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请抱紧你身边商贩的大腿,说不定他就是下一个大佬

2023-02-17 09: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最近全民被《狂飙》迷了眼。剧中一位卖鱼的小商贩能够翻身成为黑社会老大,虽然没走正道,但是这种咸鱼翻大身的故事真的大快人心。历史上,还真有位与高启强有着相似成长背景的人。从小父母早逝,靠卖水果为生,之后成为了民国江湖上的大佬,杜月笙。

卖水果起家的“上海皇帝”

“上海皇帝”杜月笙,可以说是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是青帮头目,但却在多个领域交际广泛。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期待他能加入到各自的阵营中去。

由此可见,杜月笙在上海的地位不亚于一名政客。

不过就这样一位黑白两道通吃的大佬,从小出生贫寒,四岁时父母就相继离世,被寄养在舅父家。由于从小寄人篱下,他十分懂得察言观色,与不同人建立人际关系,这为他以后的经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杜月笙的三碗面”体面、场面、情面“插画

杜月笙很早就辍了学,十几岁从老家高桥流浪到上海十六铺,一开始投靠在一家名为“鸿元盛”的水果店里做学徒,只管吃住,没有薪水。1904年,杜月笙17岁,这一年日俄在中国东北开战,沪上震动;同时,黄兴组织的华兴会在湖南起义失败,消息传到上海,民众为之热血沸腾,上海街头常常有人示威游行。杜月笙年少心浮,也混在游行队伍里跟着喊口号,水果店老板便以“惹麻烦”为由炒了杜月笙。

但天无绝人之路,与其一同在水果店工作的同事王国生出了师,自立门户开了一家叫“潘源盛”的水果行,邀请杜月笙入职帮忙。就这样,20岁的杜月笙,有了人生中第一份按时支领薪水的正式工作。由于业务出色,杜月笙受到王国生的器重,一年三节还可以得到不少花红银钱。

杜家祠堂落成盛景

上海的夜晚随处可见灯红酒绿的场所,四处充满了诱惑。这样的环境让杜月笙不甘平庸,充满了对金钱与权力的欲望。不过好赌,常让杜月笙钱包亏空,当欲望与饥饿攻心但又两手空空的时候,激发了他继续在这“染缸”里找到属于自己一席之地的动力。而后,上海黑社会组织青帮“通”子辈头目陈世昌,就成了杜月笙费尽心思想要巴结的人物,以此帮助自己挤进青帮行列。

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

加入青帮、拜师陈世昌,是杜月笙逆袭之路上的重大选择。受到陈世昌重用后,杜月笙成功进入了上海滩大流氓头子、时任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黄金荣公馆做事,开始了真正的权利斗争。

通过几次漂亮的出手,杜月笙不但获得了黄金荣的赏识,随后更是取代了黄金荣的位置。长袖善舞,纵横捭阖,他不仅将传统的烟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且大步进军工商界,成了令人咋舌的商界大佬,社会地位急剧上升。就这样,这位无名小贩变成了黑白两道都不敢惹的社会名流。

尊重文化,子女无一走黑道

出身黑道,少不了打打杀杀,但是杜月笙从来不以勇武为荣,更没有瞧不起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相反,他对知识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感。他深爱文学,尤其喜欢通俗小说中的江湖义气,快意恩仇,因为自己读书少,他就想办法聘请一些说书先生为他说书,从中来汲取知识营养。国学大师章太炎亲自为他改名的事情,一时传为美谈。

章太炎旧照

久而久之,他从这些三侠五义中汲取营养,规范自身的行为,在江湖上赢得了信守诺言,义薄云天的好口碑。之后杜月笙听国内的演义小说厌烦了,甚至还请说书先生讲一讲外国有意思的名著,开阔视野。

杜月笙儿子杜维善

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他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也相当严格,无论男女统一要求他们读书识字。他的子女有时不想学习而逃课,每当被杜月笙发现之后,便会狠狠责罚。因此,他的孩子们从小便刻苦学习。

杜月笙全家福

去世之前,他再三叮嘱自己的子女,千万不要走黑道,要选择一条正路,平凡过完自己的一生。而他的子女们,也一直谨遵父亲的教诲。

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在其父亲去世后,选择前往澳洲留学,学习地质学,后来,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地质学家,并且荣获上海市白玉兰奖。其女杜美如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交官,杜美霞则成为了一位京剧大师。其它人也都成就非凡,无一人走黑道。唯有幼子杜维嵩由于无法接受身份地位的转变,在家中自杀,享年29岁。

空白支票随便填

杜月笙虽然身处黑道,但他一直善待落魄的人。正是他这种真诚待人的态度,才让他真正获得了外人的友情,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钱财用得光,交情用不完”。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他在晚年落魄的时候获得了真正的帮助。

杜月笙旧宅

日本成功占领上海之后,杜月笙打算逃亡香港,他找到黄金荣希望他跟着自己一起走,但黄金荣选择了拒绝,对黄金荣来说,大半生都在上海度过,他不想晚年离开上海。

因此,逃亡香港的只有杜月笙,在香港的杜月笙倾家荡产帮助政府搞抗日,当然他支持的主要是国民政府,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杜月笙曾回到上海,但他的资产其实已经严重缩水。解放之后,他的生意更是再也搞不起来了,但一大家子都需要靠他养着,晚年的时候他没有办法,便找到刘航琛,希望刘航琛可以借钱给他。

刘航琛

久未联络,本以为会遭到拒绝,但没想到刘航琛拿出空白支票说道:“杜先生,150万以下,你随便填。”其实两人的交情并非有多深,只不过刘航琛在上海遇难的时候,杜月笙曾帮助过他几次。

有过金钱之交的未必是真朋友,但是雪中送炭的一定是。杜月笙曾经风光一时,被誉为“上海皇帝”。他在顶端的时候,自然有很多人打着朋友的名义争相和他结交,但是在他落魄的时候,伸出双手的刘航琛才真正的经受了友情的考验,这也是杜月笙一辈子帮助别人的福报。

杜月笙一生经手的钱财无数,但临终前留下的遗产却只有区区10万美金。即使落到这样寒酸的境地,临终前,他还是坚持烧掉了多年来别人写给他的所有欠条。对此杜月笙淡然回应:“现在是乱世,欠钱的人流落四方,生死未卜,你们上哪里找?再者说,能够记着我的好的人,即使没有欠条,见到你们落难,自然会伸手帮一把;我最担心的是,如果不记得我的好的人,就算他是欠了最多钱的那个人,你们找到他,不但要不回钱,反而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最后,杜月笙用了一句古语作了总结:“大恩如大仇啊。”

杜月笙墓碑上方是蒋介石题“义节聿昭”

和张群题“誉闻永彰”金色挽额

毛泽东曾用6个字评价杜月笙的一生:“有本事,没脾气。”作为黑帮大佬,杜月笙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病逝,享年63岁。去世后2年,其妻子姚玉兰将他的骨灰带到台湾,安葬于台北县汐止“秀峰国小”的后山上,墓地坐东南朝西北面向上海,也就是说杜月笙墓碑朝向大陆的上海,其用意不言自明。

“终其一生有本事,没脾气”

撰文 | Jane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