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记者跟拍湿地摄影师的一天
2023年2月2日凌晨5点30分,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贾天玮离开了家门,此时北京室外气温零下7摄氏度。
22岁的贾天玮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从2017年拥有自己第一台摄影机开始,他已经连续拍摄5年时间了。在这5年里,他拍过猫狗、拍过人像,据他讲述,只要是他喜欢的,他都会去拍摄去记录。最近两年,他迷上了拍鸟,“我喜欢拍鸟,它们可以在镜头里给你展示婀娜多姿的美。”
这么冷的天气早起,贾天玮是为了能赶上北京南海子麋鹿博物院组织的摄影开放日活动。
今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恢复”,希望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公众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组织的这次活动,一共有30名摄影师有机会走进湿地保护区,与湿地和动物们进行一次亲密接触,并通过摄影照片展示祖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
湿地日当天参加拍摄活动的摄影师们,右二为贾天玮,右三为刘迪。中环报见习记者曾震摄
一位摄影师扛着“长枪”拍摄远处觅食中的麋鹿。中环报见习记者曾震摄
南海子公园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公园,麋鹿苑是南海子公园的特色。“冬至解角”之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萌发与生长,麋鹿的茸角有的已经颇为壮大,有的却还只是初具形状,每年只有在这段时间内,才能同时看到不同生长阶段的麋茸。同时,麋鹿苑是冬候鸟的天堂,每年冬季,成千上万只鸟儿聚集在这里越冬。
早上7点30分,贾天玮和他的朋友刘迪到达活动现场。他们首先来到了保护区观鹿台附近,准备拍摄麋鹿清晨觅食的场景。这是贾天玮第一次来麋鹿苑,他显得十分开心,“在世界湿地日这天,能在麋鹿苑拍摄野生动物和各种各样的鸟类,我感受到国家对于自然保护的重视。同时也通过这次机会,让更多的市民朋友对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有一个更科学和系统的认识。”
交叉着小脚的麋鹿。贾天玮提供
正在觅食中的麋鹿,头上茸角初具形状。刘迪提供
上午11点左右,贾天玮和他的朋友刘迪换了位置,去拍摄了湿地内的各种鸟类,有孔雀、东方白鹳等。遇到不认识的鸟类,贾天玮就会打开手机查找相关资料。每当树上有鸟飞起,他就会迅速地抬起镜头进行拍摄,然后确定拍摄效果。“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文明观鸟,文明拍摄野生动物,尽量不要去打扰它们。”当记者询问拍摄有什么注意事项时,贾天玮这样告诉记者。
展翅玩耍的东方白鹳。中环报见习记者曾震摄
在树林间觅食的一对黑天鹅。中环报见习记者曾震摄
中午的时候,贾天玮和刘迪去外面吃了一些简单的饭食,随后返回湿地继续拍摄。贾天玮告诉记者,有很多老摄影师为了拍摄湿地日出的场景,早晨6点多就来了,并且携带了一天的干粮和食物,他们一直拍摄到黑夜。
摄影师在交流拍摄湿地以及动物的经验。中环报见习记者曾震摄
在湿地中自由奔跑的动物们。中环报见习记者曾震摄
北京最近有点冷,晚上6点的时候室外气温只有零下3摄氏度,在寒冷的天气中,贾天玮及其他摄影师傅们陆续准备离开了。贾天玮告诉记者,他今天很开心,他和刘迪一共拍摄了2000张左右的照片,“身处大自然中,听着周边的鸟鸣,以及各种野生动物的叫声,这种感觉太棒了。”
原标题:《记者跟拍湿地摄影师的一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