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明治维新150年︱世俗与超世俗:走向现代的日本佛教

何燕生
2018-07-23 10:4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

近期,澎湃新闻记者就“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佛教”这一话题采访了旅日学者何燕生。本文内容原是访谈中的一个问答,限于访谈主题和篇幅,现将这部分内容单独发布出来,希望对渴望了解日本佛教、明治维新的读者有所指引。

明治维新时期的佛教,长期以来并未成为日本佛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日本的佛教研究由于长期以来受到注重文献考据的传统的“佛教学”的影响,一直以来比较关注对“经典中的佛教”的研究,梵文、巴利文因此成为了学者必须攻克的语言关。论文中如果没有几句梵文、巴利文,似乎显示不出论文的水平。我周围的很多佛教学专业的同学都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因此,那些不属于“经典中的佛教”,或者历史距离我们较近的佛教,如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以及近现代佛教,并不属于传统的“佛教学”的研究对象,很少有人去研究。其次是日本佛教研究的主流是“宗学”。今天的日本佛教都是建立在对镰仓时代各个宗派祖师的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称之“宗派佛教”,或者叫“祖师佛教”。而今天日本的佛教研究队伍一大半都是这些宗派的僧侣。由于受到宗派的限制,他们一般都比较关注自己所属宗派的教义和历史,比如禅宗的学者比较关注禅宗的问题。这种研究,一般称为“宗学”。这样一来便造成了这些学者对“历史上的佛教”比较关注的结果。

由于受到来自上述两方面的学术背景的影响,有关日本近代佛教的研究,在日本,一直以来是哲学、思想史和历史学的工作。不过,这个局面在10多年前得到了改变,其领头人是原东京大学教授末木文美士。末木之所以能够开辟近代佛教研究的领域,关键一点,他不是僧侣,尽管他的学术背景是“佛教学”,但他在东京大学佛教学系担任的是“日本佛教”的研究。这样的学制安排,在日本其它几所国立大学,比如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大阪大学和名古屋大学的佛教学系中,是不存在的,属于一个特例。在末木的带动下,一批年轻人加入其列,有关近现代日本佛教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陆续出版了许多研究成果。这里选择几部著作,略作介绍。

《明治思想家:近代日本の思想・再考Ⅰ》

《明治思想家:近代日本の思想・再考Ⅰ》一书,是作者末木文美士关于日本近代佛教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从题目看,该书似乎不是在讨论佛教问题,然而这正是作者的意图之所在。因为以前研究明治维新时期思想的学者,很少关注明治时期的佛教思想家,“明治佛教思想”一直以来被“边缘化”。本书就是针对这种背景而撰述的,问题意识鲜明。书中所讨论的人物有岛地默雷、井上圆了、井上哲次郎、村上专精、清泽满之、高山牛、铃木大拙、纲岛梁川、田中智学、内山愚童、高木显明、冈山天心、西田几多郎等。这些人物,显然不是走在明治维新运动最前沿的人物。作者的意图,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旨在“通过追寻佛教及其周边的思想家思想的演变,试图描述‘另外一个明治思想史’”。因为,在作者看来,明治思想,是以国家与宗教、伦理道德与宗教、世俗(世间)与超世俗(出世间)、个体与全体、有限的自己与无限的绝对者等的对立与紧张关系作为主轴发展起来的,而且这些问题大多延续至今,并未得到充分的解决,因此,明治佛教思想家的思想不仅仅是佛教一方的问题,而是整个明治思想界的问题。

《近代日本の日莲主义运动》

大谷荣一的《近代日本の日莲主义运动》也值得介绍。我们知道,日本佛教“日莲宗”是由来于日莲的人名。用人名作为宗派名,在佛教史上非常罕见。这也正反映了日莲的人物魅力和思想特色。正因为如此,日莲思想在国家主义盛行的明治维新时期,吸引了一大批知识人士和政治家,并形成为一种思潮,一般称之为“日莲主义”。本书专门探讨了1880年至1920年代日莲思想在日俄战争特别是在日本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如何被利用和被解读,最后形成为“日莲主义”的情况。该书应该是日本学术界出版的最早讨论“日莲主义”的专著,因此,出版后,获得了日本宗教学会的“学会赏”。大谷现任职于京都佛教大学,是一位多产的少壮派学者,之后还出版了《近代佛教という视座:战争·亚洲·社会主义》、主编过《近代佛教スターディズ》(近代佛教研究)等,这些都涉及到明治时期的佛教。

Of Heretics and Martyrs in Meiji Japan: Buddhism and Its Persecution

另外,美国学者James Edward Ketelaar的Of Heretics and Martyrs in Meiji Japan: Buddhism and Its Persecution,也值得介绍。该书主要对明治时期的“废佛毁释”进行历史学的解读,所谓“屈服的危险性”与“创造性的不屈服的可能性”,是该书叙述的关键词。作者曾留学日本,现在是芝加哥大学历史学教授。

《小栗栖香顶の清末中国体验—近代日中佛教交流の开端》

我国旅日佛教学者陈继东的《小栗栖香顶の清末中国体验—近代日中佛教交流の开端》于2016年出版,以明治初期小栗栖在华“布教”期间所留下的日记为线索,考察小栗栖在对中国佛教以及日本佛教比较与理解中所表现出来的“互为他者”的思想轨迹。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小栗栖这位净土真宗僧侣,以前日本学界很少注意,中国学界知道的更少,陈继东的研究是一个突破。当然,关于明治维新时期佛教的研究,远远不只这些,还有许多成果,也都很不错。特别是随着“现代佛教”这个学术领域在北美和日本国内的兴起,关于明治维新时期佛教的研究,相信会出现更多的好成果。

    责任编辑:于淑娟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