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后一期2022年私人阅读十佳 by七七
小河:已经2月份了,2022年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这是最后一期2022年私人阅读十佳了。
文/七七
我是七七。自疫情开始,捡起了读书的习惯。远离网络,远离网络上的戾气和充斥着评论区的争吵。一年一年过去,反倒发现网上还是有安静的去处,但还是比不过读书。
过去一年读过的书,似乎都有一个意思,就是如何在喧哗的生活中安顿自己。我们需要追随认真生活的人,倾听认真感受与思考的声音,接通各种各样的精神传统,然后,认真做自己的事。
1 《既见君子》
这本书谈曹植、阮籍、谢朓、李白等诸家,主要是古体诗。张定浩的文字,干净而考究,有诗的节奏,文字中又充满了怀人之情。我对古体诗的体会就始于这本书。
张老师在后记中谈到:“它并不是一项有计划的学术研究或创作,而只是人生迈入中途之际某种感情危机的产物”,“表现的形式则均是通过努力触碰和谈论一些最优秀的古典诗人,来丰富和安定自己的生命。”能有这样的触碰和谈论,能与古人相会,是让人羡慕的。
2 《读书与跌宕自喜》
马雁的文字同样看上去简单随意,实则字斟句酌,有特别的节奏和态度,表现为鲜明的个人风格。马雁在这本书中谈到陶渊明,谈到《长安古意》,但总要在文章开头认真地写家旁边的野地和书店旁边馆子的五香兔脑壳。马雁认真地写她提到的每一件事、每一本书、每一个想法,坚定、坦诚、热烈,但也是深刻的。对这本书,没有比“跌宕自喜”更好的形容了。
3 《余音》
这本书谈民国的学人与学术。那是个动荡而充满变化的年代,以至于我们很难设身体会当时人们的迷茫、纠结、选择与坚持。这本书努力为那个时代和时代中的学人做侧写,写王国维的一篇最好。
历史是彼时的当下,但当其成为历史,总是经过了清理、简化与遗忘。彼时和当下其实一样,对于真正生活于其中的人,总是呈现出复杂而混沌的面貌。
4 《既有集》
刘铮的每本书都值得推荐,这本尤其好,文字清楚生动,犀利且决不落俗,虽然有时候显得有些刻薄。刘铮也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乔纳森读书),分享一些读书心得与总结。其博览群书,囊括中外古今,是读到他的文章之前难以想象的。
这本书写普鲁斯特和桑塔格的几篇最好。《普鲁斯特是怎么读书的》一篇,也可略窥刘铮是怎么读书的;写桑塔格的两篇中形容“努涅斯的文字得以有一种明净之美”,同样可以形容这两篇文章本身。
5 《慢读漫笔》
这本书虽是随笔,但专业性渗透在字里行间。作者的专业是佛学史与佛教文献研究,对此我一无所知。但我仍然非常喜欢这本书,愿意跟随作者慢读与漫谈,是因为从中看到了对初心的坚持,特别是读到最后一篇《却顾所来径:学习研究六朝佛教史的心路历程》。
作者长我十几岁,我一直的印象中,那一代人处在糟糕的学术环境中,整个学术圈也是乌烟瘴气,少有人真正潜心学术。读到这本书我才发觉这印象或许是错的,即便是混乱的环境,也有新的力量在生长。读到作者如何求学,如何受益于师友,如何明了自己要走的路,会得到一些信心。“不忘初心”,是个被用滥了的说法,但真能做到,在变化万端的世界中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是难得的。
6 《走出唯一真理观》
陈嘉映的文字,总能用最简单朴实的话讲清楚最抽象难懂的哲学,而且会让人觉得特别有道理。陈老师的文风的反面可以用他在另一本书里的话形容:
“我们知道,任何说母语的人都有这种优势,就是你可以言不及义地说半天也似乎言之成理。”
而这种言不及义的风格现在无处不在。即使不跟陈老师学哲学,多读读陈老师的文字也是善莫大焉。
我自己在这本书中感触最深的是这样一段话:
“我们要把我们做的事情拉近到你大致看得明白的地方来——你知道这是好的,你不知道它终极是好的。你知道它是好的,你知道这是你应该做的。它不是什么千秋功业,但它是实实在在的思考和行动。”
7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陈老师的书读起来顺畅,看似东一句西一句,其实前后十几讲是有线索的。起始,陈老师从平常观念中引出许多问题,比如“狐狸会推理吗”;到中途,读者突然眼前一亮:
“那么,该怎么来思考这个问题呢?当时提出这个问题,你可能不知道怎么去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有比较多的资源来思考这个问题。”
之后,陈老师重新处理了开始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创见,这些创见,借陈老师的说法:“觉得有意思”。
终点,回到了古希腊,回到了哲学的起点——“认识你自己”。在终点,看似学究式的思辨分析与个人的当下困惑联系起来。第十章的问答环节是不应错过的,甚至比正文都精彩。
8 《六十八年心路》
这本书是杨振宁为自选的几十篇论文的评注集结而成。物理部分我很多不能懂,但杨振宁谈及他的生平经历讲得非常精彩。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正值战乱,但那段时间也正是他科研道路的开端。据其自述,其之后几十年的科研风格正是形成于这个时期。后来杨振宁远渡美国,经历了个人与国家的许多历史节点,杨振宁在书中都有坦诚明白的交待,可以想见其人格。
读这本书的另一个体会是,杨振宁生逢乱世,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与国土沦丧,所以他心中始终对祖国安定与繁盛抱有深沉的情感,这可能也是他九十高龄仍下场参与建造大型对撞机的争论的动机,是我们后人难以完全体会的。
9 《纸上卧游记》
在这个时代,熊逸这样毫不避讳地表达对思考的热爱与对大众的鄙视,实在是个奇人。这本书读者群显然不大,否则熊逸怕不是要被喷死,每篇文章我都能想到好几个帽子给他扣上。但熊逸虽然犀利,他的文章确实言必有中,有观点、有态度,且有博览作为底子。能看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书,还是很有趣的。
10 《旅行人信札》
1981年,陈嘉映一个人出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这本书是陈嘉映的家信的合集,写得极为好看。陈老师为人所熟知的多是他中年以后的作品,但其实他平白晓畅的文字风格在年轻时就形成了。陈老师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且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在以后的作品中,陈老师总是强调思想需要元气来增益。没有这样横冲直撞、哪儿人少哪儿不好走去哪儿的胆气,没有对祖国大地、山川名胜的真实感受,阅读与思考形诸文字总是会缺少元气。
对我来说,这本书有另外的特别的意义。在那样一个特别的年代,处于转折点的年代,无论个人还是国家的未来都充满未知,那时的那个年轻人,读过许多书,做过许多活,走过许多路。他始终怀抱希望,不断思考,一步一步地爬上山,只为看山间的瀑布。我们也处在一个转折点的年代吗,新的一年会是怎样呢,我不知道。但是隔着岁月回望,似乎能真切地看到那个年轻人闪亮的眼睛,总是会给当下一些力量。
- 感谢关注 -
原标题:《最后一期2022年私人阅读十佳 by七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