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图片人物 | 梁洪云:踏遍井站人未老
梁洪云(左)冒雪处置异常井。
麦吾丽旦 王辉辉 图/文
到了知天命之年,梁洪云一点也不认命,依旧做自己喜欢的事——连续30年行走在采油小路上,无论寒暑冬夏。
尽管已是西北油田数得着的采油“大工匠”,可在他看来,在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三区,他的深情、他的理想、他的付出,早已融入每一条飘满油香的小路。
汗水、雪水,一起流淌。
“第一次发明的灵感,来自同事的期盼”
1993年,梁洪云从华东石油技校毕业进入西北油田,成为一名钻工。打小就倔强、不服输的他,用了短短8个月就当上了副司钻。
2001年4月,采油二厂成立,他来到采油队成为采油工。凭借钻劲和韧劲,他很快取得采油高级技师资格。
“第一次发明的灵感,来自同事的期盼。”梁洪云说,2010年,因流动性差、含水不断上升,TK750井场输油管线堵塞。关井后,员工需要每隔1小时就往井里添加降黏剂降低回压。他就想,能不能发明一个方便、灵活、投资少的自动加药解堵装置呢?
之后,他白天采集数据,晚上依据加药装置原理反复试验、改装。经过1个多月努力,梁洪云研发出机抽井高压正注解堵工具,这项发明被迅速推广到其他稠油井区,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空白。
梁洪云(中)向徒弟讲解杆柱悬挂器使用方法。
解决问题上千个,累计创效上亿元
梁洪云的创新重点始终放在解决生产难题上。他发明的机抽井高压正注解堵工具,目前已升级到第三代,可适应各种采油树内部结构,修井时无须安装任何辅助设施即可实现高压解堵;2014年,采油二厂成立以梁洪云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之后两年,这个工作室先后被评为分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模创新工作室;2019年,他对混输站进行“三合一”流程改造,节约费用1019万元……
这些年,梁洪云共解决现场问题1000多个,并获“中央企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称号。他与油井为伍,与风沙相伴,先后取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累计创效突破1亿元。
“今年大漠的冬天格外冷,很多年轻人都说扛不住,我倒没啥感觉。”梁洪云说,“也许是因为梦想与担当永不老,解决难题、为企业创效,我是当一辈子的事去做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