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脾胃虚,湿气重?三甲中医康复科专家教你调养脾胃

2023-02-25 13: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谓之雨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三月份,南方的“回南天”又快到了,过高的湿度让人直呼“受不了”!在这样潮湿的环境下,有些人会感觉四肢沉重、头发油腻、还容易腹胀腹泻、长痘痘……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有可能是你的脾胃出了问题。

今天我们邀请到三甲医院深圳市宝安中医院的金远林主任,从中医康复科的角度给大家解读“雨水”与脾胃的关系,教大家如何顺时养生,通过综合调理的方式来摆脱“湿气”困扰。

一、

雨水时节为何容易脾胃不好?

1

脾属土,喜燥恶湿

雨水节气的气候特点是多雨、多湿。从中医角度来讲,脾五行属土,喜燥恶湿,最易为湿所困。因此,雨水节气多雨多湿的特点容易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水湿不化,湿邪内生;

2

春季肝气盛,肝木克脾土

其次,春季为肝当令,肝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肝火旺,肝木易克脾土、伤脾胃,导致脾胃更为虚弱。

所以,肝火旺、脾胃虚弱和湿气重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常常会同时出现。

二、

肝火旺脾肾虚湿气重有什么症状?

1

肝火旺

脾气急、易怒、头晕目眩、胁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夜寐不安或多梦,耳聋耳鸣等。

2

脾胃虚

容易疲倦,乏力,懒言,少动,食欲不佳,面色黄,腹痛腹胀,大便不成形等。

3

湿气重

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面垢口黏,胸闷脘痞腹胀,食欲减退,皮肤湿疹,下肢水肿,小便不利,大便粘滞或溏泄等。

很多患者问我湿气重该怎么办,尤其在广东地区,大家都迫切想给身体“祛湿”排毒。

“祛湿”的重点在于调养脾胃,当脾胃可以良好运作,相当于在身体装了一台除湿机,让湿气更好排出。

三、

养肝健脾胃,顺时养生有方法

据《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1

穿衣篇:上薄下厚,防范风邪

雨水时节要注意穿衣保暖,以“腿脚感到温暖,上肢不觉寒冷”为标准,春捂有度,由于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受风寒的侵袭,所以宜“上薄下厚”,即先减上衣,后减下装,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点。

《黄帝内经》认为“风者,百病之长也”,这个时节防病最首要的任务就是防风邪,为避免遭受风寒,出现头痛、感冒、伤风,不宜过早摘掉帽子、围巾。

年老体弱者尤其要注意,春季不宜用冷水洗脸、洗手、洗头等,以防湿寒侵入关节、肌腠,滞留体内,引起头痛、关节痛、关节变形等症状。

2

饮食篇:少酸多甘,健脾化湿

五行中肝属木,喜条达,在味为酸;脾属土,性敦厚,在味为甘。唐代药王孙思邈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虽然五味里“酸味入肝”,但由于春季肝气本来就旺,如果一味贪食酸味,肝气升发过于亢盛,可能克犯脾土,导致脾胃虚弱。因此,此时要注意食甘补益脾胃。

谷物里的大米、小米、燕麦、糯米、黍米等;蔬果里的山药、南瓜、红薯、胡萝卜、莴笋、白菜等,都是“天然甜”的甘味食物,春季可多吃。

此外,粥类饮食最养脾胃,平时经常感觉胃脘隐痛、食欲不振,或者容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甚至形体消瘦的人,不妨吃点山药红枣粥、枸杞糯米粥、胡萝卜菠菜粥等。

除此之外,对于想祛湿气的人群,可以常吃茯苓、赤豆、黄豆、莲子、土豆、白扁豆,对脾湿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很有效果。

3

运动篇:上班族常伸展,老年人多梳发

动则升阳,此时阳气生发,应多进行户外运动,最适宜的运动时间是上午9点至11点。此外,在户外运动多晒太阳,还可以健脾祛湿,助阳生发,疏肝解郁。

长期室内伏案办公的白领人群,建议可以在工作困乏时,抽空做一些舒展四肢、伸腰展腹的动作,帮助行气活血、振奋精神。

不适宜剧烈运动的老年人,春季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天阳气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具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4

作息篇:夜卧早起,睡前泡脚

春季肝气旺盛,太早入睡恐会过早就醒或入睡时间偏长,反而影响睡眠,此时宜逐渐晚睡早起。晚睡也不可超过23点后,肝脏解毒时间还需深睡,否则很容易引起肝火旺。

晚上不宜进食过饱过晚,以免引起脾胃不和,难以入睡。

睡前泡脚,可温暖下焦,引火归元,排出体内寒气。

5

情绪篇:戒春“躁”,养护肝脏

在乍暖还寒、降雨多、阳气发的时节,人的情绪很容易被影响,出现暴怒,心神不安,抑郁等。常说“女伤春,男悲秋”,所以,春天里女性多容易抑郁,尤其是产后女性。

如果情绪不畅、抑郁、生气等,会影响到肝气。春季护肝,需从情绪着手,常放下、放空一些负累,戒除暴怒,忌忧郁烦闷,做到心胸开阔,积极乐观,保持心情愉悦,使肝气调和顺畅。

6

中医调理篇:康复理疗,综合调理

脾胃虚弱,可以看康复科吗?

使用中医特色疗法对身体进行综合调理,是宝安中医院康复科的优势。

通过中医针刺、放血、艾灸、拔罐、刮痧、汗蒸等康复理疗方法,可以达到调肝、调脾胃、祛湿气的目的,使人体达到阴阳平和的状态。

通过在太冲、行间、阳陵泉、大椎、肝俞、胆俞等穴进行刺络药物罐疗法可以清泻肝火、调肝疏肝;

对足三里、中脘、关元、气海、脾俞、胃俞、阴陵泉、丰隆等穴进行大艾条灸法可以补益脾胃、健脾祛湿化痰;

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进行平衡火罐疗法帮助祛湿通络;

火龙罐疗法集刮痧、艾灸、推拿点穴为一体的方法,具有温阳散寒、祛湿通络的作用;

中药熏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足部的六条经脉,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以上中医特色疗法可以帮助人体清肝调肝、调理脾胃、祛除湿气,非常适合雨水节气的康复养生,且均可在宝安中医院康复科治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