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胡适院长看到这个题目忽然提高了嗓门儿

2023-02-02 12: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胡 适

我从胡适面前走过

文/王鼎钧

我对胡适没有研究,我见过胡适,崇拜过胡适,学习过胡适,思考过胡适,今天凑个热闹,谈谈我的回忆。

胡适一九四九年离开中国大陆,他去了美国。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他由美国回台湾讲学。一九五四年二月,他回台湾参加国民大会。一九五八年四月,他回台北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九六二年二月去世。

由一九五八到一九六二,他在台湾六个年头,这六年间他对台湾发生了极大的影响。台湾报纸对他的一言一动都当作重要新闻,台湾读者闭上眼睛,都随时可以看见他的一张笑脸。

胡适在台湾最重要的影响不在文学,在政治思想,他的精神时间几乎都拿来宣扬民主自由,这一部分说来话长,还是先谈文学。

在台湾,没见过第二个人能和他相比

一九五二年,胡先生第一次回到台湾,这是大新闻,很多人自动到飞机场欢迎他。我当时在广播公司工作,也跟着采访记者赶到松山机场,还参加了他举行的记者招待会。那时都说他回来担任政府的职务,也有人说他要组织党派,新闻界对这两件事兴趣很大。他用太极拳应付过去。

终于有人问他对文艺运动的看法,他很认真的说:“文艺运动要由大作家领导。”这是他第一次谈到文艺,只有三言两语。那时我是个文艺青年,心里很纳闷,政府正在搞文艺,大作家正是被领导的对象,我不懂他是什么意思。

终于有一天我明白了,他的看法是文学史的看法,“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他的角度看,五十年代的文艺运动是个政治运动。

一九五八年,台北的中国文艺协会开大会,邀请胡适演讲,胡先生讲《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演讲有现场录音,事后又记录成文字,有一段话他是这样说的:

政府对文艺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我们的文艺作家应该完全感觉到海阔天空,完全自由,我们的题材,我们的作风,我们用的材料,种种都是自由的,我们只有完全自由这一个方向。

人的文学,不是非人的文学,要有人气,要有点儿人味,因为人是个人。

在《人的文学》演讲之前,他在文协有一次演讲,提到改造作家,他引用外国通讯社的报导,女作家丁玲“跪”在文协的地板上擦地板。“跪”字吐音很重,声音也拉长,同时两只手做出擦地板的姿势,表情很悲怆。他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我听过他很多演讲,只有这一次看见他这样“柔情”。

胡适《尝试集》是中国第一本白話诗集(图为台北胡适纪念馆版本)

在《人的文学》演讲之后,台北文化界纪念“五四”运动,请胡先生演讲。他说起当年他提倡“文学改良”,陈独秀把“改良”换成“革命”。他提到文学有生老病死,文言是死文学,白话是活文学,都是老生常谈,可是胡先生不管说多少遍,大家还是爱听,这是他的魅力,我没见过第二个人能和他相比。

那次演讲,他特别提到他们对新文学创作“提倡有心,实行无力”,他提出鲁迅和周作人,称赞了两句。那时台湾无人敢公开说出鲁迅的名字,而且鲁迅当年骂人也没饶了他,他“外举不避仇”,我感受到他的风范。

胡适眼中《红楼梦》的价值

一九五九年,中国广播公司播出《红楼梦》,我跟胡先生有近距离的接触。播送《红楼梦》是曾虚白的构想,他作过中国广播公司代总经理。

曾先生和胡适熟识,他打电话给胡先生,请他担任这个节目的顾问,经过一番周折,胡适答应了担任顾问。中广在胡先生的主持下开了三次顾问会议,“胡适气氛”名不虚传,满室如沐春风。胡先生很热心,他在台湾很少实际参加文艺活动,这也许是唯一的一次。

第一次会议首先谈到《红楼梦》的版本,胡先生决定选用“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程伟元刻印、高鹗修改过的本子,台北世界书局买得到,它的好处是语言比较浅显通俗,用听觉接受,困难比较少。

胡适批《红楼梦》文稿

然后讨论应该原本照播,还是加以删节。胡院长显示了他的科学训练、理性主义,他认为警幻仙子、太虚幻境可删,女娲补天、顽石转世必删,宝玉失玉。

第二次顾问会议,我提出作业报告,胡听了一时没有反应,我心中很有歉意,就问大家:有没有不该删、删错了的地方?大家默然,胡先生看了我一眼,很客气地说:“删掉的都是该删的!删掉的都是该删的!”言外之意,还有没删掉的也该删。

一阵温暖涌上我的心头,他明白作业程序,我是个箭靶子,他不为难我。邱主任有准备,他说节目部按照胡先生的指示,选取《红楼梦》的精彩情节,另编二十个广播剧,总算把场面应付过去。

台北胡适纪念馆展览

会后消息公布,我接到高阳的电话,他那时正在热衷跟《红楼梦》有关的事,很想分担“二十个广播剧”的编剧。其实邱主任只是虚晃一枪,并未打算实行。

即使如此,朋友们对我胆敢到《红楼梦》头上动土还是一再讽刺,他们指着我说:“你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编辑。”

编审组还有一个计划,请各位顾问对听众发表广播演说,各人以不同的角度谈谈这部小说,其中有一个题目是“《红楼梦》的艺术价值”,预定由李辰冬教授担任。

胡院长看到这个题目忽然提高了嗓门儿,他说《红楼梦》哪有艺术价值!他的理由是《红楼梦》没有plot,他说他住院检查身体健康的时候,朋友送他一本《基督山恩仇记》,这本小说有plot,好看,那才有艺术价值。据说这是胡博士一贯的见解,可是我不知道,那天听见了,更是惊诧莫名。

《红楼梦》没有艺术价值?没有plot?字典上说plot是“情节”,《红楼梦》没有“情节”?我再查别的字典,终于在梁实秋编的字典中查到,plot既是“情节”,又是“结构”,还是“阴谋”。

我后来知道,plot是西洋传来的东西,中国没有plot,但是有章法布局,那就是中国的结构。《西游记》《镜花缘》《儒林外史》都没有plot,但是都有结构,两者不同,但是不等于好坏。唉,这好像要批判胡适了,罪过!罪过!

然后《红楼梦》由办公室进入播音室,那就是崔导播总揽一切了。

事情一沾上胡适,大家就不好意思使用文言

胡适毕竟是胡适,他对台湾的文学还是发生了影响,例如他到台湾以后,大家用白话写应用文也仿佛成了风气。他在这方面没有言教,只有身教。他一九五二年回台湾的时候,台北的中国文艺协会排队迎接,扯起巨幅布条,上面写的是“适之先生,我们热烈的欢迎您!”

那时候,事情一沾上胡适,大家就不好意思使用文言。

胡适提倡白话绝不放弃任何机会,例如中国大陆掀起批判胡适的运动,胡适的儿子胡思杜站出来“大义灭亲”,外国通讯社发出电报,说胡思杜“没有缄默的自由”。在那种情况下,胡博士还有心情告诉中国记者,应该翻译成“没有不说话的自由”。

有一年胡适生日,文化界许多人到南港中央研究院为他祝寿,他亲笔写了一封道谢的信,影印了,寄给每一个来宾。这封信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昨天小生日,惊动各位老朋友。”

中央研究院有一位工友,他的女儿读师范,毕业了,希望能在台北近郊找个小学教书,就近照顾家庭。这件事很难办到,除非有大力人士介绍。这位工友写签呈要求院长帮忙。胡博士并不认识任何小学的校长,姑且照那工友的意思写了介绍信,也是毛笔、亲笔、大白话,那校长把信装在镜框里,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用白话写应用文,老教授毛子水也曾响应实行,我想他是让内忧外患交迫中的胡适开心片刻。风气所被,那些年报上常有“我俩情投意合”一类的结婚启事,“我们的父亲某某先生”一类的讣闻。

我认为,寿序、祭文、奖状、贺词、褒扬令等等“仪式语言”才是文言最后的阵地。

胡适到各地演讲,美国之音驻台北的单位都派人录音,早期的丁秉燧常在现场拉线安置麦克风。大部分录音都交给中广节目部一份,节目部交给我听一遍,我的任务是斟酌是否适合播出,或者摘出一部分播出。

我在工作中深受胡适语言风格的熏陶,他使用排比、反复、抑扬顿挫,常使我含英咀华。他有些话含蓄委婉,依然震撼人心,他明白流畅而有回味。我只能跟他学叙事说理,学不到抒情写景,他毕竟只是广义的文学家。

王鼎钧

王鼎钧,1925年出生于山东兰陵,1949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 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任教,后定居纽约至今。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年《开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 “人生四书” 、 “作文四书” 等作品在海内外销行极广,至今不衰。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了《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年出版《左心房旋涡》。从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 “回忆录四部曲” ,《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2013年在大陆出版),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原题为《王鼎钧 | 我从胡适面前走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语言学世界)

# 作女

张抗抗 著

张抗抗文集包括《作女》《情爱画廊》《隐形伴侣》《北极光》《把灯光调亮》《乌镇的倒影》《牡丹的拒绝》《赤彤丹朱》《何以解忧》《仰望星空》10本。张抗抗的作品情节生动,人物塑造具有个性化特点,语言泼辣净爽,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描写了青年人的思想变化和成长历程。《作女》是张抗抗长篇代表作,通过对卓尔等一群对生活充满激情、特立独行、以自我为中心的“作女”的形象塑造,对一直处于男性中心的社会,提出极具冲击力的挑战和思考。

# 乌镇的倒影

张抗抗 著

张抗抗文集之一。本书收录了作者从2000-2022年的散文代表作,包括《白色大鸟》《苏醒中的母亲》《西拉沐伦河漂流》《乌镇的倒影》等。作者用优美又富有思辨的语言,在对外部世界与国内南北方的自然景观、人文现象的细腻描述中,抒发了对于人间万象独特的参悟与阐释。她的散文与其小说作品形成“互文”文本,笔致飘逸,淡远雅致,呈现出哲思深邃、意味隽永的艺术特色。

# 人书俱老:观念与机制

邱振中 著

中央美院教授、书法理论家、书法家邱振中先生阐释唐代书法“人书俱老”最高艺术境界,以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为基础,结合王羲之等书家名帖,解读个体精神、书法文本和艺术传承的关系。在中国书法界,邱振中是少数既对传统书法有精深把握,又对当代艺术文化有所涉足的艺术家。他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有着融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的广阔视野。本书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论著,这是一部充满现代思想和个人观点的书法理论与实践之作。

#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

郝建 著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郝建,以深入浅出见的分析、轻松幽默的文笔对一批黑色电影新老经典《低俗小说》《暗花》《消失的爱人》《唐人街》等做出精深解读。作者的分析视野广阔,将电影文本与文学作品、哲学和美术文本做旁征博引的融汇标本。书中插入大量影片镜头截图,每幅截图都配有电影语言和叙事肌理的艺术分析,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把握到黑色经典作品的此中三昧,堪称骨灰级影迷和电影研究者的读片指南。

#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

[斯] 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唐健 译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系法国作家、哲学家拉康的得意门生——斯洛文尼亚作家、哲学家齐泽克的拉康研究专著。作者以“小对形”及真实理论作为全书中轴,以电影、故事或政治事件等作为案例,有条不紊地向读者展示了拉康理论的基本构图。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能够深入大众文化的介绍拉康理论的“教科书”。

# 边缘之书

[法]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纯粹译丛“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重磅完美收官之作:被列入西方正典、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边缘之书》中文版首次面世,文笔洋溢浓郁的诗意,闪耀一个哲学家的深邃思考。埃德蒙·雅贝斯是法国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犹太人。“二战”后法国最著名的文学人物之一,对德里达、布朗肖、布努尔等法国思想家产生过深刻影响。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上展示其作品的四位法语作家之一(另三位是萨特、加缪和列维-斯特劳斯)。1987年获法国国家诗歌大奖等。

# 世界的重量

[葡] 努诺·朱迪斯 著 姚风 译

世界著名诗人努诺•朱迪斯,根植于深远文化背景和谱系,不仅擅长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捕捉诗性的零光片羽,更长以智性的目光审视和思索人类生活的境况。2022年度“1573国际诗歌奖”获奖作品。诗人既有浪漫主义情怀,也惯于穿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边界,记忆、时间、语言、历史、自然、爱情、宗教、死亡、童年、艺术等,诗歌和散文两种语言风格互为交织,弱化抒情和叙事之间的边界,让文本获得更为自由的生长空间,形成一种宽广的互文性语境。

# 慎重:庞德——父亲和师长

[意] 玛丽·德·拉赫维尔茨 著 [英] 凯岚 译

这是一本珍贵的心灵之书、精神之书、情感之书。透过庞德女儿的挚爱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沛的庞德。同时,也是一部穿越历史和岁月的心灵与生命之书。玛丽·拉赫维尔茨是现代诗歌巨匠埃兹拉•庞德的女儿。她在书中,用优雅、独特和动人的散文笔法,记述了从童年开始和养父母一起在大自然环境中长大,以及后来与庞德和生母一起生活的经历,也讲述了战后庞德在美国精神病院被监禁13年的艰难痛苦。

● END ●

原标题:《王鼎钧:胡适院长看到这个题目忽然提高了嗓门儿,他说《红楼梦》哪有艺术价值 | 纯粹大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