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检察日报刊文评河南教师辞职事件:别让老师成为“惊弓之鸟”
今天,高考开始了。就着高考的热乎劲儿,说个和教育有关的话题。这几天,河南省驻马店市一名教师的辞职信,引起不小关注,“如何当老师”“怎样做家长”等“老生常谈”再度被提起。
这名老师是当地一所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由于学生默写古诗情况不理想,他将默写情况拍照发到了家长微信群,希望家长了解并配合督促学习,但此举导致部分家长不满。在收到“登门道歉,否则告到教体局”的威胁后,他写下辞职信。有关这一事件的最新进展是,当地教体局、学校分头做家长和老师思想工作。目前,老师已正常上班,家长也表示了对老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结局皆大欢喜,也希望家长、老师关系能一直和谐下去。就事论事,老师将默写情况发到家长群,的确有些欠考虑;部分成绩较差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在众人面前丢了丑,因此有些情绪,也可以理解。如果“一对一”向家长说明情况,就不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
不过,对老师来说,每件事都和家长“一对一”,精力未必允许。老师做法有不当之处,但家长“登门道歉,否则告到教体局”的反应,却明显过激了。这件事,让老师产生沉重的思想压力。在辞职信中,他称“我已心生魔障”,“如果写错字同学心灵受到伤害,回家自杀了,或者若干年之后自杀了,说是因为我指出了他的错误才轻生的,我该如何面对自己”。
不知道有关部门的介入,是否彻底消除了老师的“魔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经历了这件事,在“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心境下,他今后会怎么做,就不能不令人倍加关注。像默写等学习方面信息,选择和家长“一对一”交流,可以避免无意中对学生的“伤害”,但有些时候“伤害”可能就免不了。比如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老师管还是不管?如果管,怎么管?能不能批评?当着全班同学批评,会不会也被认为是一种“伤害”?
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一个小男孩在课堂上做着各种违反纪律的事情,正常教学已无法继续,但老师并没有什么“得力”的应对措施,只能听之任之。不可否认,一些时候,少数学生、家长的“玻璃心”,让老师在管理上无所适从,部分老师甚至有“惊弓之鸟”心态。还拿小男孩课堂捣乱这件事来说,老师说他,他不听,能把他“请”出课堂吗?如果老师这么做了,家长会是什么反应?学校能否承受相关压力?
当年我在村里上小学,家长碰到老师,说得最多的话是“孩子不听话就使劲打”。“使劲儿打”当然不对,如今学生、家长权利意识觉醒也是好事,但如果教育走向只能夸不能批评的极端,也令人担忧,因为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如此教育下培育出的人格,也是不完整的。
针对驻马店老师辞职事件,有网友评论“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说得真好。但现实是,在家长过度保护下,一些孩子没有抗挫折能力,因一点小事而轻生的事件,近年来发生多起。学生、家长反感、拒绝任何负面评价,老师就只夸不批评,赞声中“玻璃心”更易碎……部分家长、学生、老师,已经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学生。
如何走出这一恶性循环,我开不出什么妙方,只想提醒家长:想让孩子身智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自己要先告别“玻璃心”;一旦哪天更多老师成为“惊弓之鸟”,该说的不说,该做的少做,孩子成长受到影响,再后悔估计就迟了。
(原题为《别让老师成为“惊弓之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