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丝路文明》特刊丨西安鼓乐鸣 音自大唐来
“咚咚咚”的鼓声在西安大唐芙蓉园紫云楼三楼响起,随后,笙笛云锣音并作,鼓铙相和,或肃穆清雅,或大气磅礴,共同奏响“西安鼓乐鸣,音自大唐来”的传世绝唱。
乐手们表演的西安鼓乐始于汉,盛于唐,至今已流传1400余年,是内地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
据考证,西安鼓乐脱胎于唐代宫廷燕乐(宴乐),“安史之乱”时流入民间,后因不同的演奏风格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宫廷乐曲受到民间文化影响,几经变化,但始终蕴含着与唐宋音乐的关联,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鼎盛时期,长安城活跃着百余家鼓乐社,形成遍布城乡的盛景。
每年农历六月,忙完麦收,从秦岭终南山南五台开始,鼓乐社便在城内外登台亮相,开启一年一度的“民间音乐节”。笙管齐鸣、昼夜不停,乐社之间同台“斗乐”,一家鼓毕、一家鼓起。
千余年来,西安鼓乐的活态传承延续不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西安鼓乐社在20世纪末发展艰难,几近濒危,至今仅存六家,东仓鼓乐社便是其中之一。
东仓鼓乐社建社历史悠久,古称“敬禄仓东仓鼓乐社”,至明清时为皇官粮仓所属,是当时极少数“吃皇粮”的官办鼓乐社。它曲调丰富、形式严谨、风格鲜明,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交响乐”,传承方式非常原始,乐曲韵谱全由民间音乐大师、乐工、艺人口传心授至今。
2004年4月,中国文化部将“东仓鼓乐”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6年5月,国务院将“东仓鼓乐”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东仓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破规矩只为破局
提起东仓鼓乐,年逾古稀的范炳南仍难掩激动。
“我生在西安东仓门,从小就看鼓乐演出,跟着老艺人们吹吹打打。”东仓鼓乐社社长范炳南回忆道。随着时代更替,街区变迁,鼓乐的演出也就越来越少。
等到30多岁,听不到鼓乐声时,这样的变化让范炳南“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为了自己喜爱的鼓乐声,在1978年, 范炳南正式拜西安鼓乐大师赵庚辰为师。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的人生和鼓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为恢复东仓鼓乐社,他和师傅一起四处奔走联系民间艺人,收集保护古乐器、乐谱。
“不同于简谱和五线谱,西安鼓乐曲谱延续了宋代俗字谱,即便认识谱子,也不知道旋律。千百年来,乐曲韵味全由老一辈口传心授。目前保留下来的鼓乐曲谱有三千多首,专家整理出一千多首,真正能演奏的只有二三百首。”范炳南说道。
随着老艺人年事渐高、相继谢世,东仓鼓乐社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东仓鼓乐“复活”,千年鼓乐在大唐芙蓉园内奏响
2004年,东仓鼓乐社打破千余年来“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在西安周边乡村免费招收少儿,两年间招生男女学员百余人。
“年管月笛当日笙,学会打鼓得三冬。”学鼓乐是个漫长且煎熬的过程,笛鼓笙箫一样接一样学过去,需样样精通。而且教学只能口传心授,把谱子和技巧记在心里。
“15岁时,我就开始在东仓鼓乐社研习鼓乐,师父拿着工尺谱,教一句我们唱一句,鼓、笙、筝、琵琶……各种乐器都要学都要会。”如今的东仓鼓乐社主管齐兴峰回忆道。
最终,所有学生只有18人坚持了下来,成为了新一代的东仓鼓乐演奏者。
2006年4月,东仓鼓乐社正式进驻大唐芙蓉园,在紫云楼固定演出。
“为保护抢救东仓鼓乐,在乐社刚入驻的时候,我们就为社员们配备了新的服装,在园区紫云楼搭建了新的舞台。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是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更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旗下大唐芙蓉园景区工作人员介绍。
“曾经的东仓鼓乐社也面临日渐凋零的窘境。‘文化+旅游’模式为鼓乐提供了发展平台。”东仓鼓乐传承人赵筱民说,十几年来,东仓鼓乐社深耕西安鼓乐文化,抢救了大批工尺谱,培养了一批年轻人。目前,东仓鼓乐社有共有27名乐手,成员平均年龄30岁。
《鼓》声不息
东仓鼓乐社从入驻大唐芙蓉园以来,以唐朝的演奏对阵、丰富的曲调,真实再现了大唐典雅恢弘的王朝音乐。
时移势易,原生态的鼓乐演出形式已很难吸引更多的现代受众。
“一套完整的坐乐形式的演奏最少需要90分钟,观众很难有耐心听完。”齐兴峰解释道。
面临不断兴起的文化旅游,以及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讲好中国历史故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关注东仓鼓乐,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延续下去,是曲江新区与东仓鼓乐社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要坚持原汁原味,传统的‘根’不能变,在这个基础上要大胆创新。”赵筱民说道。
由曲江文旅出品的唐代宫廷燕乐《鼓》,唤醒千年非遗的新生
为传承千年文化精华,东仓鼓乐社历经数年悉心打磨,唐代宫廷燕乐《鼓》顺势而生。《鼓》是原生态的东仓鼓乐二次提升与升华,通过全新的编曲和表现形式, 在“黑科技”的加持下,将具有非遗基因的东仓鼓乐以感人的生命传承故事和传之有道的交互方式绚烂呈现。
“东仓鼓乐是世界非遗的重点文化音乐精髓,我们的剧中可以听到非常纯正的千年大唐遗音。这是我们中国人最宝贵和最珍贵的一份传承和传递,全世界可以在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的舞台上看到。”《鼓》的导演、作曲靳韬分享道。
知音难觅,候尔千年。如今,东仓鼓乐社在紫云楼演出已达到了上万次,前来观看的观众除本地人之外,更是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
2022年11月,大唐芙蓉园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评为“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宫廷燕乐《鼓》的表演,可谓是这份荣誉的点睛之笔。
跨越千年的西安鼓乐、百年命运跌宕的东仓鼓乐社,与一个个在酷暑寒冬修行过来的鼓乐学徒,也似乎在千年皇家园林,找到了在这个时代传承下去的路。
“守”与“变”
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三个重要理念的推动下,随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作为重要旅游资源获得关注,日渐变成可体验、可购买,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不仅让“非遗”大放异彩,也赋予旅游更蓬勃的生命力。
实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不可移动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原封不动的固态保存,只有通过创新发展,让其走近生活、融入生活,才能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于是“非遗+旅游”便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方式之一。
作为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遗址景区,大唐芙蓉园被选为东仓鼓乐社的入驻地,在文化遗址旅游景区中成功注入了非遗元素,引爆了游客们观看旅游演艺的热情,这种方法不仅让非遗活起来,也给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原本就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非遗,世代相传到今天,如何才能重新建立与现代生活的链接?这就离不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的定义,可以“被不断地再创造”, 是非遗不同于文物的核心特质。那么以东仓鼓乐社进行的歌舞类为代表的表演,无疑是对舞蹈、音乐、服饰、节庆甚至习俗传说类非遗文化的再开发。
东仓鼓乐逐渐发展成大唐芙蓉园的一张文旅名片,在直播间里的东仓鼓乐花式“圈粉”
围绕着“再创造”,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曲江新区,还有不少探索。
在大唐不夜城,香气缭绕的“长安香堂”,沉香甘醇甜美,檀香气味淡雅;“灯火阑珊”灯笼店内,各色花灯让人爱不释手。
西安饭庄、同盛祥、德发长、春发生等老字号饭店的“复活”,让“非遗美食”走进千家万户;曲江池遗址公园旁边的寒窑旧址诞生的“寒窑传说”,入选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戏曲活化石的秦腔,在易俗社文化街区变得年轻、好玩、活泼了起来。舞台幕布后,观众除了听戏,还可以穿戏服拍照、DIY脸谱,并通过沾墨拓纸,带回一份专属于自己的秦腔记忆。
纵观曲江新区策划举办的大小活动,尤其是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重要节日里,非遗活动展演更成为必选项,秦腔、皮影、泥塑、剪纸、马勺脸谱等非遗项目更是成为各大公共文化空间必不可少的元素。
此外,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曲江新区在非遗保护方面,更是注重“智”的运用。在易俗社文化街区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内,收藏着很多秦腔名家戏曲名段,为了不破损戏曲原声碟又方便参观者欣赏,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戏曲片段录入新媒体设备,参观者可以通过展厅内音视频互动查询体验系统,一键聆听。大明宫遗址公园引入的遗址复原展示装置,利用数字技术还可以通过虚拟方式拼接、复制、修复被毁坏的文物,全方位多视角展现昔日古都、遗址、文物的风貌。
从数量、到质量再到“智”量,曲江新区在非遗传承方面不断探索发掘,这些无一不展示着其对于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视,而这些非遗活动也不断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让非遗不仅“活下去”,还能“火起来”。
自带“流量”的曲江新区,在非遗保护方面,不断激发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任重而道远。期待着更多的非遗在大众生活中复兴,在奔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道路上,与时代同行。(文/《丝路文明》 吴宇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