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届梁羽生文学奖揭晓,作家蔡骏获杰出贡献奖

澎湃新闻记者 沈河西
2018-06-15 14:5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6月14日下午,首届梁羽生文学奖在广西蒙山揭晓。悬疑小说家蔡骏获得杰出贡献奖,雨楼清歌的《一瓣河川》、郝景芳的《孤独深处》、石一枫的《借命而生》、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酒徒的《大汉光武①少年游》分获武侠悬幻类、科幻小说类、侦探悬疑类、爱情都市类、历史军事类大奖。

“梁羽生文学奖”是中国首个以题材内容划分的文学奖,既注重作品的文学性与独创性,也注重作品的可读性与传播性,以出版图书为主,同时考虑纸书化、影视化、IP化的原创网络文学作品。

蒙山县县长李广勇称,设立梁羽生文学奖目的是为了纪念已故新派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将武侠大师的精神发扬光大,激励更多文学创作者、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创作出更多文学精品,提升中国类型文学的整体质量。

据悉,“梁羽生文学奖”在评选方式上,分为提名、初评和终审三个环节。以七家提名机构与网络读者提供的作品为基础来提名,之后由来自全国各大报刊的11位资深媒体人组成的媒体评审团初评,最后由七名评论家与出版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团评出最终结果。

本届梁羽生文学奖还于6月14日上午举办了“蒙山论剑——类型文学的前世今生”主题论坛。在论坛上,诗人、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杨克特别谈道,中国人的精神塑造更多受民间文学、通俗文学的影响。在杨克看来,类型小说里写的情义,拔刀相助、两肋插刀等情义观,也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而且网络文学有许多值得纯文学作家学习的地方,比如如何讲故事。

文学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则从自己青春记忆里的阅读经验谈起,认为我们首先得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阅读经验。夏烈谈道,他初高中时读了大量的梁金古温黄以及琼瑶、岑凯伦、亦舒等言情作品。其中有两本书他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看的,一本是梁羽生的《龙凤宝钗缘》,另一本是钱锺书的《围城》。“所以对于70后这一代人来说,既有梁羽生,也有钱锺书,阅读资源是混杂的,甚至一个人在一天里可能有不同的文化攫取的对象。”

夏烈还特别提到,在民间,影响中国人情感思想价值观的,就是类型文学里的故事、传奇、情义等等。“知识分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按照情义等来生活。如果只按照纯文学的批判传统来生活,会活得很苦。读类型小说,你就会觉得生活浩浩荡荡,不过如此。”

蔡骏

作家蔡骏在发言中也认为,五四时期的作家没有中国文化自信,而今天的网络作家则很有中国文化自信,而梁羽生则代表了从文化不自信到文化自信的结合。同时,蔡骏也提到,“小说这个艺术形式,本来就是先有类型文学,后有纯文学。四大名著严格来说就是类型文学,当然《红楼梦》有争议。”类型文学与纯文学没有那么严格的分界,蔡骏提到鲁迅也写过《铸剑》这样的类型文学小说。文学评论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申霞艳则认为,今天对于类型文学需要重新认识,类型文学是短时间内才有的概念,“严格来说,唐诗就是类型文学,讲究哪个字要押韵,比今天的类型文学更类型。”

申霞艳还提到,1990年代上大学时,她发现很多大学教授其实也是在读武侠小说,“1980年代武侠小说的流行也跟长期以来东亚病夫的说法有关系,武侠小说是对强壮体格的想象。1980年代,我们对身体有了重新认识,武侠小说在这方面功劳很大,就是说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支撑,你这个民族仍然是不健康的。”

作家石一枫的作品一般被归为纯文学,这次他成功跨界,凭借《借命而生》拿到了一个类型文学奖。在发言中,他认为,尽管类型文学在塑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上有作用,但他追问道:“为什么在五四时期恰恰出现了新文学?那时我们已经有了鸳鸯蝴蝶派等通俗文学,为什么还必须要有鲁迅这样的纯文学?那是因为通俗文学没有解决救亡的问题。”

但石一枫也反对那种僵硬地区分类型文学(或通俗文学)、纯文学(或严肃文学)的做法,“我觉得没有必要分类,不是说在期刊上发就一定好,在网上发就不好,看武侠小说就知道,只要拿门派为自己张目的人,都不是一流的人,一定是江湖渣滓。”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晞亮从产业的角度认为,“像梁羽生文学奖这样的类型文学奖太重要了。J.K.罗琳不仅把哈利波特做成了IP,而且把整个魔法世界做成了IP。我们是不是可以卖打狗棒?目前我们类型小说的IP建设还比较慢。”

据悉,首届“梁羽生文学奖”已得到了梁羽生后人的授权和支持。主办方表示,将坚持项目设立的初衷,极力将“梁羽生文学奖”打造成每年一度备受瞩目的文化盛事。

据悉,2018年首届梁羽生文学奖由南都报系、中共梧州市委宣传部、中共蒙山县委员会、蒙山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主办。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