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职业教育热潮背后:产教融合效应能否延续?

2023-02-07 12: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随着职业教育提升促进行动不断深入,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也随之不断拓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效应初步显现。2022 年,国家层面支持产教融合的政策密集出台,各地也开始积极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工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赛道带来新机会。然而,产教融合之路上尚有堵点,未来,想要乘上产教融合东风,企业还需主动融入教育布局,真正做到与高校同频共振。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提升促进行动不断深入,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也随之不断拓展,各地开始加速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径,有些已经产生显著经济效益。

在宏观角度,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中观角度,产教融合是企业与学校的有机融合;在微观角度,产教融合是岗位需求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产教融合对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定就业与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如何构建产教融合动力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点。

国家层面支持产教融合的政策在过去的一年里密集出台。其中,新《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上升到法律层面。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职业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22 年的产教融合政策 多鲸梳理

与此同时,国家也在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为产教融合提供资金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十三五」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等重大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集中支持优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职业教育重点项目。这些政策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捆绑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良性互动机制,推动产业与教学有机联动,促进人才供需有效对接。

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下,各地也开始积极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工作。据教育部 2021 年 12 月 27 日新闻发布会称,按照中央关于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目前,全国已认定了 21 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各地培育了 4600 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一大批行业组织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

2022 年起地方层面产教融合支持举措(部分)

以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多地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切实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动态匹配,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产业、城市同频共振、融合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表现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组织位阶不断提高、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特点。

第二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也于 2023 年 1 月发布,包括机械、交通运输、农业、土木建筑、能源动力、生物技术等 40 多个行业领域的 100 家企业将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建设,成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力量。其中既有西门子、用友、腾讯等高科技企业,也有中船重工、三一集团、神州高铁等重工业企业,还有网络电商、文化艺术、旅游餐饮、农业医药等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的行业,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基本涵盖职业技能人才可从事的各类职业。

在政策持续利好和各地积极推动下,产教融合将不断深化发展,为职业教育赛道带来新机会。

虽然目前职业教育办学路子拓宽,多地都在加快产教融合实践,但产教融合之路上还有不少堵点。产教「融而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两张皮」等现象仍然存在,与高质量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高校角度来看,由于很多老师是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缺乏产业实践经验,高校很难真正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往往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没有建立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等办学水平和教学条件,高校服务产业系统发展能力存在缺陷。

而站在企业角度,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驱动力也存在不足。一个学生的培养周期至少需要 3 年,而很多企业在经营上一般是 1-2 年短线考虑。加之实践中高校更热衷于合作大企业或龙头企业,但基于市场竞争压力的考虑,这类企业更关注自身主营业务的发展,不会在长线教育培养上投入大量资源。还有企业认为与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会无形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害怕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被「搭便车」,人才完成产教融合培养后离职。也有企业难以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等。这些问题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缺乏长期保障与规划。

现有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参与组建行业性或区域性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集团、接收实习生、共建实训基地等,而协同创新共享知识产权、独立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等较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形式较少。企业与院校合作仍然只停留在劳务用工的「表层」,难以真正发挥协同力量,校企协作深度有待提升。

此外,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长期分离分立,高校习惯于封闭办学,行业企业也习惯于封闭生产和经营,双方的开放性和社会化程度都不够。如果没有校企双向信息发布、对接服务、法律保障等方面的专业服务配套,校企之间将沟通不畅,成为制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不是简单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而是调整「教师队伍搭建——教学体系设计——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整套运行逻辑。在首批培养的学生就业之前,产教融合究竟能为企业带来多少人才供给,创造多少商业价值还是未知数。对于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产教融合,不少企业仍然会持谨慎态度。

尽管产教融合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但随着政策逐步明朗,业内对于产教融合的普遍判断依然乐观。产教融合领域有望迎来一波资本涌入,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有望获得更多优质资源倾斜。

结合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产教融合主要利好四类企业:一是通过自建、并购等方式举办职业院校的民办学历类职业教育企业;二是既为满足自身用人需求,也为补足产业上下游人才短板而举办职业教育的跨界企业;三为用户提供技术技能提升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企业;四是提供软硬件输出的高校信息化企业。

目前,产教融合主要通过三种模式实现。一是政企合作、校企共建模式。这种模式下,由政府输出资源,企业输出课程、设备及赛事出口,政企合作「搭台」,为校企专业共建夯实基础。二是产品服务模式。由学校支付经费,向企业购买课程、设备,从而支撑学校开设新专业。三是学费分成模式。校企以当地主管部门划定的学费标准为依据,基于课程设备投入、人员投入、专业特点、学历层次、招生规模等要素,综合测算并进行学费分成。

目前,部分企业已经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获益。这一方面来自于产教融合研发,即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校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帮助企业在产品或者服务等方面增加创新性。比如长春电子科技学院从长春市专精特新企业中精选引进综合智能等 6 条初具规模的生产线,并与长春一汽富晟共同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业学院,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带动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产教融合共建也能有效促进校企双方多种资源合作共享,使企业受益。产教融合共建主要是指,依托高校重点学科或者重点实验室背景,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在开展专项科研的同时,成为在校生的教学平台。比如兰考三农职业学院与焦桐乐器、中州乐器、琴昇乐器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和实训实践基地,形成了全产业链人才培养培训机制,目前,兰考县民族乐器企业达 219 家,年产值达 25 亿元。

此外,高校和企业开展人才培养与互动交流,通过高校教师、学生到企业开展实践,企业派高管到高校授课等形式,发挥高校理论和企业环境、行业经验优势,为高校和企业赋能。比如山东理工大学博士、教授到企业挂职的「一人双岗」计划,已为淄博市 400 余家企业选派 500 余名「科技副总」,带领大学生工作团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科研平台建设等,合作研发项目 100 余项,共建研发平台(研究机构、实验室)30 余个,解决 200 余个技术难题。与此同时,企业也通过设立奖助学金等形式投入资源反哺学校,推动产教融合良性循环发展。

未来,借助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高端智力资源的聚焦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和高校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共建」、「引企入校」、「订单班」等形式,吸引高校师生到企业挂职锻炼、实习实践,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等,有效改善企业人才结构,丰富企业人才储备,帮助企业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中小企业同样也可以从产教融合中受益。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组织开展「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从 32 个省(市)近 200 所申报院校中确定 113 所高校为首批建设单位,联合企业、学校共建实训基地,为专精特新企业培养实用人才,同时推动建立产教融合专家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家和高级技术人员遴选「产业实践教授」,吸引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参与到职业教育中的教学中来,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公益课程、规划职业发展等,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总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校端培养的人才必须要面向产业实际需求,企业也要积极主动走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去,与学校共同投入、共同开展专业规划,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实施和实习实训,实现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同频共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