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求是网评论员: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求是网”微信公号
2023-02-19 11:26
舆论场 >
字号

2023年1月23日,山西晋中平遥古城,游客在平遥古城明清街感受过年的氛围。人民视觉  资料图

春节假期,一组红红火火的消费数据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71.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电影票房达到67.58亿元,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位。强劲的数据,生动反映了我国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火热,也彰显出我国经济复苏的活力和市场信心的提振。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我国通过扩大内需有效应对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冲击,积累了成功经验。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行了长远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刻指出“扩大内需并不是应对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也不是要搞大水漫灌,更不是只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而是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反复强调“要围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了科学指引。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国内市场基础更加扎实,我国这一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成长壮大,国内市场空间更趋广阔。同时,我国扩大内需也面临不少制约。当前,总需求不足是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在2023年第4期《求是》杂志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总书记着眼“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就“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作出部署。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二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要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三是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当前,民间投资预期较弱,政府投资必须发挥好引导作用,这是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有力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方面要求:一是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二是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三是加大科技和产业投资,超前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四是政策性金融要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兼顾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是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六是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

出口作为外需,也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要求稳住对发达国家出口,扩大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提高出口附加值,扩大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巩固拓展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出口优势,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发挥好中欧班列作用,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责任编辑:陈建慧
    图片编辑:陈飞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