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门:跨越百年,开启滨海城市新时代
面海而生,向海而兴。
从滨江城市走向滨海城市,对于江门而言,这是跨越百年的命题。
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开发“铜鼓洲”(今广海湾)开始,到今年,江门两会明确提出“加快大广海湾开发,谋划建设江门大广海湾粤港澳合作高质量发展国家级平台,与深圳共建深江经济合作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
谋划建设国家级大平台,江门滨海城市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
江门为什么要走滨海城市发展之路?有哪些优势?又面临哪些困难?深江经济合作如何优势互补,互为借鉴?又如何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成功经验?围绕这些热点话题,在今年江门两会期间,南都记者采访深圳、江门两地专家学者和政府人士,形成南都提案,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滨海城市百年梦想
广海,是台山第一古城。宋代称溽洲,设置巡检署。明朝设卫所,名广海卫,后为抵御外侮,筑广海城,成为海防重镇,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通向南洋、印度洋、波斯湾以及东非沿岸地区的口岸之一。
从滨江走向滨海,这个梦想,江门延续了百年。
早在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及开发南中国的“铜鼓洲”,即现在的广海湾。1924年,孙中山签发大元帅令,任命台山爱国华侨陈宜禧为筹办铜鼓商埠委员。
陈宜禧成功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二条商办铁路——新宁铁路,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提出在广海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未能实现。
这一等就是半个多世纪。
1992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广东台山广海湾华侨投资开发试验区”,这是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省第一个华侨投资开发试验区。
进入新世纪后,广海湾的开发建设加快了脚步。
2005年,广东省政府编制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年)》(粤府〔2005〕76号),将广海湾规划为珠三角11个重点扶持的未来地方性中心和“城镇发展提升地区”之一,并作为珠三角“南部滨海功能拓展带”的重点地区加以发展。该区域包括广海湾工业园区、国华台山电厂、广海湾及川岛深水港等。
//广海湾深水港建设如火如荼
200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广东台山广海湾华侨投资开发试验区”更名为“广东台山广海湾工业园区”。同年7月,广东台山广海湾工业园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同年12月,江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将广海湾与银洲湖一起列入“两滨驱动”(滨海、滨江)发展战略。
2007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水平规划广海湾开发,以深水港、鱼塘港、台山电厂、再生资源工业集中区、新宁工业园为重点,以发展石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物流业为主线,搞好功能布局。
2008年3月,时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台山广海湾调研时指出,当前在珠三角有沿海发展潜力的地区不多,台山是其中之一,要将广海湾纳入“珠三角沿海经济带”,高起点规划建设,着力将广海湾发展成临港工业区。
二、谋划建设国家级大平台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2年5月,中国首部海洋经济地图《广东海洋经济地图》正式发布,首次提出湾区计划,将14个沿海市划分为“六大湾区一半岛”,构建跨行政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大广海湾区是其中之一。
江门海洋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 420 公里 ,约占全省的1/10;海岛岸线长约400公里,约占全省的1/6;共有海岛561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广海湾、银洲湖和川岛等海域具备建设深水良港的条件,黄茅海是西江黄金水道的出海通道,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013年年初,江门市根据广东省提出的“大广海湾区”发展计划,制定了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同年12月,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标志着江门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经济发展新平台和新增长极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媒体评论,“这是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之后,又一个针对粤港澳合作的重大平台”。
//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 年)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搭上了快车。
2019年2月,国家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
2019年,广东省委编委批复同意设立江门市银湖湾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和江门市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均为江门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并于2020年相继挂牌成立。
伴随高质量发展进程加速,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有了更高的追求。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动佛山三龙湾、惠州大亚湾、东莞滨海湾、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肇庆新区建设。
2023年2月16日,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参与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加快大广海湾开发,谋划建设江门大广海湾粤港澳合作高质量发展国家级平台,与深圳共建深江经济合作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
百年梦将圆,江门开启了从滨江城市走向滨海城市的“狂飙”序曲。
三、对话:从滨江城市走向滨海城市,江门准备好了吗?
对话嘉宾
江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五邑大学教授 刘志坚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谢来风
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覆盖了江门市新会区、台山市和恩平市20个镇,共3240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相当于1.6个深圳的面积,核心区位于银湖湾和广海湾,面积约520平方公里。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目前开发强度低,产业承载空间大,是承接大湾区产业溢出、转移的理想之地。
江门谋划建设江门大广海湾粤港澳合作高质量发展国家级平台,与深圳共建深江经济合作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这一系列大动作开启了江门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江门为什么要大力推动滨江向滨海的城市转型?谋求滨海城市对江门有何利好?还面临哪些困难?南都对话深圳、江门两地专家,为江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江门向海的利好与困难
南 都:今年江门提出谋划推动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国家级大平台,这一谋划对于江门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刘志坚:打造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国家级平台,使江门走向滨海城市的战略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江门历史上是一个内河城市,不是滨海城市,江门有江有海,但是滨江城市的特色不明显,滨海城市特色更加不明显。江门未来走向海洋,是对提升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发展品质的一个重要的、正确的战略方向。
具体说有三方面优点。首先,能够拓展江门城市未来新的发展空间。江门目前经济活动的重心在北部,人口居住密度比较高的也在北部,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面积3240平方公里,如果向南拓展,向海拓展,有利于扩大未来产业发展、人口居住以及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其次,向海发展,打造滨海城市,顺应了人类世界向海而兴、走向海洋文明的主潮流,有助于重塑江门的经济特色。第三,有助于提升江门的城市品质,有利于吸引人口、产业、高端要素的聚集。
//国家能源集团广东公司台山电厂
南 都:江门要发展成为真正的滨海城市,还面临着哪些困难和问题?你有何建议?
刘志坚:我觉得目前面临这几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是人口地理区位的限制。从地理区位来讲,江门的经济重心、人口重心都在北部的内陆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密度、人口密度都非常小,城市的拓展,或者说一个新城区的建设,需要比较多的人口集聚。目前江门的人口增长趋缓,未来需要吸引更多外来人口,这有可能制约新城区的建设。第二是代管市这种行政体制的局限。江门的城区只是蓬江、江海和新会三区,台山、开平、恩平、鹤山是代管市。受行政区划的影响,江门市本级对代管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如果把代管市变成市辖区,就会有助于整个城市空间的拓展。第三是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类似一张白纸,在这么大的空间里建设一个新城区,需要一些重大的政策和资源支持,需要行政赋能,包括国家、省、市的重大政策支持,重大项目的支持,只有布局重大项目,才可能带来人口的快速集聚。
深江合作促成“双赢”
南 都:江门提出要在银湖湾滨海新区,加快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这个规划对两地有何意义?与深圳共建深江经济合作区,江门的优势在哪里?
谢来风: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对于深圳和江门的高质量发展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于深圳来说,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将进一步强化深圳在大湾区里的核心引擎和辐射带动功能。深圳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整个城市的发展能级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将有利于深圳构建多层次、多向度的区域合作新格局,为深圳在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对于江门来说,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将提升江门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借助深圳的优势产业,跟江门已有的一些产业基础结合起来,将提升江门产业的发展能级和城市发展能级,有利于提升江门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里的功能定位。
从区位上讲,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大型跨江跨海通道的建成,江门融入了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已经成为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一个重要的交汇点。从空间上讲,江门的土地开发强度比较低,比如深江经济合作区所在的银湖湾滨海新区,开发强度在5%-6%,而且是连片的土地空间,有利于大项目大产业落位。同时,江门是很重要的滨海城市,海岸线有400多公里,海岛有560多个,丰富的滨海和海岛资源,有利于未来落户一些大项目。此外,江门是中国著名的侨都,和港澳及海外有非常紧密的往来,深圳这几年也在推进深港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江门也有对接的优势。
//位于银湖湾滨海新区的新澳重大技术装备创意创业园
改革创新经验互为借鉴
南 都:在推动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的过程中,深圳和江门如何做好优势互补?
谢来风:我认为深圳和江门可以在四个方面进行优势互补。第一个方面是改革创新经验的双向借鉴。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在自贸区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放宽市场准入等领域都有全国领先的改革创新经验,而江门在便利华侨华人投资方面也有很好的改革创新经验。
第二个方面是产业链方面的合作。深圳和江门在产业链上可以达到深度协同的互补,特别是像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链条比较长的产业,在深圳和江门是可以实现两地协同发展的。可以考虑通过深圳母工厂加江门分工厂的模式,或是深圳总部加江门分部的产业链深度协同的模式,甚至是在深江经济合作区,由深圳来主导开发一个产业园。像这种有利于深圳和江门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做法都可以实现互补。
第三方面是深圳研发加江门制造的互补。深圳这几年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很多的科研成果、科研人才能够和江门的制造资源结合起来,形成研发加制造的互补模式。
第四方面是营商环境的互补。江门在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的过程中,在营商环境打造上应该对标深圳,努力打造市场化、法制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这样才能吸引企业过来发展,也让人才能够在这里扎根发展,做到进得来留得住。
//位于银湖湾滨海新区的碧海银湖旅居休闲项目
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成功经验
南 都: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也在进行当中,能否结合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经验,为深江经济合作区的打造提出一些建议?
谢来风:如果深江经济合作区能够建成,那么深圳在东向和西向将各有一个合作的城市,是很好的空间上的布局。自2017年广东省确定深汕特别合作区由深圳市全面主导建设后,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这对于深江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借鉴。第一是在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方面,特别是在财税体制、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可以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经验,争取省里的支持。第二是在合作区的规划建设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空间规划纳入了深圳市的国土空间规划,深江经济合作区虽然不一定能纳入,但是在顶层设计方面,应该对标最先进的、最前沿的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第三是在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区重点引进了比亚迪等智能制造的项目,让产业业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深江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应该在这些方面做好更精准的对接和招商引资。最后是公共配套与服务的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对深圳在公共服务配套建设领域进行了非常好的学习借鉴,让很多人才、很多企业愿意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留下来,并实现很好的发展。
四、进展: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进程如何?
广海湾经济开发区和银湖湾滨海新区,是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的两个核心区,两地建设进展如何?两会期间,南都记者从新会区、台山市了解到最新情况。
广海湾经济开发区:广海湾深水港建设稳步推进
江门市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李顺和介绍,基建方面,希望大道于去年10月建成通车,中心大道已开工建设,大广海湾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基建稳步推进;以LNG战略储备基地等重大项目带动广海湾深水港起步建设,完成铜鼓湾作业区防波堤、航道改扩建及鱼塘港物流区1-3万吨级通用码头工可编制;完成临港经济板块起步区一期1000亩土地整理项目立项。
//LNG战略储备基地效果图
产业项目落地方面。能源双碳产业园引入汇宁时代储能,已于今年1月动工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引入启迪生物医药,已于今年2月动工建设。电力装备产业园,泰胜风电已达成合作意向。无人智能产业园,上隧盾构机已达成合作意向。谋划建设国际大学城,积极对接港澳地区大学争取合作办学项目,深化与港澳合作,打造产教融合新城。
银湖湾滨海新区:已形成深江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初步方案
江门市银湖湾滨海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志权介绍,银湖湾滨海新区确立了以谋划建设深江大型经济合作区为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已形成深江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初步方案。同时,针对性制定了《银湖湾滨海新区关于促进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实施方案(试行)》。
//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
在“科教产城”融合发展方面,总投资超200亿元的碧海银湖文旅、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新澳重大技术装备创意创业园、御泉国际酒店等项目正顺利推进,成功引入澳门国际健康港、护理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多个高端制造、文旅休闲项目正在洽谈当中。核心区正加快推进总投资超36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市政路网、供水污水设施、公园景观提升等工程全面铺开,谋划建设一类口岸客运码头,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
策划:郭锐川
统筹:曾育军
采写:曾育军 罗忠明 罗韵姿
图片:江门市银湖湾滨海新区管委会、江门市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