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读他的作品,有多危险?
《恋上哲学家》剧照。
关于尼采,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那句试图摧毁西方文明基石的“上帝已死”,还是被莎乐美拒绝的单恋故事?
如果愿意了解,你会发现尼采身上有足够多的奇闻轶事。他本人在世时默默无闻,这也和他一直所倡导的哲学不那么相似。但即便如此,尼采的一生都在向生活宣战:他从来不认为人生有什么预设的目标,甚至认为人一无所有,不拥有生命的意义,但他也认为正是因为这种人生的虚无,才给了人们创造的无限可能性。
尼采的生活或许是当下生活的写照——这也能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读尼采。当其他哲学家希望更多人信奉他们的学说时,尼采给出的方法论却鼓励人们不相信包括他在内写下的任何教条,而是成为自己的实践者。“只有当你们全部否定我的时候,我才会回到你们身边。”
今天的硬核读书会,让我们走近这位看似消极实则燃着生命之火的哲学斗士。
✎作者 | 平克
✎编辑 | 张文曦
在哲学家当中,尼采算得上是金句频出的一位。“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在他的时代书写和思考他理想中的“超人”,在每个时代我们都听见了回音,他轻而易举地就能够击中生活在庸碌日常里的我们。
在这些金句之外,关于尼采我们还了解些什么呢?
《我是炸药!——尼采的一生》旗帜鲜明且略带挑衅地借尼采的一句自述将他比喻为炸药。那什么是炸药?在自我炸毁的同时,炸毁身边一切。那么,尼采是如何成为了一颗“炸药”,还将周围世界“引爆”的?
《我是炸药!》
[英]苏·普里多 著,刘翔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 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1
首先可以想到的回答是,他对哲学的改造。他为“哲学”发明了一系列迷人且复杂的概念和术语:酒神与日神、奴隶道德、超人意志及重估一切价值……
尼采以一种浪漫的方法去探讨以往欧洲理性主义者给出的问题,构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探讨哲学的方式。
在尼采看来,尽管神殿内的偶像已被推翻,但精神上的偶像仍然以鬼魂般的在场方式支配着头脑——人类理性对自身灵魂仍然执着。近代以来,理性主义已成为哲学的代名词,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是理性的主体,人类的伟大在于理性反思,通过理性思考人类将日趋完满,这是自笛卡尔以来对理性的乐观态度,并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中达到最后的形态。
但尼采嘲讽这些崇尚理性之人。在尼采看来,一个绝对理性的概念将是一个失去活力的概念,它在失却自身的创造力同时,亦失去对自身的把握,使人本身无法再创造任何新的东西。
《死亡诗社》剧照
与理性主义者一样,尼采同样关心主体、关心人的问题,但是他的方法是绕开已经完成的主体性,以创造新的主体——超人。他因此重新发明一系列新的概念:不存在已经自我完善的主体,真正的主体性总存在于远方,存在于我们创造一切之后的时间。
我们活在一个后尼采的时代。一方面,当代世界似乎正朝着尼采的愿望走去,所有价值都在被重估,所有传统都可能被冲击,所有生活形式都正被不断重构;另一方面,我们时代的趋势也与尼采所处的时代形成某些对照,国际上是如今的大国竞争与当时的德法之争颇有相似之处,而文化上轻浮的短视频与当时流行的短句写作也是半斤八两。
所以,尼采的生活很可能是对当下生活的写照,我们仍需同尼采一道追问:假如终将一切消失,我们又能创造什么?
造神与祛魅:如何描述尼采
为哲学家写作一本传记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些传记要同时描述传主的思想和其生活,还要说明其中的关系。而如果传主又像尼采这样是一个迷人、狂热又危险的家伙的话,那么写作的难度将有增无减。
不过,《我是炸药!》的写作并非造神,也非祛魅——这些工作早已有人做过——而是以一种炽热但同时克制的目光去注视尼采的生活与思想,并以令人惊异的同情心表达出来。
传记应当如何描述尼采?尼采身上有足够多的奇闻轶事,这些传闻包括他与家人尤其是妹妹的关系,包括他与露·莎乐美的情感纠纷,包括他生命最后的精神崩溃及原因,等等,任何一点都足以塑造一个反常与叛逆的尼采形象。
然而,既然尼采已经表示“哲学即自传”,哲学家凭其哲学生活,尼采身上的荒诞本身便不是哗众取宠的行动,而是尼采所面临的精神危机及其写照之反映,尼采的生活本身就是他的哲学。
《Friedrich Nietzsche》 / Wiki art
一本尼采传记不应当把尼采加冕为无与伦比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们一定要讨论尼采其人及其哲学,就应该像尼采所给出的方法论那样,去不断地重估尼采,重估其生活以及意义。
所以,当我们想了解尼采时,提问的方式应是:尼采为什么会如此行动?这些行动又在何种意义上接近或远离其自身哲学?
在《我是炸药!》一书中,作者不惜笔墨地渲染尼采所处的环境,无论是多瑙河的粼粼波光,还是来自阿尔卑斯山上的恬静气息,都构成了尼采对世界的理解。而都灵市阴影交错的拱廊或许正是永恒轮回的形象复刻。
作者还尽力地还原尼采身边令人难忘的人物肖像,从家人、朋友到爱情,从他的妹妹伊丽莎白到如父亲一般的朋友瓦格纳,再到令尼采欲罢不能的俄国美人露·莎乐美。
露·莎乐美。/ Wiki
读者也不难体会得出,与这些人物的互动本身就是尼采对其哲学的实践。而尼采对任何一支音乐、作品、戏剧的品味都能够暗示尼采思想的历程,叔本华的哲学、瓦格纳的音乐,还有如《卡门》这些作品都对尼采产生了影响。所以,这部传记或许能帮助读者穿越一系列事件,而达到尼采思想的真正发生处。
哲学即自传:尼采和他的生活
假如他想让你扮演成一个乞丐,你就一定要把这个角色扮演好;如果他让你扮演的是一个瘸子,一个当官的,或者是一个一般的人,你也一定要把它扮演好。因为你的任务就是要演好这个交给你的角色,至于这个角色如何选择,那就是别人的事了。
——《爱比克泰德论说集》
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
尼采确实叛逆,或者说符合叛逆的标签。他从一个被认为将承袭父亲身份的神学院学生,一步步变成了查拉图斯特拉、超人、“敌基督者”。尼采发明了“永恒轮回”的概念。这一轮回既不是对命运的顺从,也不是对命运的否认,它是一种诚实的背叛,是一种宣战的姿态。毫无疑问,尼采是一个对自己生活宣战的人,其目的是去重塑新的生活。
人这一对象并没有任何既定的、有待实现的本质,相反,其一切本质都依靠人本身去创造。我们需要回答生活造成的难题——你是否愿意如此度过一生,以至于在这样的生活中无限轮回?而唯有强力意志能够给予这种问题答案。
《恋上哲学家》剧照
当然滑稽的是,与他强力意志所展现出来的力量相反,尼采在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他在出版第一部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后,一直渴求评论界的关注,但回应却是一潭死水,唯有瓦格纳在内的少数几个读者给予他的作品评价。
说到瓦格纳,这个对尼采而言父亲般的角色,其人及音乐在早期曾成为尼采生命激情的源泉。尼采一生都在寻求一个父亲的角色,但事实上没有任何对象能承担如此强力意志的注视,以至于尼采不得不成为“自己的父亲”。
尼采与其生活之间总是保有张力,而尼采总是在撕碎旧的生活,但新的生活旋即朝他扑面而去,重又将其严实地包裹。
尼采所处的时代是德国社会新旧冲突最为激烈的时代,德国面临各种国际国内矛盾,多种社会思潮在德国社会流行,每种思潮都自封自己为“德国社会的救世主”——拯救正在堕落的德国社会,而尼采也无法免俗地如此自诩。
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一直对自己民族的未来忧心忡忡。/ Wiki art
这里便存在一种诱惑,即擅自将尼采的思想政治化。但尼采显然不会将政治视作创造力的舞台。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反犹主义的抬头使尼采感到忧惧。这种忧惧最后演变为事实,而且反犹主义最终还演变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暴力的事件,使欧洲的虚无主义达到最终形态。
更为讽刺的是,反犹主义者擅自挪用尼采学说来解释自身合法性,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也对这种挪用推波助澜。反叛的尼采被亲人背叛,这可能是19世纪最大的讽喻剧。
在“炸药”爆炸之后,成为你自己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20世纪的世界在一片虚无当中自我毁灭了。
尼采在《我为什么是命运》里这么“预言”道:“我知道我的命运。有朝一日,我的名字将与某个重大事件的记忆密不可分——在地球上空前未有的危机,一场最深刻的良心冲突,一项与人们迄今所相信、所要求、所奉为神圣的一切相悖的决定。我不是人,我是炸药。”
瑙姆堡(Naumburg)街头的尼采雕像。/ Wiki
我们当然知道这并非什么神棍式的预言,只是尼采对自己良心和精神发出的重大挑战。不过,尼采也有足够的资格认为,每个人都要面临这样的挑战。然而,这一“想象”中的预言却“真实”发生了,同样也是以“炸药”爆炸的方式。在这之后,毫无疑问,我们不是来到,而是仍处在反思尼采哲学的时刻。
在这个爆炸事件的“中心”——欧洲世界及其文明,人们依旧在讨论哲学和文化,然而是以“哀悼”的方式——以哲学或许已经“死亡”的方式来讨论,尼采使哲学不可避免地带上裂痕,“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道裂痕很可能是一种创伤,但也或许是一份馈赠。
两次世界大战是欧洲文学的重大创伤。/ 《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只要看一下战后主要的哲学家和各种主义便能理解这种馈赠,他们很多都带有尼采的印记,并以不同的方式承接了尼采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在法国得到其最丰富的发展,为人熟知的是萨特关于虚无问题的讨论及其“存在主义”哲学,而“永恒轮回”在德勒兹“差异与重复”的问题上得到回响,而德里达的“解构”难道不是“重估一切”之后的后果吗?
最后是福柯,他或许是尼采最直接的传人,谱系学被福柯发展为一个更为多产的概念,并被用于探讨当代的美学、政治学与伦理学,从“上帝已死”到“人之死”,不恰是尼采将说但未说的吗?
福柯。/ Wiki
在当代反思尼采的意义是,尼采的生活很可能是当下所有人生活的一次预演。德勒兹认为法国大革命重复了日后所有关于大革命的庆典活动。可以推论说,尼采的生活已经重复了所有的当代生活,也就是说,尼采的生活方式是当代生活的预演。
当代世界多元的价值取向、冲突与重构,已经在尼采的时代中展现,而尼采率先拥抱了这样的生活。在这种生活当中,一切根深蒂固的传统痛苦地展露其薄弱根基,原有的价值随之倾倒,这迫使我们围绕自身去建构生活,也即,“成为你自己”。
生命将走向虚无——生理意义上的死亡,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无非是一次倒计时,但作为事件的生活不会走向其终结,它永远在发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死亡不是事件。”但“向(towards)死而生”则是我们当前的生活事件,恰恰是死亡作为一种终将在场的态势支撑起当前生活的全部意义。
所以,人类不得不感谢虚无,为了摆脱它,他们不得不作出自己的全部努力,这一切关乎困难、痛苦,而且当然地包含勇气与抗争。
· END ·
原标题:《读他的作品,有多危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