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黄河记者深入井下煤炭生产一线:地下400米,触摸“黑金”

2023-02-09 16: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常有人把煤炭比作“乌金”,可见煤炭的生产自古以来就充满风险与艰辛。还有人说,每一块煤都是汗水泡过的。煤矿究竟是何种模样?煤矿是怎样从漆黑的地下世界,经过煤矿工人们的手,变成冬日里千家万户的温暖?带着对神秘矿井的好奇,新黄河记者走进山东能源兴隆庄煤矿,探访矿井里的世界。

矿工在地下400米下的煤矿巷道穿行,检查井下管道。

穿防静电“装具”,3分钟下降至地下400米

“入井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仔细,禁止携带非防爆电子物品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工作人员叮嘱着。作为“中国矿井排头兵”的兴隆庄煤矿,安全生产始终是永恒主题。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按照要求除去自己的全部衣物,更换上专用的保暖衣裤、长袜、纯棉质地带反光条的工装和长筒胶鞋,这一切都是防止静电产生的安全装备,当然还有配有头灯的红色安全帽、井下自救器和定位装备。

兴隆庄煤矿是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虽然已建成投产40多年,但“绿、亮、清、美”的特点,将整个矿区打造成了“三季花盛开、四季绿相随”的江南花园式人文景观。井口设在园区的中心位置,3部用于上下井的重型垂直电梯,矿工们称它们为“罐笼”,一次能运送50人左右。

工作人员介绍,每次入井前都要进行身份核验。“每名入井人员都要提前进行实名登记并接受安检,整套流程比机场还要严格。”不仅如此,煤矿每天入井的生产班组第一要务就是开好“班前会”,除了当班的具体工作安排,反复强调的就是安全。

刚刚通过闸机,记者就感到一股强风扑面而来。在煤矿井下的世界里,风力越强劲就代表离出口越近。走进罐笼后,随着安全员一声哨响,罐笼开始缓缓下降。随着下降距离越来越深,地面世界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漆黑。

工作人员打开头灯介绍,“兴隆庄煤矿距离地面400米左右,罐笼单次下降的时间基本为3分钟。”粗略计算下,这个距离放在地面至少将近130多层的楼高。

矿井底红色锦鲤游动,“交通网”四通八达

地下400深的世界与先前预想所不同,这里并没有狭窄的巷道与昏暗的灯光,反而是灯光明亮、开阔整洁的巷道。令人惊讶的是,在主井出入口的通道墙壁上贴着整齐干净的瓷砖,镶嵌了不少游动着红色锦鲤的鱼缸,表明这里氧气充足的含量。

这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格外亮眼,整齐划一的作业现场各类物料码放井然有序,让人耳目一新。良好的通风条件让巷道中的空气与地面之上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明亮的中央控制室,一排排标注着各种控制功能名称的机柜竖立在道路一侧,机柜上红色绿色的按钮和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仪表,承担着地下世界的“主导权”,凸显了矿井智能化建设的成效。

随后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换乘地下电机车进入矿井的更深处。电机车是矿山企业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它的运输能力大、速度高费用低。工作人员介绍,电机车是矿工们每天在地下乘坐次数最多的交通工具,“在地下从井口到作业面距离很远,我们每天都要乘坐电机车,来回巷道许多次。”

兴隆庄煤矿地下400米的矿井中,小火车主要负责井上井下物料、人员的运输任务,例如矸石、水泥、设备的运送和生产班组的上下井等。

行驶在“地下秘境”,灯光明暗交错之间,仿佛缩小版的公路隧道渐渐出现在眼前。巷道内的道路经过硬化,拱形的墙壁之上有规整的各种电缆和管道线路,黄色的信号指示灯闪闪烁烁,编织出地下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井内压力、瓦斯等检测智能化

兴隆庄煤矿是我国“六五”期间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年产3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煤矿,也是全国首批“现代化矿井”。

在井下巷道,随处都能看到压力检测仪。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地下煤矿的特殊性,在对巷道墙壁进行铁丝网铆钉加固的基础上,所有铆点都设置压力检测仪,随时检测压力状况。除此之外,巷道里设置了瓦斯监测监控器,按国家标准瓦斯浓度超过1%就会报警。同时,风电系统也在不停工作,保证了地下工作的安全环境,做到了“隐患可控,事故可防”。

兴隆庄煤矿井下400米,煤矿工人在煤矿巷道穿行,检查着地下中央泵房和变电所。

“现在,我们每个矿工下井,人手一部防爆手机。”为了防止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的爆燃事故,煤矿专门配备了防爆手机应对井下复杂的工作环境,防止有效点火源的产生,确保在易燃易爆环境下的安全通信。

结束探访后,在踏上罐笼升井前,最后的步骤是清洗长筒胶靴。“为了不对外面的环境造成污染,我们不仅要清洗鞋子,返回地面后,所有人还要进行洗浴,进行整体的清洁。”工作人员介绍。返回途中记者遇到一队刚刚结束工作的班组,随着罐笼的缓缓上升,隧道口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人,他们的脸上虽然沾了些许的煤粉,但双眸却炯炯有神。

时隔两个小时,终于再次见到明亮的阳光。当罐笼渐渐停稳,踏出脚步的这一刻,记者真正明白了正是这些煤海深处的矿工们,给世界带来了光和热。

编辑:周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