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录片批评 | 吴翔:从《篮球梦》对于美国梦的真实呈现看跨文化传播策略

2023-03-07 12: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吴翔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从《篮球梦》对于美国梦的真实呈现看跨文化传播策略

作者丨吴翔

作为纪录片的《篮球梦》故事很简单,它讲述了两位芝加哥贫民区的黑人少年威廉·盖茨和亚瑟·艾吉为成为职业球员而努力打拼的故事。但其中发生的、以及影片涉及到的种种社会问题让其超越一般体育类纪录片的局限,引发了更多关于种族、美国社会、甚至“美国梦”的思考。

《篮球梦》海报 (图片来自互联网)

故事开始于1988年,14岁的威廉看着电视中迈克尔·乔丹在芝加哥举办的NBA全明星赛上的精彩表现而惊呼。在城市的另一端,同样14岁的亚瑟则视巨星伊赛亚·托马斯为偶像,在球场上模范偶像的球技。彼时威廉已经被篮球名校圣约瑟夫高中(也是托马斯的母校)录取进入一队,而亚瑟最大的梦想是被NBA选中成为职业球员。

关注篮球、特别是NBA的朋友都知道,职业篮球对于绝大多数黑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那么简单,这更是他们摆脱生活窘境的直接跳板。当被问道“进入NBA后你会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时,年轻的亚瑟毫不避讳说想要为母亲买一栋房子,为父亲买一辆凯迪拉克,让兄弟姐妹们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们在篮球杂志的球星自传里常常能看到的描述。所以虽然贫民区里毒品和枪支泛滥,但只要某个少年显露出一点篮球或者橄榄球的运动天赋,整个社区里的人都会小心保护他,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某个孩子被NBA选中,他能给社区带来丰厚的收益。围绕着年轻球员,催生出很多职业,球探就是其中之一。

当亚瑟被业余球探厄尔·史密斯发现,推荐去圣约瑟夫高中的时候,他自然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看起来,他马上就能循着前辈伊赛亚·托马斯的轨迹,开启他的篮球梦。然而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此。生活往往比故事更精彩。1988年,导演斯蒂夫·詹姆斯和摄影皮特·吉尔伯特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只是因为史密斯告诉他们,有个叫做亚瑟的儿子极有天赋,他们想要记录亚瑟从初中升入名校圣约瑟夫的过程。他们绝对想不到后来的故事会有如此波澜起伏的发展,两个孩子的NBA之路充满坎坷,他们的人生轨迹互为映照,偶尔的交错竟为影片营造出一种现实的蒙太奇。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电影长达170分钟,将近3个小时。也正因为浓缩了两位少年6年的跌宕命运,影片才会有如此壮阔和史诗般的气象。

《篮球梦》剧照 (图片来自互联网)

威廉的天赋远在亚瑟之上。他有更好的身体素质、技术和成熟度。从高一开始他就成为了校队的明星控卫,代表圣约瑟夫征战芝加哥的校际联赛。他不错的文化课成绩保证他有足够的时间来提高球技。但是过早地面对高级别的对手,也让他早早的体会失败的滋味。这种失败对年轻的威廉来说,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沉重的精神负担。

圣约瑟夫高中的篮球教练吉恩·平克托,一直想要培养出下一个伊赛亚·托马斯,威廉就是他的下一个希望之星。威廉的哥哥柯蒂斯·盖茨原本也有机会成为职业球员,但因为成绩太差无法达到马奎特大学的最低要求,而与这所篮球名校失之交臂。哥哥的遗憾全部转化成对弟弟的期望,再加上单亲家庭的经济压力,种种的期待让小小年纪的威廉一直愁容满面。

成为职业运动员,尤其是NBA这样的顶尖联赛的球员,需要付出的努力超乎常人的想象。哪怕天赋之高如威廉,也要经历无数失败的磨砺。二年级时,威廉的韧带第一次受伤;为了彻底恢复,他在三年级时做了半月板摘除手术;也许是因为没等痊愈就急着复出,威廉马上又倒在了赛场上。如此反复的伤情,慢慢消磨了威廉在球场上的自信。

尽管如此,他还是作为希望之星参加了在普林斯顿举行的Nike全美高中篮球夏令营,接受顶尖大学球探的审视和NBA教练的教诲。高中的最后一季,威廉帮助圣约翰高中打入伊利诺伊州高中锦标赛的季后赛,他本人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当年校队的MVP(最有价值球员)。虽然饱受伤病困扰,没能完全兑现他的天赋,威廉依然得到了不少学校的召唤,他最终选择了愿意提供他四年全额奖学金的马奎特大学,就像完成哥哥当年的夙愿一样。

《篮球梦》剧照 (图片来自互联网)

美国文化中有同情underdog(弱势、不被看好的一方)的传统。无数体育主题的电影讲述的都是underdog的故事。《篮球梦》中的亚瑟则是一个真实的underdog逆袭的例子,因为真实,显得尤为动人。

亚瑟的起点比威廉低。他没有准职业运动员的哥哥来督促,身体条件也不如威廉,进入圣约瑟夫高中后他只能作为二队成员随队训练。更糟的是,他的文化课成绩惨不忍睹,没过多久圣约瑟夫高中就因此开除了亚瑟。辍学两个月后,亚瑟只得回到纯黑人学校马绍尔高中。在威廉参加Nike夏令营的同事,亚瑟只能和队友在当地的必胜客打工。

得益于亚瑟自信乐观的天性,输在了起跑线上的亚瑟,却并没有就此沉沦。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带领不被看好的马绍尔高中历史性的打入伊利诺伊州锦标赛的前三名。最后的半决赛,连威廉和平克托教练也来到球场给亚瑟助威。

虽然因为过低的高中成绩,亚瑟还是只能去一所密苏里州的二级学院继续学习,但他为马绍尔高中带来突破的时刻无疑成为了他人生中最高光的瞬间。

对《篮球梦》最著名的评价来自已逝影评人罗杰·伊伯特,这部落选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甚至连提名都没有)的影片,被伊伯特视为当年的最佳电影。要知道1994年可是诞生了《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红》和《阿甘正传》的电影大年啊。此外,《篮球梦》还获得了当年圣丹斯电影节的(观众选择)最佳纪录片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的年度最佳电影等荣誉。如果只是讲述两个篮球少年的成长历程,影片自然不会获得这些赞誉。在伊伯特看来,“球场上的输赢令人大呼过瘾,影片真正的核心段落却出现在贫民区的公寓、野球场和教堂”。影片在核心的体育元素之外,还充分的展现了美国社会的种族、教育、社会制度等问题。在长达六年的拍摄时间里,导演詹姆斯和摄影吉尔伯特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几乎涵盖了90年代芝加哥南区普通黑人生活的全部内容。

六年中,亚瑟的父亲经历失业、离家出走、吸毒入狱、出狱回家等等戏剧性的事件。亚瑟的母亲则堪称影片中最让人肃然起敬的角色。她靠着微薄的政府救济金支撑着这个家庭,维系着亚瑟的篮球梦。影片中亚瑟的母亲考取护士资格的一场戏,她和朋友们喜极而泣,更是让人动容。

《篮球梦》剧照 (图片来自互联网)

威廉一家则始终是依靠母亲支撑的单亲家庭。影片中威廉的父亲只是在儿子打出名堂后才试图修复父子关系;但没有得到威廉的接受。这一切都被摄像机忠实的记录了下来。哥哥柯蒂斯的人生则是一种美国黑人典型的轨迹。“不成功,便沉沦。”错失成为职业球员的机会后,他就失去大众意义上成功的可能,他先后做过保安、餐厅服务员等职业来维持生计,他的希望,包括整个家庭的希望,全都压在威廉身上。影片中的两所学校,圣约瑟夫高中和马绍尔高中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比较。亚瑟无法融入圣约瑟夫,却在马绍尔玩的风生水起。圣约瑟夫是典型的白人教会学校,财大气粗。不过在发现亚瑟无法完成学业并劝退他后,却坚持亚瑟缴完拖欠的学费后才愿意把成绩单交给马绍尔高中。从规矩上这样自然没错,但对比当时招募亚瑟时的殷切和承诺,未免显得气量太小。录取亚瑟的学校只有8名黑人学生,其中7名住在学校提供的远离校园的宿舍里。影片始终以一个独立理性的视角在记录这些发生,跟随镜头的我们看到这个宿舍简陋的条件,不禁会联想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归根到底,影片中斯派克·李在Nike夏令营上对威廉他们说的道出了一切:“你要知道,没人真正在乎你。你是黑人,他们认为你应该去贩毒、抢劫、强奸。你们在这儿的原因,只是因为你能给球队带来胜利,球队胜利能给你的学校带来一大笔钱。 这一切都关乎着金钱...”

影片的最后用字幕的形式交代了威廉和亚瑟之后的人生历程:因为跟不上学习,威廉退出了马奎特大学篮球队。尽管后来他又重新加入球队,但NBA于他已经渐行渐远。亚瑟以C的平均分从密苏里矿业学院毕业,随后他接受了阿肯色州立大学的奖学金,作为先发控卫征战大学联赛。他依然在为进入NBA而努力。根据伊伯特的描述,威廉为马奎特大学打满四年篮球并毕业,投身社区服务工作的同时资助太太读完大学。亚瑟进入了阿肯色州立大学打了两年球,参演了一些电影,成立了一项资助贫民区少年攻读大学的基金。尽管二人都没有最终登上NBA的舞台,但毫无疑问,他们的篮球梦的的确确变成了现实。

通俗地说,流行文化具有一定的周期,内容更迭频繁,具有复制性、新鲜性以及集体狂欢性,甚至具有消费性。流行文化被大众喜欢着、模仿着、追随着,通过不断地浏览、复制为这股文化注入力量,在某一段时间内某种内容会得到大量的关注量,当热度过去后,人们便会寻找新的热点、新的话题制造新的内容。另外,基于不同传播主体的利益诉求,在跨文化传播中采取以自我为中心的叙事策略也常常导致传播的信息被受众进行对抗式解码。《篮球梦》为观众展示了一个亲密的视角来观察两段真实发生的个人奋斗史。通过个人的奋斗取得成功,这简单的因果关系,可能就是美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是影片真正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篮球梦》剧照 (图片来自互联网)

我们都在课本上读到过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好莱坞电影不断的在制造舆论者所谓的“美国梦”。似乎说到“梦”,想到的都是成功后的锦衣华服和雕梁画栋,可能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展示的那样。《篮球梦》纪录片给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在加速时代下,《篮球梦》所塑造的自由开放的思考方式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叛逃”。与以往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不同,纪录片跳出了宏大的叙事语境,以一种去脸谱化且不刻意的方式向西方世界讲好了美国文化,讲好了美国梦。并且提出跨文化传播中对于内容符号的建构要基于对话双方的互动性理解。传达美国梦文化的同时,建立起美学的审美境界。大众舆论对成功的定义日趋功利,往往只看到、也乐于展示成功后的光鲜一面。也对,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成功前的历程。世界那么大,我都还没看过呢,哪有空关心他人的成长史。更现实的是,大多数过程并没想象中励志;而励志的故事,往往并没有happy ending。

反观自身,在逆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著的当下,跨文化传播中的传者和受众基于保护自身文化的原因更容易将双方对立起来看待,造成从单一逻辑思维强调文化的“走出去”的单向传播,从而陷入民族中心主义。为了营造更好的传播效果,我们需要跳出符号表层的“民族性”特征,探索文化之间共性,基于共同情感建立起对话性的叙事体系。在步入现代化征途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在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下加速着。“加速”让等待中国发生着巨大变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也因为社会事务的增多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被卷入加速社会中。大众逐渐发现科学进步虽然给予了日常生活很大的便捷,节省了做事的时间,但是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却逐渐减少了,而人们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不得不加强自我规训。加速社会中的焦虑情绪便基于上述现实油然而生。通过充满思辨性的思考,以非戏剧化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没有大喜大悲,没有大开大合,有的只是按照生命法则运转的记叙日常生活叙事本身。这样的共同的诉求达成大众之间的情感深处的连接,一种基于共同情感和集体记忆的情感连接。这样的情感连接是无所谓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而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的连接。鲍曼曾经在《共同体》中将“共同体”描述为大众概念上的“家”,共同体形成并传达了双方共同的体验或经历连接。在这里体现为在加速社会里承受焦虑压力的人们对于自由平等的交流环境的共同向往。

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性共性也是存在的,即使是不同的文化制度和背景之下,也有能够引起不同文明共鸣的文化作品。例如好莱坞当中的许多电影都有美国式的“主旋律”价值观,但是它更多的是表达自由、博爱、独立的主题,这些都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共同追求的真善美。我们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本土文化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度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内容,要积极打造具有文化共性的内容,推动我国综艺节目的跨文化传播进程。宏大主题下的微观叙事不仅为受众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更应该能够展现交流中节目组流露出的人文关怀与共情力。

我们需要提升文化认同。从更高层面来说,文化影响力是文明影响力的重要组成方面,俗文化(消费文化)在文化影响力的扩散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传统文化借助新套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再现新生机,为世界俗文化提供一种新选择,让不同类型的文化在竞争中交融共生,促进世界文化的繁盛。中华文明有着辉煌灿烂的五千年的历史,所积累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所形成的优秀的文化传统,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升华和创造。我们应该返回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去发掘宝藏,本国文化中那些意义隽永、常读常新的经典作品给了我们诠释和反思现代生活的独特视角。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给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声机遇,我们应当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在世界舞台上贡献出更多优秀的中国作品。

(本文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必修课《专题片及纪录片创作》2022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2年优秀影视评论”)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本期编辑 | 刘瀛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纪录片批评|吴翔:从《篮球梦》对于美国梦的真实呈现看跨文化传播策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