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国心理学教授:比“一万小时法则”更重要的是找对“导师”

2023-02-08 15: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周滢滢 外滩教育

看点

“一万小时法则”名声鼎鼎、深入人心,但细究却值得商榷。本文结合了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的观点,提出孩子的成长不能盲目相信“时间的力量”。比坚持和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对路子和方法——就比如,寻找一位足够优秀的指导者。

文丨周滢滢 编丨Leon

“一万小时法则”,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

这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Malcolm Gladwell) 在《异类》一书中的核心观点:普通人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需要10000小时的训练。“一万小时法则”因此广为流传。

它也因此成为很多父母“鸡娃”的有力依据——成绩不如人?那是功夫不到家。只要在学习上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就没有理由不如人。

初听很有道理。可是如果将孩子的学业表现和成绩,完全推给孩子是不是足够努力刻苦,容易造成很多的误解,也小看了“教育”的复杂性。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就曾公开对“一万小时法则”提过异议。

安德斯·艾利克森

他认为,“一万小时法则”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变量,那就是练习的效果和效率如何。

拿小提琴演奏来说,有的人尽管练习时间足够长,却仍无法成为大师级演奏者;相反,那些练习时间虽然不如前者,但有一位好老师能在练琴过程中给予适时指导的人,往往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差别是什么?因为后者能够帮助演奏者进行足够有效的练习,跳出盲目练习、假性努力的陷阱。艾利克森将这种足够有效的练习,称为“刻意练习”。

不仅仅是音乐领域,艾利克森对体育、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都有过相似的研究,无一例外发现了 “刻意练习”在其中的作用。

在近期一次访谈节目中,他直言,今天的教育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刻意练习”的原则同样重要。任何一个孩子,想要取得某项成绩并不能仅仅靠“苦学”,在孩子的身边,需要有一位足够优秀的指导者角色。

这样的“导师”角色,还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聚焦于能力,而非知识,以终为始制定目标,真正提高孩子的学习效能。

不进行“刻意练习”

再多训练也是枉然

早在 1993 年的一篇论文中,艾利克森就和两位同事发现了“刻意练习”在小提琴演奏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正如格拉德威尔所说,想要成为一位杰出的演奏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约 10 年或 10,000 小时才能精通这门技艺。

但是这一万个小时怎么练,却是有讲究的。

艾利克森研究发现,“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接受老师的个人指导,老师能够对他们进行单独评估,并确定‘下一步要的发展和提高方案’,否则就会停滞不前。”

具体来说,刻意练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设立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有目的的的练习,主要是通过“积小胜为大胜”,最终达到长期目标。具体目标越是明确,越能有效引导孩子的练习。

比如,当一个学生在练琴时,如果目标仅仅是“每天练习半小时”,看似也很坚持,但是这却是散漫无目的的练习;

如果目标是““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适时调整,不仅更容易取得进步,也更能激发孩子的挑战欲。

2. 练习过程是专注的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正在进行的学习任务上。一次只专注一件事,这对于学习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这就需要尽力营造出一个更容易专心的环境,隔离潜在的干扰因素。比如,在孩子开始学习或者某项练习之前,就要手机、游戏、零食等各种可能导致分心的东西收起来,这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

3. 必须包含一定的反馈

不论想达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都需要反馈来帮助孩子辨别他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因此,在启蒙阶段,孩子尤其需要一位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导师,适时给予精准的指导和反馈。随着时间推移,当练习和指导达到了一定的量,孩子会渐渐学会自我监测,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调整。

4. 需要走出舒适区

在练习过程中,如果我们仅仅是做那些已经感到很容易的事情,不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便永远无法进步。

因此,真正有效的学习,一定是需要不断逼迫孩子走出舒适区,持续尝试那些刚好超出目前能力范围的学习内容,这注定是一个不断重塑自我的过程。

那么,通过以上这些内容的刻意练习,我们的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事实证明,那些各个领域的高手,最大的变化是,建立起了高度专业化的心理结构。这种专心化的心理结构,能够帮助进行高难度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卓越。

换句话说,在任何学习领域,“菜鸟”和高手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是否建立起关于这一领域的“心理结构”。

以写作为例,一位在写作技能上构建起了良好心理结构的学生,他会在写作时考虑如何确定写作的主题,如何根据主题相关性进行内容组织和取舍,以及更多细节上的考量,比如如何写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头,结尾如何进行总结或概括,是否要前后一致,相互呼应等等。

在音乐领域,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形成了一定的“心理结构”,就看他能否进行即兴乐器表演和探索,对于曲子听起来如何,怎样将曲子的不同部分融合成一个整体,以及演奏手法的各种变化将对声音产生什么影响等方面,是否都很清楚。

当一个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心理结构”,他就能在这一领域有更好的表现,进而产生正向激励作用,形成自己的特长。

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建立起了有效的“心理结构”,进而可以在某个领域自由探索和发展,我们将之称为“开窍了”。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成功的科学家、作家,都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们遵循自己的兴趣,做科学实验、尝试业余写作,持续精进。

艾利克森提醒,无论哪个领域的高手,一定是那些在刻意练习上花费了无数时间和心血的人。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除了有毅力,还要有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指导者角色,在孩子成长中不容忽视。他们不仅深谙刻意练习的秘诀,能够提供非常宝贵的反馈,而且知道如何针对学习者的个人情况“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例如,优秀的数学老师不只是关心学生对某道题目的解答,还会观察某个学生是怎么得出这种解答方法的,以此来了解学生的现有掌握水平,并针对如何更有效地思考和解答提出建议。

成长路上没有“导师”,

怎么办?

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很幸运,在成长路上,能有“导师”提供专业性的指导。

如何没有“导师”,怎么办?幸运的是,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很容易从互联网上找到海量学习资源。

就拿英语学习来说,有一些孩子虽然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但是他们依然能通过“刻意练习”,将英语这门语言掌握得非常好。

外滩君曾不止一次听到有英语牛娃这样分享自己是如何通过看剧学英语的。比如他们会找来一些带字幕的英文电影,一遍遍地观看,并将字幕遮住,努力理解片中人物的对话。为了检验理解,在看了N遍后,再将字幕显示出来,进行对照。

很多孩子看完电影之后不过瘾,又将英文原著拿过来看。在原版阅读中学习单词、语法和句式,英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水到渠成。

类似这样自我设计练习方法的例子还有很多。

艾利克森分享了一些可以遵循的基本原则。他表示,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三个F”——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来自我提升。

这三个阶段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可以来看看作家富兰克林是怎么“自学”写作的。

富兰克林在其早年自传中,描述了自己年轻时,如何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写作者,甚至连语句都难写通顺的情况下,通过自我摸索,成为了一名作家。

首先,是模仿和练习。他以文才斐然的英国杂志《观察家》为学习对象,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章,以最为相近的方式重写那些句子;

其次,是反馈和纠正。写完后,他回到最初的文章,进行对比,并在必要时纠正自己写的版本,这是反馈和纠正;

最后,将复杂技能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除了句式表达,他还以这样的方式,将写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词汇积累,篇章布局能力,行文逻辑结构等方面,进行一一拆解,各个击破。

在这过程中,富兰克林通过有目的、有方法的练习,最终将优秀的写作内化于心,形成了对于这门技艺的“心理结构”。练习得越多,“心理结构”也日臻完善和成熟。

因此,帮助孩子发展某一项技能、培养某项特长的最好方法,就是提供一些可以复制和学习的模型。

除此以外,艾利克森发现,那些日后颇有建树的孩子,其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阶段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比如,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激励孩子,点燃他们内在的动机;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以身作则,教给孩子自律、刻苦、负责任、珍惜时间等一些重要的价值观……

而且研究表明,那些各领域的杰出人物,通常也选择了父母特别感兴趣的领域或行业。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可见一斑,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塑造孩子的兴趣。

从这一角度来看,父母不是“导师”,却胜似“导师”。

无论如何,当刻意练习成为一个孩子人生中的常态,他即使没能抵达某个行业或领域最前沿,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更自如地应对种种挑战。

对教育的启示:

传统教学如何提升效能

既然“刻意练习”这么重要,那么它对今天的教育有何启示?如果将“刻意练习”运用在课堂教学当中,传统课堂应该发什么样的变化?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韦曼,曾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发起一项“科学教育计划”,探索用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教授物理学科,而不是采用传统的50分钟教学法。

具体来说,就是让老师用一种受到“刻意练习” 原则指导的方法来教学生。

每次上课之前,学生被要求读一段从物理学课本中摘下来的内容,有三四页纸长,然而再完成一个简单的在线判断题测试,看看他们对这部分内容掌握了多少。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课堂中会讲到的物理学概念先有所熟悉。

接下来,老师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提出一个“课堂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探讨每个问题的答案。老师则是最终的阐释者,并负责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

这样的讨论使得学生可以充分思考一些概念,寻找概念之间的联系,探究范围也往往会超出特定的课堂问题。

上课期间,老师会在各小组之间来回走动,回答学生的问题,倾听学生的讨论,并且辨别学生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这样一种“翻转课堂”,因为学生能收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及时反馈,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更高。即使是知识内容的掌握,也比传统教学法下学生高出2.5倍。

艾利克森表示,通过“刻意练习”的原则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幅度改进各个领域和学科中的教学效能。

“如果只是教学生一些事实、概念和法则,它们会作为单独的信息进入到长时记忆中。假如学生想用它们做某些事情,比如解决一个问题,那么注意力与短时记忆的局限便会显现出来。学生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还得记住这些不同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信息。

这也是为什么,在传统教育中,除了科学教师之外,大多数人都无法正确地解释是什么引起了四季更替,即使这些知识早在小学科学课上出现过。”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终为始制定分阶段小目标,聚焦于能力,而非知识,去真正提高孩子的学习效能,这已经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艾利克森提醒,时代已经变了,已经不存在“上学、找份工作,然后退休”这种固定的人生模式。40年前存在的许多工作,在今天要么不复存在,要么已经改头换面。现在的年轻人普遍要换好几次工作,也没人知道将来的工作会是什么样。

未来的孩子,如何为社会的快速变迁做好准备?除了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外,别无选择。因此,训练孩子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将变得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1.《Researcher Behind ‘10,000-Hour Rule’ Says Good Teaching Matters, Not Just Practice》.Edsurge

2.《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著

原标题:《美国心理学教授: 不要陷入“一万小时法则”误区,孩子更需要的是“导师”角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