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983~2023,中国信息技术课的四十年

2023-02-16 17: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导语

除体育课外,相信信息技术课一定是多数中小学生另一门喜爱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人们所需的相关知识素养也越来越多,社会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与之对应的则是,义务教育阶段更需在课程教学时引起重视和思考。那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我国中小学的发展如何,其中又有哪些环节和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01

从1983到2023

信息技术课的四十年

相较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起步要晚一些,但发展至今也来到了第四十个年头。总结来看,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试点起步、逐步普及、全面普及以及纵深发展四大阶段。

图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年第7期

1983 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制订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大纲《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提出计算机课程是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的正式起步,计算机教育在一些大中城市学校逐渐开展。

到了 1986 年,国家教委又召开“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大会修改了 1983 年的教学大纲,将其更名为《普遍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用)》,新增加了三个应用软件(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教学内容,且课程试点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例如北京在城区所有中学均开设了计算机课,郊区的重点学校也有所涉及。

时间来到 1991 年,经过几年的试点,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迈入“逐步普及”的新阶段。这一年 10 月,国家教委正式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的纲领性文件。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也于这一年起草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纲要》,并于 1994 年正式下发。此外,这一时期国家还颁发了《中小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指导纲要》,将教师群体的计算机普及工作提上日程,整个社会开始重视计算机普及教育。

到了世纪之交,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部颁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新的指导纲把课程更名为“信息技术”,对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增加了“网络及其应用”的教学模块。由此,全国中小学掀起了一个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新高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全面普及”阶段。

时间来到近几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入“纵深阶段”。2018 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版),新课标构建了包含“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的信息技术学科大概念,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征和学科本质更加突出。去年,国家又颁布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版)》,提出培养学生从“技术消费者”变为“技术创造者”。

02

内涵外延日渐丰满

课程要求不断提高

通过前文梳理,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在我国中小学的地位不断提高。课程普及度上,从最初几所学校的试点尝试,发展到成为国家规定的选修课程,再到作为国家课程中的独立科目,其在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从边缘走向核心。内容丰富度上,课程教材在经历多次的更迭后,也是与时俱进愈发全面。

政策定义上,从最早的《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1984 年),到《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994 年),再到如今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指导性文件规定的课标从最初寥寥几句,到后来提出掌握基本知识外,进一步加深学科道德品质教育,再到凝练信息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等。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和立体,实现了从技术类课程向素养类课程的转变。

进一步看,这不仅是当下教师教学的现实诉求,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个体需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质量的教师核心素养。掌握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是当下中小学教师“互联网+教育”的必然选择。积极主动的促进信息技术发展,支持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主动迎接新时代信息技术的挑战及机遇,是中小学教师当前的必修课。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议案提出到 2022 年,根本上初步实现了“三提升一全面”的发展战略目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实现创新式的发展。《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中提出全面的培养师生信息的涵养和素养,以达到推动技术应用能力素质的拓展,同时具备领好的信息思维,也可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逐步发展的具体要求。

尤其面对新课标下,需要各学校、各级教研团队、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自身实施新课程的优势和困难,制定各区或各学校的实施规划,形成优秀的新课程方案和教学实施案例,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环境,为信息科技课程发展贡献区域及自己的智慧。

03

工具性or文化性

课程走应试“老路”?

同多数学科一样,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自起步之时,就存在着工具性与文化性的争论。早期的程序设计教学更偏重个人价值,而后人们又开始强化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认为应偏重社会价值。但课程的工具属性也受到不少质疑,北京景山学校的郭善渡老师曾表示, 并不认同“那种试图把现在的教学内容,同若干年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的实际需要,简单直接地一一对应起来主张”。

摆脱技能倾向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焦点,是信息技术课程专家和一线实践者一直努力的方向。“只见技术不见人”的技能倾向使得信息技术课程难以真正关注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难以关照到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素养与技能。如今的信息科技课程正在纠正过分强化工具应用而着眼于培养学习者的内在品质与思维。

正如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熊璋教授所言,“将课程定名为‘信息科技’,把‘科学’放进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信息科技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操作,录入、办公软件操作和编程的熟练不能够培养出学生的信息素养,会打字、会操作、会编程不表示会利用信息科学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更无法上升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层面。”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改革创新驱动教育发展,推动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任务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与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活动,积极试点探索大学先修课程。只有在师资品质、活动设计、社区实践、评量方式等方面下足功课,才能掌握好课程工具&文化的“火候”。

值得注意的是,摆脱技能倾向并非不要技能,也不是空谈学科素养,而是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全面变革,在学科素养导向下统筹内容和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应注重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和数字化素养等方面内容的平衡,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能够做更多的事情,计算机科学使得学生能够看得更深,数字化素养更是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

因此,不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需冷静思考其中意义。如果没有对学习本质审慎思考,类似曾经信息技术课程中火爆的编程或创客教育,终将成为披着羊皮的奥数竞赛工具——沦落为单纯狭隘技术的训练与应试教育。

结语

细数信息技术课这四十年,从最初“计算机”开始,到后来更名为“信息技术”,再到如今的“信息科技”。课程名称的变化不只是简单改了一个名称,而是人们在社会变化背景下对于课程价值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同时反应了信息技术课程对教师、学生乃至社会所产生终极价值的演变。

参考资料: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回顾.刘向永,赵大威

2. Citedu全媒.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改变.梁玉华

3. 华夏教师杂志社.小学信息技术课编程素养的培养.吴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