就业技能等靠近就业端的职业指导教育内容;在毕业年级,职业发展课程应与就业服务工作全面对接,在升学、出国、就业等不同去向的简历制作、面试指导、信息提供、手续办理等方面高度协同,让课程学习与就业服务无缝衔接。

针对已经经过一次就业“洗礼”的研究生,职业发展课程与就业服务的协同则应更有针对性。课程的重点在于帮助研究生巩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并利用实习实训帮助其进一步明确职业人生目标,夯实职业发展基础;就业服务的重点在于与课程高度协同,在工作导向服务上集中发力,助力学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

    责任编辑:王晓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