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医生在日喀则“造血制氧”,为当地医生培养人才输送技术
自东海之滨至珠峰北麓,一路3000余公里,一批又一批复旦医生志愿走过这段远途。
如今,在上海“组团式”医疗援藏队伍的帮助下,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已获评三甲,辐射日喀则市全境75万人口及周边的阿里、那曲地区。医疗诊断水平、科研、人才培养……援藏医生都在关注并推进。
在第三批“组团式”援藏期间,上海医生着力建设医院在疾病检验、诊断、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软实力”。日喀则全院的研究氛围也被调动起来。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总计只发表了60多篇中文刊物文章,而自2015年以来,全院已发表文章70多篇,其中包括30多篇核心期刊文章。另外,援藏医生也会帮助当地医生到上海进修学习。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为当地人民开展义诊。本文图片均由 复旦大学 供图
为日喀则建成8个诊疗中心
“一直以来我就有支边的想法,想到祖国最偏远的地方作些贡献。作为一名父亲,我也想给儿子做出一个榜样。”援藏医生张源说。
2017年7月8日,张源告别妻子和4岁的儿子,与上海市第三批“组团式”医疗援藏队伍的其他26位医生一起,从上海出发,辗转成都,来到美丽的日喀则,开始为期一年的医疗援藏工作。
与他同行的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李庆忠,也早就做好了准备。两年前,他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定下了三年组团援藏的工作计划:第一年发展鼻-颅底外科,第二年发展咽喉及头颈外科,第三年发展耳显微外科。计划的提出者正是上海市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研究院副院长余洪猛,李庆忠接过的是“第三棒”。
初到高原,克服高原反应是要跨过的第一道坎。不能像内地一样快步走路,连爬楼梯也成为一件异常艰难的事。进藏的头几周里,氧气瓶成为每个援藏医生的生活必需品。
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惧吃苦。
援藏医生张源所在的超声科,一共只有6位医生,每天的超声检查240余例。作为科室主任,他迅速投入工作,除了进行日常的临床诊断,还着手加强科室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李庆忠在到院的第二天就开展了医院第一台耳显微外科手术——鼓室成形术。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管技师陆子贇为了尽快熟悉工作,多次与上一批“组团式”援藏同事沟通业务,制定工作计划。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主治医师张忠伟则放弃了入藏后第一周的休息期,到医院实地查看科室,与同事交流,制定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的路线图……
在上海市对口援助日喀则医疗的任务中,复旦大学牵头六家附属医院以己所长、压茬推进,为当地乃至整个西藏地区的医疗水平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7年7月,上海(日喀则)临床医学诊疗中心揭牌,上海8家三甲医院分别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签约共建,全力打造下属8个诊疗中心。
而在今年6月10日举行的复旦-日喀则医学高峰论坛上,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助力的“消化内镜中心”和“脑科中心”一起挂牌,此外还有眼耳鼻喉科医联体、儿科远程医疗医联体、肿瘤病理分中心、肿瘤病理诊断医联体及周平红教授-大国工匠工作室。
这些机构将依托复旦各附属医院相关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和基地,进一步助力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支持医院继成为三甲医院之后实现新的腾飞。
李庆忠医生在为当地人做检查。
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
援藏并非单向,上海的医院同时向日喀则当地医生敞开了怀抱。
2014年3月,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王豆和索朗曲珍首次前往上海,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进修。王豆还记得,内镜中心主任姚礼庆为她们这两位西藏医生特别开设了“学习小灶”,手把手教她们怎么做内镜。
正是在这样的训练下,王豆和索朗曲珍连续创造了当地医疗史上内镜诊疗的多个“第一”:2014年7月,索朗曲珍顺利为一位慢性腹泻的病人做了结肠镜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引起腹泻的病灶,做了病理活检;8月,王豆完成一例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手术。
然而,消化内镜中心只有两位会做检查的医生远远不够。搬迁新院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每月完成逾200人次的诊疗,比在老院增加了一倍多。
第三批上海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向医院领导反映,希望每半年能送一个消化内科的年轻医生到中山医院的内镜中心,这样两三年后,科里的五六个年轻人就都能像王豆她们一样独当一面了。今年6月,当地医生次旺拉姆启程前往上海,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
医疗援藏,关键在人才培养。在援助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过程中,复旦大学充分推进由“输血供氧”向“造血制氧”的转变,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张源医生在为当地人民做检查。
助力科研和科室建设
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水平还体现在诊断、评估、检验和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
在第三批“组团式”援藏期间,复旦医务人着力建设医院在疾病检验、诊断、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软实力”。
如陆子贇医生在担任日喀则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期间,竭尽全力将上海检验技术的精髓留在日喀则。以往,每个检验样本需要医生手工贴上标签,写下信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在他的推动下,检验科建立了信息化系统,100份的血常规检验耗时从原先的5-6小时减少到1-1.5小时,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安全准确。
医院的研究氛围也被调动起来。
“在整个医学研究领域,西藏的数据都比较匮乏。而事实上,高原医疗数据是这里宝贵的资源,如果充分发挥其研究价值,将为西藏当地、乃至整个国家带来巨大财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院团委书记龙子雯在三年援藏期间担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兼医务处主任,他发现,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总计只发表了60多篇中文刊物文章,而自2015年以来,全院已发表文章70多篇,其中包括30多篇核心期刊文章,“有了前两批‘组团式’援藏专家打下的扎实基础,现在全院的研究氛围被调动起来,每名援藏队员都带领开展1-2个课题。”
据统计,复旦的“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已在日喀则当地累计带教当地骨干医师72人次,引入新技术105项,其中填补自治区空白15项,指导当地立项1个自治区重点课题和10个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目前,日喀则人民医院是西藏自治区单体投资最大、硬件设施最先进的医院之一,设置病床700张。它还是目前西藏西部唯一一家三甲医院,辐射日喀则市全境75万人口及周边的阿里、那曲地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