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痛别!又一巨星陨落

2023-02-13 17: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杰出教育家

北京大学教授翟中和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3年2月10日14点42分

在北京逝世

享年93岁

翟中和(资料图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翟中和在细胞超微结构、放射生物学、病毒与细胞生物学等领域从事科研与教学,较早建立细胞超微结构技术,首次研制成鸭瘟细胞疫苗,在动物病毒复制与细胞结构关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翟中和是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细胞增殖与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创建者之一。他曾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奖、钱临照电子显微学奖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终身贡献奖。从建设学科、编写教材,到建立博士点,他为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

翟中和1930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县,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学系,1951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被派往苏联学习,1956年从列宁格勒大学毕业后回国,在北京大学生物学系任教。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20世纪80年代初期,翟中和深感自己原来研究的超微结构形态学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在科研中引入分子生物学技术。1985年至1986年,翟中和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系佩曼教授的实验室做访问教授,从事细胞核骨架及其与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翟中和意识到我国的生命科学发展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外,“只有不断调整方向与步伐才能跟上形势。选择先进的、有理论意义的又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科研课题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关键问题。”

从美国回国以后,经过较长的分析与考虑,翟中和决定选择“细胞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体系”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历经翟中和与他的五、六届研究生十多年的艰苦奋战,这一领域的研究真正与世界接轨了,此后他们的研究工作步入系统性,发表五十多篇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被国外重复引用。

1991年,翟中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翟中和教授主编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对提高国内细胞生物学教学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教材曾获得2002年及2022年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翟中和与细胞生物学教材

翟中和曾在《北京大学学报》撰文《我和我的学生们》,文章写道:“这些青年人能考上北京大学,说明他们大部分是优秀的,素质是好的,有一定的能力。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弟一样爱护他们,关怀他们,珍惜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这个集体的温暖。学习伊始,我们就给学生一个概念,能做北大的研究生是难得的机会,要好好珍惜,把握好时间,做好研究生首先要勤奋,勤奋是攀登科学高峰的第一要素,即使你有最好的天分,没有勤奋也很难有成就,要树立勤能补拙的思想。做研究生是科学培养,要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同学们在和谐气氛中,充分发挥自主思考的能力,再加上踏实地做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自然容易出成果。”

翟中和说,我们很重视同学们参加各种科学会议,只要科学研究做得好,就鼓励他们去到各种科学会议上做报告。我认为参加科学会议做报告,亦是一种锻炼。但有一个前提,一定要把报告做好。在这之前要在实验室做预报告,请大家提意见。我们对同学写论文,严格要求,论文一定要有充分可检验的实验数据,要很认真严谨地做结论。报告要清晰,简短有力。同学们每参加一次科学会议,就是一次很好的提高。教研组很多同学都参加过科学会议,做报告效果也很好。

学生们在实验室为翟中和院士(前排右二)庆祝生日

翟中和还说,学生的业余生活很精彩。风和日丽的假日,我们经常集体外出郊游,一路欢声笑语。归途中,学生们会说:“翟老师,我们馋了,请客吧。”我们就找一家饭馆,高高兴兴吃一顿。实验室外有一块空旷地,课余学生们会自发组织各种运动比赛,每次比赛几乎所有人都参加,自娱自乐十分风趣。这个集体有一个代号叫“124”,“124”是他们朝夕相处、做研究工作的大实验室。一批批师兄师姐从这里走出去,在海外他们写信回来总是深情地“问候124,怀念124”。学生就是生活学习在这样的和谐环境中。

共和国今年已痛别19位院士

1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范维唐,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1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赵其国,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1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核集团快堆技术首席专家徐銤逝世。

1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材料与工艺专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武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9岁。

1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葛修润,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1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陆熙炎,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1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杨福愉,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1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第七一九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

1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1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原院长钱逸泰同志,因病于合肥逝世,享年83岁。

1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防空导弹领域专家梁晋才,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1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蔬菜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方智远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1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工程及通信技术专家胡光镇院士逝世。

1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军地雷、爆破技术领域专家李钊院士逝世。

1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半导体光电子学家王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科学家、著名教育家、我国生物化工工程研究和工程教育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欧阳平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

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国际小行星“黎介寿星”被命名人黎介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8岁。

2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专家吴中如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

2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杰出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翟中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他们献身科研,呕心沥血

这些“国之脊梁”

值得我们铭记

致敬,缅怀!

文字整理:嘉镱

校对:贝贝、熠蝶

主编:薇薇

终审:周巍

原标题:《痛别!又一巨星陨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