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极日记 | 撤退的冰川:公路边的冰川
原创 极地塞翁
2006年5月21日
塔尔基特纳-帕默-马塔努斯卡
6°C | 13 °C
阴有时多云
1
告别迪纳利
早晨8:30,离开塔尔基特纳。临行前,又跑到K2办公室,请运营经理苏珊娜(Suzanne)在我们的国旗上签字留念。
一路上,雪山、松林、苔原、湍流……莫名的魅力,不时停下车来拍照。
走了50多公里,回望迪纳利山脉,那云,果然比昨天更厚——看来,昨天K2对天气的预判没错。
2
兴园餐馆
开开停停、磨磨蹭蹭,下午一点才到帕默(Palmer)——塔尔基特纳到这里仅130公里,正常一个半小时的路竟走了4个多小时。
这是一个不到6,000人的小镇。但由于地处1号公路和3号公路的交叉处,便成了马塔努斯卡-蘇西特納(Matanuska-Susitna)自治市政府所在地。
公路边上有一栋红瓦白墙的房子,门前两尊金色的狮子,外墙上明晃晃两个繁体中文大字——“兴园”。拉开门走进去,原来是个中餐馆,英文名字叫Peking Garden(北京花园)。
餐馆内部是中国古典式装修,龙飞凤舞,富丽堂皇。
自助餐平时8.19刀,周日为10.19刀。典型的西式中餐,八道热菜,四道冷盘,味道不错。
老板姓周,听口音像是江浙一带的人。1984年到阿拉斯加创业,如今已经20多年了。
周老板夫妻俩在公路边租下了这栋约600平米的平房。除了餐馆,还开了一家汽车旅馆。单人间75刀、双人间95刀,都配有自助厨房。他说,这个价位,对中国客人还可以打折优惠。
老板娘说,这里是阿拉斯加唯一的农业产区,种植的马铃薯世界闻名。这里还有麝香牛和欧亚驯鹿(Reindeer)饲养场。
3
路边的冰川
下午4点,来到马塔努斯卡河边。乏味的河景造成的视觉疲劳,加上连续八小时驾车的体力消耗,最重要的是,时隐时现的太阳还挂在45度角上,不是拍照的最佳时机,于是停下来,坐在车里眯了一觉。没想到,五分钟后就被阿拉斯加的大蚊子叮醒了。
索性不睡了,直奔马塔努斯卡冰川。
1号公路边的马塔努斯卡冰川(Matanuska Glacier)是一个山谷冰川。它长 43 公里,宽 6.4 公里,是美国可驾车抵达的最大冰川。它的终端就是马塔努斯卡河的源头。距离1号公路大约2公里左右。
1号公路在冰川附近的路边开辟了一个休息区,也是马塔努斯卡冰川的观景台。一对情侣在餐桌边野餐观景。
4
同源的冰川
马塔努斯卡冰川是从马库斯贝克山(Mt. Marcus Baker)溢出的。
这座山溢出的冰川还有哈佛冰川——对,就是学院峡湾那个著名的哈佛冰川。
OMG!
我们从海上到陆地,绕了近500公里的大圈,看到的居然是水平距离不到30公里的、同一源头的两个著名的大冰川。不同的是,向南溢出的哈佛冰川流进了海洋,而向北溢出的马塔努斯卡冰川则融化在了陆地。
一座高山峡谷可以积蓄多少雪,可以转化成多少冰川冰?
5
不进不退,岿然不动
这个40公里长、6公里宽的冰川像一条弯曲的长河流过狭长的山谷,使马塔努斯卡冰川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象洞,冰川形成的冷空气有效地抵挡住了山上吹来的暖空气,保持了这里温度的相对恒定。
在这个小气候中,马塔努斯卡冰川的终端从韦尔斯湾撤退到现在位置已经超过一万年,既不继续后退也不再前进。这期间,地球经历了若干次大的冷暖变化,包括白令陆桥转变为白令海峡这样的巨变,但这个冰川却我行我素、不为所动。
事实上,冰川的上游每天向前流动约 30 厘米。但由于下层冰川冰的不断消融,截至 2006 年,冰川终端的位置与过去 30 年相比,变化不大。
原标题:《北极日记 | 撤退的冰川 -12- 公路边的冰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