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网上“挂人”须谨慎 网络舆论监督走“歪路”伤人亦伤己

2023-02-03 19: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核心提示: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相关社交平台应开发设计更加人性化、灵活的技术,监测不恰当的言论并对发言人进行温馨提醒。同时,相关法律应更加多样化,适当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以规范网民们的言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最新法律知识的普及,知法才能懂法,懂法才可守法。

武丹/制图

记者|马付才

责编|张晶

正文共3220个字,预计阅读需9分钟▼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网民在网络上发帖、留言也越来越便利,这对基层治理的公开和透明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也有部分网民将网络当成负面情绪的宣泄地,随意在网络上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言行,甚至发布虚假、涉嫌侮辱他人的言论。

接受本社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那些毫无节制、非理性甚至恶意进行发泄形成的网络侵权行为,会对个人隐私、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

被“挂”到网上的苦恼

吕女士平常喜欢浏览某社交网站,在该社交网站上注册个人账号后,常就一些问题发帖讨论。一次,就某一问题,她和一个网友因意见相左进行争论时,双方都有各自的支持者,最后演化成一些网友间的人身攻击。对方一名支持者不知通过何种方式找到了吕女士的微信号和她的身份信息,并加入到吕女士所在的一些微信群中,把吕女士在社交网站上发帖的截图及个人信息,甚至是她的照片都“挂”在微信群和社交网站上。之后,吕女士就时不时接到各种骚扰电话,有的甚至直接对她进行辱骂。

吕女士表示,她本来就有轻微的抑郁症,自从个人信息被人“挂”到网上后,接踵而至的各种骚扰已经远远超过了她的承受能力,后来她求助心理医生,但仍然没有任何好转,“感觉整个人都快崩溃了,思维一片混乱,但在微信群里和社交网站上仍然有些不明是非的人对我不断地攻击,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网络文化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原平方表示,这种把别人的身份公开到网络上,让其他人都可以看到的现象称为“挂人”。“挂”的基本释义是指借助绳索、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高处或连到另一物体上;现在,这个字成了将他人及其相关事件的图片在公共社交平台上进行曝光的行为的网络术语。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其媒介功能也逐步扩大,并且其“一对多”“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形态,使社交媒体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传播网络。人们彼此之间利用社交媒体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同时,一些用户也在利用“挂人”手段维权、揭露等,这一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超过一定限度后,便会凸显负面效应。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社交网站上,“挂人”现象盛行,一些网民一言不合就“挂人”。一群朋友聚会,一个男生要求女生AA,女生付完款后,把男生直接拉黑,然后把这个男生的完整微信号页面以及和她的互动截图都“挂”了出来,指责这个男生是“渣男”;有人感觉购物被“坑”了,立刻把商家的详细信息都“挂”出来,说这是个“无良商家”;更有一些游戏玩家在游戏时,动不动就把对手“挂”出来……这些“挂人”者,一般带有很强的主观倾向,预设立场,信息内容也不一定完整展示,但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这种缺乏完整信息、出于情绪而攻击的“挂人”行为,很容易就演变成网络暴力。

“挂人”会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

周明(化名)喜欢在网上“挂人”,在某社交平台上他曾“挂”过不少人。周明认为,理不辩不明,“挂人”能很好地解决争端,一个曾“认死理”的网友,在聊天截图及个人信息被“挂”出来后,很快就“认怂”了。

“一般被我‘挂’的人有三种:第一种是对社会历史观点有问题的人;第二种是错了还很能犟,为了面子死不认错的人;第三种就是假幽默真低俗的人。”周明说。然而,总认为真理就在自己手中的周明,在一次“挂人”后,不但被对方将其屡次“挂人”的截图“挂”了出来,而且还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北京互联网法院曾审理过多起因“挂人”而引发的纠纷。2020年,李女士发现王女士在某汉服交流平台上多次发布信息,指责其设计的汉服抄袭他人作品。王女士不仅对李女士进行语言侮辱,还将其名字“挂”在网上,引发其他网友对李女士的围攻,导致李女士精神抑郁。李女士认为,王女士的言论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隐私权、健康权;某汉服交流平台未及时删除侵权内容,构成共同侵权。故起诉王女士和某汉服交流平台,要求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赵某在闲鱼App上从于某处购买某品牌服饰,因不满意其商品给出差评,于某为回击赵某的差评,在其闲鱼账号上发布的商品详情中使用“鸳鸯大盗”“职业差评师”等内容评价赵某,同时,还将赵某的闲鱼ID及其与家人的合照都“挂”到网上。

上述两个案例,北京互联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挂人”的行为人均构成对“被挂者”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健康权的侵犯。“挂人”者被判向“被挂”者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赵长新表示,出于追求公平正义的目的,促进公众知情而适度、合理使用个人信息,体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但如果毫无节制、非理性甚至恶意进行发泄,形成“网络暴力”,将会对个人隐私、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

“挂人”事件如何防范

记者调查发现,网络上每个“挂人”的行为人背后,其目的和行为并不相同,有因自己在生活中或网络中权利受到侵犯,所以“挂”出对方照片和可以佐证事实的相关图片,为自己发声的维权型;有出于维护社会公德、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目的去“挂人”的揭露型;还有为了蹭热度,吸引粉丝、博取关注度,本人主动求“挂”的纯粹娱乐型等。

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副院长袁康告诉记者,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0.5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带来信息传播方式、阅读方式和内容生产方式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侵权和网络暴力等问题,而网民因某事争执不下而采用的“挂人式维权”方式,是为达到预期传播目的,在权利与义务失衡的状态下产生的传播乱象之一。

原平方分析认为,“挂人”事件屡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受害者而言,维权成本大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挂人”泄愤案件中,李女士2020年就发现王女士在某汉服交流平台“挂人”的行为,直到2022年11月才赢得“赔礼道歉,并赔偿医疗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的判决,其中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以及时间成本,权衡之下,相当一部分人并不会选择法律途径维权,这也助长了违法者的“气焰”。对侵权者而言,违法成本低也会增加其不断犯错的可能性。此外,法律意识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挂人者”逞一时之快,往往并未想到已经突破了法律的界限。

那么,如何防范“挂人”类事件频繁发生?原平方认为,净化网络生态环境,“软硬兼施”效果会更好。例如相关社交平台可以开发设计更加人性化、灵活的技术,监测不恰当的言论并对发言人进行温馨提醒。同时,相关法律应更加多样化,适当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以规范网民们的言行。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最新法律知识的普及,知法才能懂法,懂法才可守法。

袁康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名誉权和肖像权的权利内涵和保护方式进行了明确,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互联网传播具有瞬时性和范围不可控等特性,网络舆论监督应该在理性中前行。发表评论时,针对他人行为性质、人品信用等内容的言论应更为谨慎有据,对于他人的肖像亦不得丑化、污损。同时,一些“挂人”行为的目的是对侵权的回击,但对侵权言论的反击并不能构成正当防卫的免责事由。专家表示,针对网上言论侵权、非法使用肖像的行为,可采取通知网络服务商删除侵权言论、向法院提起诉讼,甚至发布针对事件的澄清声明或合法范围内的反击言论等救济措施。

原标题:《网上“挂人”须谨慎 网络舆论监督走“歪路”伤人亦伤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