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观察|树立“大食物观”,为何要从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力?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
“树立大食物观”首次与“微生物”一词同时纳入中央一号文件。
什么是“大食物观”?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今年1月,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壮大休闲旅游、数字农业、预制菜、农业微生物产业等新业态。
这是“农业微生物产业”一词首次出现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
农业微生物究竟有何魅力,为何广东要举全省之力发展它?它与“大食物观”有怎样的联系?
“绿”看山
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全省食物自给率
广东是人口大省,但长期以来粮食自给率却不高,向山向海要食物成了当下的迫切需求。
粤北是广东的生态屏障,这里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作为一类大型可食用的真菌,食用菌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的“五不争”特点,非常适合在此发展,这是广东创建新的绿色生态粮仓的天然底气所在。
汉字“菌”,草字头下面一个囷。囷,指粮仓。古人造字时就告诉了我们,“菌”里藏着粮食。在韶关,森林资源居全省首位,为林下药食食用菌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里地处三省交汇处,交通便利,靠近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市场,食用菌产品的运输成本低、时间短,具备竞争优势。
拉开沉重的密封门,扑面而来的冷意让人头脑清醒,一排排菌菇棒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白净。伴随着淡淡的菇香,周姗走到每一架菌菇棒前,仔细查看食用菌的长势,这是她每天工作的“必修课”。
“川妹子”周姗来到韶关扎根食用菌产业一转眼已经16年,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和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组组长,她见证了广东农业微生物尤其是食用菌产业的成长。据了解,食用菌已成为韶关重点打造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
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组组长周姗
韶关市曲江区发挥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以龙头带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目前全区食用菌年产量超3.5万吨,年产值超18.4亿元,主要品种的种植规模及产量占全省60%市场份额。星河生物等龙头企业的食用菌产品远销欧美,畅销东南亚市场。
“蓝”看海
融入全国大市场,打造“大健康”产业湾区
微生物创造的蛋白食物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微生物菌种自身生长而产生的微生物菌体蛋白,例如大型食用真菌,包括蘑菇、木耳等;二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繁殖自身或产生代谢产物,如单细胞蛋白、氨基酸、酶类、维生素、多糖、多肽等活性物质;三是以农用微生物制品形式,通过与动植物互作促进其产品增长和质量提升,如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饲料、微生物兽药等。
除了保障粮食安全,在促进生命健康等方面,农业微生物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东是水产大省,连续多年水产业领跑全国,水产品总量蝉联全国第一。然而,产业发达背后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如养殖尾水处理。
“养殖尾水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磷及污损生物。”碧沃丰生物科技集团创始人、总裁范德朋表示,农业微生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水产养殖对象和养殖环境,很好地分解养殖生物排泄物、残饵以及浮游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改善水体环境。“农业微生物是解决污水问题的终极技术。”范德朋提到,从长期看,使用农业微生物方法处理没有二次污染,成本最低且可以持续作用。利用农业微生物技术处理污水,能耗低、效率高、剩余污泥量少,还可实现磷回收和处理水的回收利用等,是健康生态的处理方式。
佛山渔业科技园尾水处理装置。“一段鳗鱼一段金”,鳗鱼是少有的我国在国际上占优的农产品,每年日本市场消费的鳗鱼百分之七十都来源于中国广东。“鳗鱼养殖我们可以做到少换水甚至不换水,很少用药。”东莞市银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明告诉记者,通过农业微生物技术,一方面能让鳗鱼“吃得健康促消化排的好”,以菌落维护鱼肠胃“内”健康,另一方面改善养殖环境,让鳗鱼生长的环境保持全天候的“外”健康。
“多彩”看县域
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县域是强省富民之基,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富则百姓富。
近日广东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上,明确了“百千万工程”的重点任务。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关键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把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而壮龙头,恰恰是形成“产业雁阵”的制胜法宝。
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灵芝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微生物相关的企业数量累计超过3000家,包括上市公司1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20余家、国家级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他们涵盖动植物营养、促生、保护,食药用菌,酶制剂,健康功能,水体净化,酿造等诸多领域,星罗棋布地分布在粤东西北。
正因为农业微生物产业范围大,产业企业分布广,为各地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县域在不同赛道上实现差异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引导各县镇村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推动各尽所能、各展其长。
“微生物研究获取菌株投入较大,没有政府的支持是完不成的。但是投入以后,前景会非常广阔。”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据了解,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2022年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多场面向全省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相关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的座谈会,从大食物观的创新理念,从大健康产业的系统谋划,从绿色、生态、高效、优势、特色三个角度出发思考发展对策,围绕产业发展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产业现存优势和短板、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广东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建议等四个问题,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认识,探索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广东农业微生物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记者】包睿 林晓岚 韩雨珂
【来源】南方农村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