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九岁的思南读书会:这里的一切,正在塑造上海的文化性格

2023-02-21 12: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张滢莹 文学报

“出了上海火车站,直接上地铁一号线,往莘庄方向四站路,黄陂南路出来,穿过街景、人物与行道树,一路逶迤,先到复兴公园,树荫下找张椅子,坐下,半眯眼,发一刻钟或二十分钟的呆……以便稍后时精力上更为丰沛和流畅,从而进入一段亲切且慎重的交谈。”这是每次参加思南读书会之前,作家鲁敏自定的“程式”。在这处位于思南公馆的独立小楼里,从盛夏蝉鸣到冬日暖阳的循环往复中,思南读书会已然向第十年进发,也留下了包括她在内1500多位作家、学者、文化界人士与七万多位读者侃谈、交流的身影。

2月18日下午,思南读书会九周年特别活动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作家马伯庸带来了一场题为“何为真正的大医”的分享。这是读书会恰好迎来400期的一天,也是近两个月来上海最温暖的一天,这场阅读的邀约,仿佛是跨越寒冷的冬天之后一次来自春天的召唤。

“谢谢侬!”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和上海社联副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代表“思南·光启·望道读书会”的致辞中,这句朴素真诚的感谢是他们不约而同的心声。“思南读书会将以九周年为新起点,秉持‘接续传统、理解当下、想象未来’基本理念,常办常新,开拓进取,持续发挥引领示范功能,为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为上海做强文化源头和做优文化码头,打响自信自强的新时代上海文化品牌发挥贡献更多力量。”徐炯表示。

2014年,为了将“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营造的文学阅读氛围持续化、常态化,给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注入新的活力,经过半年周密筹划,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主办,思南公馆承办,推出了一项面向上海全市的公共阅读活动——思南读书会。读书会地址为复兴中路505号,并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题词“思南文学之家”。

思南读书会上诺奖作家的身影

左起:V.S.奈保尔、彼得·汉德克、莫言、阿列克谢耶维奇、勒·克莱齐奥

原上海作协党组书记、作家孙颙曾参与上海书展创办的过程,他深深懂得上海市民心中蕴藏着无尽的文化热情。在思南读书会四百期纪念专栏文章中,孙颙忆及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作家孙甘露与他聊到“不闭幕的上海书展”的想法,而思南读书会,就是这一想法的现实承载。2014年2月15日下午两点,首期读书会以“让过去告诉未来”为主题举行,嘉宾孙颙、王安忆。近百个座位满足不了大家的热情,小楼大厅里站满了闻讯赶来的读者,就这样,思南读书会在每周六,开始了与读者的定期之约。

作家何建明参加过全国各地的许多读书会,唯独对思南读书会印象最深:品牌优势强;市民参与度高;名家汇聚广泛;讲堂内容和形式都很讲究。他也在这里结识了不少读者朋友,“好多思南读书会见过面的读者会出现在我讲课的其他地方,这种现象恐怕就是‘思南效应’”。现场交流中,他发现许多坐在台下聆听的是相当有水平的学者,也有许多具有良好阅读水平、在文化文学方面素养很高的读者,在事先充分准备后,会在现场与作者展开高水平的互动。

被读者抛出的问题所“惊艳”的不止何建明一位。许多来过思南读书会的作家曾坦言,读者水平之高,有时候会让他们感受到不小的“压力”。学者刘擎表示,每次活动自己都能从听众那里感到热情的回应、听到切中要害的发问以及富有洞见和评论,这些读者在阅读名义下的相聚让他慨叹:上海市民若都有这般的文学素养和精神生活,那么这个城市真是无愧于文明大都市的荣誉。从热忱而用心的市民听众,到周到友善的读书会运营团队,以及真诚分享的嘉宾,让刘擎每每回想时,都会觉得在思南读书会的每一次活动,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节日。“这是为阅读相聚的节日,既有意义又分外欣喜。”

读书会上的作家们

上排左起:鲁敏、刘擎,下排左起:葛亮、弋舟

2017年的2月春天,读书会三周岁之际,《思南文学选刊》的创刊,成为这个生日最好的礼物。这本全面关注中文世界的文学创作、翻译和研究的选刊,使上海文学期刊自此拥有了完整矩阵,也让读者拥有了又一种“换个角度看世界”的可能。刊物首发时,作家弋舟首次受邀来沪参加活动。时隔两个月后,他又带着自己新鲜出炉的《丙申故事集》来到了读书会的现场。在与思南不断深入的“交集”中,他发现,读书会成为了对他而言“精神诊所”一样的重要存在:“随着思南读书会一期复一期地展开,我的文学立场、精神气象,也潜在地被塑造着。它是我张望当代文学现场最为重要的一扇窗口,也是我寻医问药的精神诊所。这些年来,我的许多文学观念于此得以调整,方向亦被反复校准。它让我克服了一些什么,也强化了一些什么。”

刚刚过去的1月,思南读书会和《思南文学选刊》邀请19位评委对2022年首次出版的图书进行推荐。作家、当代艺术策展人、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专家、翻译家、人文社科学者、文学评论家所构成的这支评委队伍,在多元的视野、知识和兴趣碰撞下,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方岩在本次九周年特别活动上带来了“思南书单·2022”,榜单分为正榜和评委特别推荐单元,总提名122本,入围正榜30本,评委特别推荐22本。林白《北流》、周嘉宁《浪的景观》、刘立杆《尘埃博物馆》等30部作品入选。

“思南书单·2022”在活动现场发布(点图跳转具体榜单)

“这个榜单中,可以看到不同代际的小说家、诗人在处理自己的局部问题时候的差异性。”方岩表示,“我们希望用文学这样一个宽泛的载体,聚焦人文知识这一复杂的构成。”同时推出的评委特别推荐榜里,则充满了“个人偏爱”,方岩说,也希望这个榜单可以和正榜进行一个对照,形成更复杂更多元的阅读趣味。同时,为鼓励和推动当代青年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丰富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风貌,现场宣布启动了第二届“短篇小说双年奖”的评审工作,以及创设第一届短篇小说论坛计划。该论坛将邀请国内知名小说家和评论家,就当代汉语短篇小说的发展,抒发自己的见解,切磋琢磨,以期推动短篇小说写作的进步。“短篇小说双年奖”和短篇小说论坛均为国内首创。

作家毕飞宇曾经说,作为一个写作人、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没有在思南读书会当过嘉宾的人,“虚荣心”就得不到满足。出版人、作家黄昱宁心中,今天的思南,则早已不只是一个地名,“它更像是深藏于上海的读书人写书人做书人心里的一个暗号,一串密码”。在她的形容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空间中变得格外舒适:“通过一本书的媒介,我们隔着切近的距离聊着遥远的故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哪怕一次聊不尽兴也没关系,因为我们心里笃定得很,这是一个长长久久的约定。”

马伯庸关于《大医》的专题分享

“我想,思南的成果,或许就是以民间为依托,建立起了一个令作者与读者都心向往之的文化空间,也是彼此的默契与约定,可在其中携手徜徉,亦可在其内沉淀自身。”作家葛亮的这番话,或可代表不少嘉宾对思南读书会的理解。这种在嘉宾和读者之间愈加强烈的联结,也成为读书会某种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凿存在的凝聚力。

每个举办读书会的午后,提前候场的读者总会安静地在思南文学之家门口排起长队。路人有投以惊异目光的,有出于好奇询问一两句的,也有看完了本期内容介绍后,临时起意加入队伍的。评论家杨庆祥常会想,这些在思南公馆门口排队等候入场,然后听一场文学分享会的人,这些人,他们是否是想寻找一个“入口”?“我们能感知到,他们想在思南这里,在文学这里,以阅读的名义,对着台上陌生的写书人,以及身边同样陌生的读书人,说说他们的生命与生活。”鲁敏说,“有时我会感动于这种文不对题的自说自话,感动于他们愿意把疑惑与幼稚交付给文学,或者,那大概也是文学所能给予人的一种抚慰的细节与仪式。”

九周年特别活动之际,读者代表许树建和曹禹杰,嘉宾代表毛尖和马伯庸,工作人员代表孟政、王若虚、潘巍、王燕等获颁思南读书会九周年荣誉读者证书。这所有的他们,和因为读书会而走到一起的人们,真正践行了“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理念,也如刘擎所说,思南读书会已经在公共领域的建设中留下了独特的业绩,“其丰厚的人文底蕴以及对大众市民的亲和力正在塑造这座城市的文化性格,并终将汇入上海的精神记忆历史”。

原标题:《九岁的思南读书会:这里的一切,正在塑造上海的文化性格》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