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汇讲堂|看视频:30分钟了解万年前的上山文化与贾湖文化
2022年12月11日下午2-5点,由文汇讲堂主办、澎湃新闻网作为特别媒体支持的“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系列讲堂第二讲在云上举行。本讲主题为:8000年前: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天文考古体系建立者冯时以其缜密而严谨的天文知识讲述了中华文明源头。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分别以9000年贾湖、一万年上山为主题做了论证,呼应了本期主题《8000年前:中华文明起源》。
我们剪辑了三位嘉宾主题演讲的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对此,冯时教授对古人所建立的中华文明理论总结出“三要三本”:文明体系即道德体系、知识体系、礼仪制度。而“三要三本”的源头是天文。
之后,冯时教授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等发掘的考古实物来看中国文明观念。冯时教授认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文明的传承,我们不应放弃传统而重建文明理论来研究自己的历史。
冯时教授演讲内容,详见文章:从天文学起源论证中华文明有8000年历史
张居中认为,中华文明起源得益于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并形成其特质。
经济基础是植根于长江、黄河两大河流域的农耕社会形成的南稻北粟的二元结构,兼有南北之利的“五谷”“六畜”的经济结构,这些使得中国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向前发展。
从思想基础来看,有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天文观,敬天法祖的文化传统和牢固维系的血缘纽带。张居中借用了冯时教授的“三要三本”理论,从这个角度展开论述贾湖文化之中呈现出的文明因素,及其在中国礼乐文明起源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张居中教授演讲内容,详见文章:9000年前,中华礼乐文明已在贾湖萌芽
蒋乐平在演讲中展示了上山文化中的明星展品:一粒万年稻米,并重点讲述了上山的稻作文化。上山文化与稻作证据伴生的就是定居证据。蒋乐平在演讲中提到,上山遗址已经发现了21处,普遍发现了房址遗迹。可以肯定,上山文化已经出现稳定的定居模式。
蒋乐平在演讲最后提到,在2020“上山遗址发现二十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考古学家达成一个共识:以浦江上山遗址命名的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蒋乐平研究员演讲内容,详见文章:万年上山,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