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人必吃的12种元宵节传统风味

2023-02-06 16: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美食台

元宵节既是春节的最后一站,也是农历新年中第一次能见月圆的夜晚。自古民间就有提灯赏月闹元宵的习俗,故此元宵节又被叫作“灯节”和“小正月”。

元宵当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团圆而聚,俨然仍在欢庆春节的气氛当中,一系列经典美食亦会轮番登场,继续延绵着年味的喜乐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

元宵节当然不能少了一碗汤圆,许多时候元宵和汤圆几乎被视作互相重叠的同义词,然而,它们又分别代表着两种差异颇大的食物和制成方法。

简单来说,元宵是将馅料放在糯米面粉中不停旋转晃动,逐渐“滚”成一颗圆形的丸子,而汤圆则是捏在手里“包”出来的。包出来的汤圆质地相对密实,易于存放冷藏,而滚出来的元宵表面容易有小气孔等不规则形态,不便于长时间暴露于空气和冰箱保存,因此讲究现做现吃。

“滚”元宵

“包”汤圆

汤圆常被当作一道加餐甜品,为年饭收尾,寓意新年人团圆、事圆满,阖家幸福甜蜜。经典做法是将芝麻馅、花生馅的汤圆,或与桂花、醪糟米酒同煮,打入蛋花,盛出时清香扑鼻,入口甜软又不失韧劲,令人倍感愉悦和温暖。若是考虑到高糖高油,可用不含馅料的纯糯米圆子替代,同样温润味美。

在华东地区,汤圆也有和饺子馄饨一样包菜包肉的吃法,知名如上海鲜肉汤圆、苏州荠菜猪肉汤圆等,广东江门亦有过年吃咸味汤圆的传统,而在西南川贵地区还出品炒汤圆等特色做法,变化层出不穷,无论咸甜皆大饱眼福和口福。

年糕亦是过年经常吃到的应时食物,又叫“年年糕”。“糕”取“高”的意思,寓意生活一年高过一年、好过一年,做法同样遵循各地特色,如苏州的桂花年糕、山东的红枣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广东的黄金椰汁年糕等。若是简单操作,亦可参照汤圆做成甜汤,或将白年糕切片炸至金黄,佐以砂糖即可享用。

还有一种同样以糯米制成的经典应节甜食,即是八宝饭。“八”在国人的认知里向来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传达着渴望富足、好运的心愿。

至于八宝饭究竟要用哪八种食材,其实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定论,但一般少不了莲子、红枣、薏仁米、青红丝果脯等,多数是甜味食材,也各自被赋予了意头说法,像莲子是为“早生贵子”、“婚姻和谐”,薏仁代表“长寿”、“高洁”,青红丝表示“祝福”、“喜庆”之类。八宝饭在上海、湖北荆州、河南郑州、广东徐闻等地的做法皆堪称经典,浅尝小口便叫人回味悠长。

曾几何时,饺子只在冬天临近过年的饭桌上才会出现,彼时也正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大人孩子的饭前活动都围绕着包饺子展开,擀面的擀面,调馅的调馅,包的包。每个饺子仿佛都汲取了齐心手作的温度,新鲜出锅的饺子冒着勾人的热气,越吃越有过年的滋味。

如今饺子已不限于过节时才能享用,而进化成为厨艺小白和日常生活的必备物资。饺子既是面皮制成,又包含各种荤素馅料,如韭菜、荠菜、白菜、西红柿等,与猪肉、鸡肉、牛肉等混合调配,涵盖了基本的碳水、蛋白质等各项营养需求,可蒸可煎可煮,轻轻松松就解决一餐。

但到了年节时候,吃饺子便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进食行为,而有了区别于日常的特殊含义。据传明清时期,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在民间已经十分普遍,从三十吃到元宵,吃饺子讲求的是“更岁交子”、“新旧交替”,连着饺子馅也一同被赋予了全新的解释,例如酸菜通“拴”,白菜通“财”,芹菜通“勤”,种种意头结合起来,就有了“吃饺子、交好运”的流行说法。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饺子在全国各地演变出众多不同的讲究吃法,像是同为北方,身处黑龙江的东北人爱吃酸菜猪肉馅儿的,到了山东青岛、渤海等近海一带则对芹菜鲅鱼馅情有独钟,北京又偏好用茴香、扁豆和鸡蛋调馅。他们的外表形态看似相近,但实际风味绝不可一概而论。

去到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饺子的形态口味又和刻板印象有了更大区别,典型像是广府早茶中的虾饺和沙县小吃里的玉米蒸饺,而在四川成都的钟水饺,则将当地麻辣鲜香的红油和经典醋味融为一体,和重口爱好者特别对味。

今日上海、浙江、江苏等江南一带还流行元宵吃馄饨的习俗。馄饨和饺子属于近亲,皆形似元宝,按吴语说法有“兜财”、“兜福”之意,而馄饨谐音“浑囤”,是为农家祈愿来年五谷丰登,家中囤满粮食。南宋杂史《武林旧事》曾记载馄饨有不下百种做法,像是鸭肉馄饨、丁香馄饨、笋蕨馄饨等,亦有包面、抄手、云吞、扁食等各式叫法。无论叫法做法上有何差别,都是从古至今无法绕过的年味担当。

肉丸子是许多家庭平日不做,但到了新年节庆时会特意下厨施展的一道传统食物。丸子有荤有素,包容着当地各种不同的口味和食材偏好,例如北方地区喜欢放入白萝卜、胡萝卜,湖北则会加入莲藕,广东、福建等地偏爱吃鱼丸和牛肉丸。

肉丸既可以单独作为一道吃食享用,比如干炸丸子、珍珠丸子,也可当作配菜,常见做法如放入汤中和冬瓜、白萝卜同煮,起到提味增鲜的作用。

肉丸的经典佳肴要属红烧狮子头和四喜丸子,前者归于淮扬菜,后者为鲁菜,两者的出品似乎区别不大,只是顾名思义,四喜丸子自然只限用四个,代表福、禄、寿、喜四重祝福,如果数量用错,也就失去了这道菜的创意初衷。而狮子头除了红烧,还演化出清炖的做法,例如扬州地区出品的清炖蟹粉狮子头,猪肉与蟹粉和谐相融,入口极为细腻,汤头清香有味。

鱼是元宵饭桌上最讨口彩的食物之一,除了“年年有余”,鱼和龙在民间传说中有着互为相通的关联,两者形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龙须、龙鳞、龙尾等部位和鲤鱼近乎一致,所谓“鲤跃龙门,过而为龙”,如今元宵时仍以提鲤鱼灯、跳鱼灯舞等习俗继承和显示着这种逆流而上、勇于蜕变的精神内涵。

全国各地的鱼肉佳肴数不胜数,诸如江浙出品的黄鱼烧年糕、松鼠鳜鱼、西湖醋鱼,四川的豆瓣鲫鱼,广东的清蒸多宝鱼、香煎鲳鱼,两湖的香辣白刁、清炖白鲢,乃至各种家常口味的红烧鲫鱼、红烧鲤鱼等。

过年过节还少不了一只“大吉大利”的鸡。在广东过年吃鸡讲求整全,这种习惯在广府以外也颇为普遍,例如煲汤时偏好使用整鸡,除了份量上的考虑,也饱含着阖家分享的善意。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新疆大盘鸡,川贵辣子鸡,广式白切鸡、豉油鸡等,日常吃过年吃,怎么吃也不腻。

过年吃食的一大亮点,就是多了许多油香四溢的花样炸物,春卷便是其一。即是正月里,就不能少了富含春意的食物。

春卷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曾被记载,而后经过不断演化,到元代文献记载出现了包馅油炸的春卷,至今许多地区亦有过年不包饺子而包春卷的习俗。

源于传统影响,春卷不以牛羊猪等荤腥为主要配料,而是选择荠菜、芽菜、韭菜、韭黄、芹菜、胡萝卜、春笋等应季时蔬,然后根据各人各地不同喜好,加入肥瘦肉、鸡丝、虾仁、豆干、糯米、粉条等增加滋味和口感,诸如上海的三丝春卷、扬州荠菜春卷、广式的鲜虾春卷,都展示出不同地域的饮食特色。

盛产莲藕的湖北有过年吃炸藕夹的习惯,江南等地亦有相近喜好,又叫“炸藕盒”。“莲藕”通“连”,取意“好运连连”,藕片形似圆月,因而也是中秋赏月时的应景食物。炸藕夹/藕盒与炸茄盒近似,是用两层藕片夹住肉馅,包裹淀粉后油炸而成,成品金黄酥脆,咸香开胃,热吃冷吃俱佳。

麻花也是年节时的常见炸物,是以两条面交缠拧成一股,放入油锅中炸制而成,形态修长,故取意“长长久久”。天津、陕西咸阳、湖北崇阳等地擅于出品大麻花,日常流行则以小麻花居多,皆是嘣脆爽口,甜咸适宜,是年节时必不可少的磨牙小吃。

在广东一带,元宵炸物则以煎堆更为普遍。煎堆在广西又称“油堆”,在北方等地叫做“麻团”,四川地区叫做“麻圆”,湖北武汉唤作“欢喜坨”,虽然名称各异,但全国各地都能找到类似的身影。

煎堆和汤圆一样由糯米制成,经过高温油炸,鼓胀后的体型呈几何增长,这在粤语文化中念作“又喜又发”,衍生出“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具有招财属性。其表皮芝香薄脆,内里又保留了糯米原始的口感,成为又一吃过不忘的经典年味。你的家乡有哪些经典必吃的元宵美食,欢迎留言分享!

撰文|阿放 责编|王筱祎

部分图源网络

原标题:《中国人必吃的12种元宵节传统风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