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高法微信公号评顾雏军再审案:让公众认识到庭审不是走过场

“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号
2018-06-14 21:23
法治中国 >
字号

6月13日,最高法院在第一巡回法庭公开开庭审理原审被告人顾雏军等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资金再审一案,由裴显鼎担任审判长。据报道,此案13日的庭审持续时间长达15个小时,并全程通过微博进行直播。14日庭审继续进行。

庭审现场 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图

对于此案的庭审,已有网友称,第一天就已长达15个小时的庭审,也许创造了案件第一天持续审理最长时间纪录。笔者认为,这次庭审,充分听取了控辩双方、被告人的意见,充分展示了各方证据,是对审判中心主义的生动实践。无论此案最终如何判决,该庭审模式都做到了看得见的公平正义,是满足公众知情权,提升司法公信的标杆。

审判中心主义要求在刑事诉讼各阶段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将审判阶段作为整个刑事诉讼的中心。要求法官居中指挥和裁判,控辩双方充分辩论,庭审对抗有序进行,通过依法认定的证据对被告人定罪量刑。这是法官居中指挥和裁判,控辩双方集中辩论、激烈对抗的三角模式。要求有效排除不当干预,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通过观看微博庭审直播,可以说,顾雏军再审案的庭审是对审判中心主义的完美呈现。切实保障了被告人和辩护人的各项权利,让控辩双方有序地发表意见,提交证据。这种庭审让各方当事人充分感受到了权利被尊重,依法发言被倾听的程序正义。也让公众认识到,庭审不是走过场,不是“公检法流水作业”。

其中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如顾雏军申请出庭公诉的检察员回避,经审判长释明后当庭驳回。如顾雏军多次情绪激动,怒怼检察员并要求公正审理,均被审判人员释明,后庭审继续进行。也就是说,虽然各方意见相当激烈,且一些诉求被驳回,但“围观者”没有认为法庭存在暗箱操作嫌疑。相反,从网友的评论和业内人士的观点来看,对此次庭审的评价相当高,没有因为审判人员拒绝、制止了被告人的相关要求而认为“审判不公”。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惟有如此,公诉方提交的各种证据才能被有效检验,被告方的举证才能被重视。这样,才能得让各方当事人和公众切实感受到、体会到公平正义,增加司法裁判的公信力和权威度。

(原题为《顾雏军再审案:以审判为中心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责任编辑:马世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