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新时代的白内障手术,你了解吗?专业医生为你解答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白内障手术的观念开始转变。原本认为白内障手术的目的是使患者看得见,而现在白内障术后希望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性视力及视觉质量。因此“屈光白内障手术”的概念应运而生。是否只有老年人才能进行屈光白内障手术呢?手术对于患者年龄是否有要求呢?手术后能获得怎样的视觉效果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白内障学组屈光白内障中心医生张英蕾、竺向佳为大家解答。
晶状体是眼屈光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滤过阻挡紫外线,守卫视网膜和黄斑。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是最主要的屈光介质之一,并且晶状体的周围通过小带纤维(悬韧带)与睫状肌相连,睫状肌收缩/松弛通过悬韧带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一生都处于不断增长之中,随着晶状体弹性下降和睫状肌功能的减退,眼部调节力下降,出现“老花”。50岁以后,晶状体透明性明显下降,视物越来越模糊。
最终晶状体无法负担它的工作,到了退休的时候,该选择谁来接任晶状体的工作呢?目前白内障手术中,吸除混浊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接替了原本晶状体的工作,让大家重新恢复清晰的视觉。
而原本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人工晶状体是否也可以代替?医生表示,之前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顾名思义只有在焦点上看到的物体是清晰的,看其他距离时需要戴镜辅助。随着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出现,通过光的折射/衍射使进入眼内光线分配至不同的焦点,从而远、近物体均可以于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使得我们在术后无需配戴近视镜/老花镜,就可以轻松完成大部分的日常活动,如看手机、看电视、驾车、打牌、户外活动等,重新成为优视力人群中的一员。
自从智能手机的普及,晶状体的工作愈发辛苦。当我们手机不离手,所看的最远距离也不外乎办公室或家里的墙壁时,晶状体要不停地调节来保证清晰的视觉。时间久了睫状肌疲劳,无法调节看近时,即开始出现“老花”。据研究结果显示,38岁即开始出现“老花”症状。当40岁左右出现了视力下降、尤其看近模糊时,预示着我们的晶状体提前“衰老”了。
根据以往的旧观念,很多人无法接受正值壮年的自己需要接受白内障手术,也无法接受白内障手术后需要戴镜生活。医生表示,现在如果晶状体发生提前衰老,白内障手术可以为晶状体找到合适的接班人,让恢复清晰视觉的同时,改善“老花”。
不是每个晶状体都能很幸运地自然衰老。晶状体有万分之一的概率会出现先天不足或发育障碍,或许学龄时期视力可以不受影响,但随着成长,晶状体混浊加重,无法维持它正常工作。有时突如其来的撞击可能使年轻的晶状体挫伤,无法保持透明继续工作。
无论在何种年纪,当遇到以上情况,需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同时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替代原本晶状体的工作,以便继续拥有清晰的视觉。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是否可以选择多焦点人工晶状体,需要主刀医生根据眼睛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如果不适合选择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请不要执着。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根据自己晶状体的情况,可以考虑适合的白内障手术,不仅有机会获得清晰视力,同时也可能告别白内障、老视、近视及散光。
原标题:《【科普】新时代的白内障手术,你了解吗?专业医生为你解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